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灯千年兴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灯千年兴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远古的原始社会,人类远祖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火的功用,自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开始利用火来烤食猎物,也开始利用火来取暖和驱逐黑暗。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祖先开始有意识地借用一些辅助设备来保存火源,再经过不断地改进,这些用于保存火源的辅助设备就演变成了古人专用的照明灯具。

据考古分析,我国古代最早的灯应多为石质或者贝壳等天然材质。我们的祖先在烤食猎物时,发现滴落的动物油脂不仅易燃、而且耐燃,于是从中得到启发,开始利用凹石或贝壳中间天然形成的洼池,置入动物油脂,再以草杆为捻加以燃烧,随后又逐步发展为在盛有燃料的盘形器物中插上灯芯来实现灯照明的原始功用。

《尔雅•释器》中描述:“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这里所说的“豆”是古人用来盛放肉酱一类食物的器物(图1、图2),用不同材质制作的豆,名称也不同,其中用陶制作的豆,就称之为登。《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古代“镫”、“登”通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灯的形制最早就是由盛大羹的瓦豆(镫)等一些盛食器皿演变而来的。此时灯的基本形制是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接,造型十分简单,这种由瓦豆演变而来的灯就称之为豆形灯(图3)。豆形灯是我国古代灯具最初的形制,也是我国使用最久、最为普遍的形制。而之后灯的各种形制的出现,则是古人将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的成果,最终成为了我国历史长河中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门类。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灯具最早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而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且从迄今出土的大量战国时期的精美灯具可以分析出,在此之前,我国古代灯具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到春秋战国时期,灯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实用器,而是成为了特定时代的礼器(图4)。此外,《周礼》中亦记载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从出土实物来看,战国时期的灯具主要以青铜材质为主,多出自河南洛阳、三门峡,河北平山、易县,四川成都、涪陵(今属重庆市),山东临淄,湖北江陵和北京等地的战国中晚期贵族墓中,为贵族实用器。另有少量陶灯,主要出自湖南长沙黄土岭魏家大堆战国墓和广西平乐银山战国墓等地。此外,战国时期已有玉质灯,但十分罕见,至今出土的仅一件玉勾云纹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从其精美的造型来看,也应为贵族实用器。

战国时期青铜灯具的形制主要有人俑灯、多枝灯(又称树形灯)和仿日用器形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俑灯。

人俑灯大小悬殊极大,有仅12厘米的,也有高达66.4厘米的。造型都是人物持灯状,人物形象有男有女,多为身份卑微的当地人形象。持灯方式也是千姿百态,绝少雷同,有跽坐,有托举,有站立,很明显为服侍贵族的下人。人俑灯的灯盘有圆环凹槽形、盘形、带盘形等,盘中通常有烛钎。一人俑所持的灯盘,一到三个不等。目前考古上已经发现的人俑灯有银首人俑灯、铜人擎双灯、跪人灯、当户锭、人骑马灯、人形吊灯、跽坐人铜灯、人骑兽灯、铜牺立人擎盘灯、人骑骆驼灯、羽入座灯、七人乐舞吊灯等等(图5、图6)。

齐国武士人形铜灯是战国时期人俑灯里十分有名的一件。齐国武士人形铜灯于1957年出土于山东诸城,通高23.9厘米,盘径11.5厘米,出土时还随附一柄添油用的长柄铜勺,勺长22.7厘米。此灯总体造型为一身着短衣、腰束宽带的男子,擎灯男子粗壮有力,圆眼阔口,立于盘龙形镂空圆座之上,向左右张开的双手各擎一灯盘,一副武士的模样(图7)。此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颖,用神力、神勇兼具的人俑造型,形象地体现了齐人尚武的传统。据考古分析,此人形铜灯应为战国时期齐国宫廷使用灯具。

多枝灯(又称树形灯)也是战国青铜灯具的一个重要品类,但它的质地不是仅有青铜,也有陶和铁,据历史资料显示还有玉质的多枝灯。多枝灯的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形体高大,一般高1米左右。多枝灯树干的顶端置有灯盘,或以朱雀装饰,树干下有灯座。树干(灯柱)上分层伸出枝条,枝头亦托有高低错落的灯盘,盘中多有立烛钎。此外,树枝还上穿插各种小人物、小动物等做装饰,使整个灯具看起来生动有趣。根据灯盘数目,多枝灯又可分为“五枝灯”、“七枝灯”、“九枝灯”、“十支枝灯”、“十三枝灯”、“十五枝灯”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出土的十五连枝铜灯。十五连枝铜灯高84.5厘米,全灯由大小八节接插而成,每节有榫铆,移动时便于安装和拆卸。十五连枝铜灯的装饰极为华丽,灯盏错落有致,树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妙趣横生,是战国两汉时期连枝灯的代表作(图8)。

仿日用器形灯,顾名思义,是根据一些生活实用器演变而来的灯,主要为仿豆、鼎、簋(guǐ,古代的一种盛食器皿)、奁(lián,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耳杯、卮(zhī,古代盛酒器皿)等较为常见的生活实用器皿,其中又以仿豆形陶灯居多。

秦朝灯具出土实物较少,但据《西京杂记》:“高祖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尤其惊异者,有青玉五枝镫(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镫,镫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的记载中可以推断出,秦朝的灯具也是十分华丽精美的。

提到秦朝的灯就不得不提到秦始皇陵地宫中的“人鱼膏”,“人鱼膏”在秦始皇陵地宫内长明不熄,至今仍是一个谜。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顾名思义,是用人鱼熬制成油膏,置于地宫内以供照明。但“人鱼”究竟是什么鱼?为何以其熬制成的油膏能长明不熄?《史记集解》引徐广语云:“人鱼似鲇,四脚。”《异物志》也记载:“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即鲨鱼)。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家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根据上述记载,有研究者认为“人鱼”即俗称的“娃娃鱼”,学名 “大鲵”,然此种说法是否为正解,仍不可知。

至汉代,青铜灯的形制更为丰富,主要有人俑灯、化兽灯、多枝灯、器皿形灯等。在汉代的人俑灯里,要数长信宫灯最为典型。长信宫灯于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灯体通体鎏金,为一跽坐掌灯的宫女,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衣袖似在挡风,神态恬静优雅(图9)。此灯整体由宫女的头、身躯、右臂及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组成,各部份均可拆卸,灯罩由两片可活动的弧形板合成,可以调节光照度和方向,而宫女似在挡风的衣袖其实是用来吸收油烟的虹管。这样的设计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具有审美价值,其艺术构思实在巧妙。此宫灯因曾放置于刘胜祖母窦太后的长信宫,故得名长信宫灯,它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一直以来广受赞誉,堪称“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化兽灯在汉代青铜灯具中比重较大,且造型多样,有兽面形灯、羊灯、雁鱼灯、鱼灯、朱雀灯、蛟灯、鹤龟灯、玄武灯、凤鸟灯、龙形灯、鹅鱼灯、蟾蜍灯、牛灯、雁足灯、辟邪灯、麒麟灯等等(图10、图11、图12)。化兽灯的造型有个特点,即所选动物多为祥禽瑞兽,象征着吉祥与瑞兆,比如鹤龟灯就象征着“灯长明、人长寿”,表达了人们期待长寿吉祥的美好心愿。出土实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66年在陕西省咸阳塔儿坡出土的两件相同的雁足灯。雁足灯高12.7厘米,外形为一只大雁腿,股部托有一个环形的灯盘,灯盘上有三个灯柱,可以同时点燃三支烛院(图13)。雁足灯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藏于故宫博物。

这一时期,由于盛行“视死如生,视亡如存”的丧葬观念,灯具也成了随葬品中的常见之物。从众多的出土实物来看,汉代灯具的材质和形制都有极为明显的发展,可见灯具在汉代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从材质上看,两汉时期流行的灯具不仅有青铜质,陶质灯具也逐渐成为主流(多出土于中小型墓葬中,为中下阶层的随葬冥器),此外还出现了铁灯和石灯,但出土数量较小。从形制上看,除多枝灯和普通的化兽灯之外,G灯(装了导烟管的灯具)在汉代也十分流行,算是比较高级的灯具,而吊灯和便于外出携带的行灯在这一时期也已有出现(图14)。

G灯通常为动物造型,应属于化兽灯的一种,同样多选用古人偏爱的祥瑞题材,最为有名的是1980年出土于江苏邗江甘泉2号东汉墓的错银铜牛灯(图15)。此灯为牛驮灯盏的造型,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雄浑壮硕,仿似一头驮着光明来到人间的神牛。牛背上托一长圆筒式灯体,灯盏沿有K,盏上有两片瓦状可开合的镂空罩,起到散热、挡风、调光的作用。罩上穹顶形盖的中心有一根弯管连接牛头,灯火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即可通过烟管导进入牛腹中的清水溶解,以确保室内空气清新。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也均可拆卸,以方便擦洗,设计十分巧妙合理。从外观上讲,此错银铜牛灯采用铜银两种不同材质而制,颜色搭配十分完美,并以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图案,通体光滑,线条流畅,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工艺十分精湛的上乘之作。

山西省朔县照十八庄出土的彩绘铜雁鱼灯也是这一时期G灯的代表(图16)。彩绘铜雁鱼灯高53厘米,长34.5厘米,全灯由雁首、雁体、灯盘和灯罩四个部分组合而成,各部分可拆卸,便于清洗。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便于挡风和调节光照度、光照方向。鱼身、雁颈、雁体中空相通,便于吸纳烟尘。从外观看,彩绘铜雁鱼灯灯体遍施黑、白、红、绿彩色纹饰,令人观之心动。此外,铜雁鱼灯以瑞禽鸿雁衔鱼代表了收获和胜利,而“鱼”、“余”同音,鱼又代表了富裕,故此器十分形象地展现了人们追求生活富足的心愿。科学合理的功能设计、美观的外形、美好的寓意三者完美结合,使这件彩绘铜雁鱼灯成为一件公认的艺术珍品。

能挡风调光的灯罩和能消烟除尘的导烟管在汉代的出现,说明了早在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具备了环保意识,是最早解决灯烟污染的国家,而15世纪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的铁皮导烟灯罩,比我国足足晚了1500年。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造价低廉且易于普及的青瓷灯(图17)开始在民间广泛使用,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后来在我国灯史上十分有名的灯――孔明灯。孔明灯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最初目的是用于军事。孔明灯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以细竹篾做成灯笼架,四周和顶上用薄纸糊严,只留底部圆口。使用时在灯笼下方挂上松脂,松脂点燃后散发出的热气会使灯笼缓慢升上天空,而灯笼里的火光便可作为夜间军事行动的信号,如同现代的信号弹。

至隋末唐初,除青瓷之外,铜、铁、锡、银、玉、石、木等品种繁多的各类新材料也开始不断运用到灯具的制作中。隋朝的历史很短,前后不过三十几年的时间,所以隋代灯具流传下来并保存完好的少之又少。唐代,经济繁荣兴盛,各类灯具已经成为祭祀和喜庆等场合不可缺少的必备品,纯装饰性的灯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如灯轮(一种大形的灯彩)、灯树、灯笼、灯楼(张灯用的彩楼)、灯婢(一种用木材雕刻成侍婢形象的灯架)、走马灯(灯笼的一种,专用于玩耍,常见于元宵、中秋等节日)、孔明灯、风灯(有罩能防风的灯)等,为大唐盛世增添了不少繁荣景象。在唐宋的许多绘画、尤其是壁画中,都可见侍女手捧烛台或正欲点燃蜡烛的画面,而宋元的一些砖室墓中,也常有在墓室壁上砌出的灯擎。

唐代同样有一种赫赫有名的灯――省油灯。唐、五代时期,我国出现了不少其产品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身的名窑,而其中邛窑的产品不仅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身,还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实现了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三者的统一,当中最典型的,就是享誉古今中外的“省油灯”。陆游《斋居纪事》中“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盎最省。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的描述,写的就是省油灯。如陆游所述,省油灯的灯盏是一个中空的夹层,可以通过往夹层内注水来降低灯盏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省油灯的发明影响深远,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我国唐宋时期省油灯的发明和使用,预示了蒸馏冷凝水与蒸汽循环系统的现代技术。不过,由于省油灯在烧制过程中陶瓷的膨胀系数很难掌握,所以不如普通碟形灯那样普遍,流传下来的也并不多。

此外,唐代瓷器业繁荣,还出现了以唐三彩作为材质的灯具。唐三彩是一种美轮美奂的彩陶,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因其以黄、白、绿三色为基本釉色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唐三彩”,以造型生动逼真、制作工艺精湛、色泽斑斓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一般都作为随葬冥器,有的也作为生活实用器,灯具就是其中的一种。用唐三彩作为材质的灯具色彩明艳动人,在灯火的映衬下更是华美异常。

宋元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没有直接影响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商业依旧十分繁荣,灯具也在这一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宫灯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图18-23)。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陶瓷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灯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并且开始把青花、粉彩绘画引入到灯具装饰中,即切合了时代的风尚,又为灯具的历史增添了一抹亮色(图24-26),而富丽堂皇的官窑灯具和宫灯的兴起,更是开辟了我国灯具的新纪元。

明清宫灯的来源主要是宫外采购和地方进贡,后在宫外采购灯具的同时,清朝内务府下设造办处还专设了宫灯制作作坊。这些华美异常的宫灯随后又通过各种渠道反过来流入民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间灯具的发展。

从形制上讲,明清皇宫中所用宫灯的形制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大下小,类似于中国建筑中的亭子。从质地来看,这一时期灯具和烛台的质地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原有的金属、陶瓷、玉石灯具之外,还出现了玻璃和珐琅等新材料制作的灯具,木制灯具款式也很多,如置于地上的立灯,置于桌案几架上的桌灯和悬挂在堂庭院中的挂灯等都有很多是以硬木制成。从用途来看,明清宫灯可分为供桌上使用的桌灯、庭院使用的牛角明灯、墙壁悬挂的壁灯、宫殿内悬挂的彩灯、婚嫁用的喜字灯和祝寿用的寿字灯等等。

明清宫灯的骨架是由近百块大小不同的木片粘合而成,木片上雕刻有花纹,并镶以纱绢、玻璃或玻璃丝。灯的各面大都绘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以及戏剧故事等精美图案。灯的各个角上悬挂有各色缕穗,灯底坠有红黄色流苏,灯顶雕有龙凤等吉祥图案,整个外形十分精美华丽,除实用价值之外,已经成为精美的工艺品,代表了明清两代灯具的最高水平。

除宫灯之外,烛台也是明清主要的照明用器,不仅用于宫殿照明,也是剧院、饭店等公共场所的常用之物。烛台的结构基本由底座、立柱和带较长烛扦的烛盘三部分组成,造型主要有带喇叭形座或覆式高足碗座的圆盘式、八角形器座八角盘式两种,人物和动物擎烛盘形的则常见于珐琅和金银制品中。明清宫廷烛台的质地有瓷、珐琅、金银、玻璃、玉石、硬木等各种材质,主要为庙堂供器和室内用器,并多成对。作为庙堂供器的烛台形体较大,作为室内用器的形体则较小。(图27-29)

清末,煤油灯被引入中国。由于其美观的外形、先进的燃料、低廉的成本以及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使得它在我国很快流行起来(图30)。民国以后,煤油灯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方便、安全的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一直到现在仍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居民所使用,而煤油灯,已经只零星存在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

然而,中国的古典灯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不仅藏家青睐,古典灯具因其身上所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古朴精美的造型、精巧的工艺,至今仍为普通大众所喜爱,并成为现代家居和文化场所热衷的照明器和装饰品。

灯的出现,结束了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一生活规律,让人类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活动和思考,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开端。灯具的材质、制作工艺和纹饰图案等演变所折射出的都是社会各个不同时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它一步步见证和记载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