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先救治后转运的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实践与评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先救治后转运的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实践与评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先救治转运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以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根据院前急救方式分为三组,A组由家属送入我院急诊,B组由急诊人员先转入我院再实施救治,C组由急诊人员立即开展救治后转入我院。比较三组患者发病到开始救治的时间、溶栓时间、总死亡率及病情好转率,比较三组急救处理后存活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比较三组的总满意度。结果 C组患者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总死亡率明显低于A、B组(P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先救治后转运;效果;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01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irst treatment and post transportation c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rognosi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From October 2016 to May 2017,128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different the first aid way before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first aid way before hospital,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hree groups.Group A was sent in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by the family members,and group B was transferred to our hospital by emergency personnel to conduct the cure,and group C was transferred to our hospital immediately after emergency treatment.The time of from the attack to start the cure,the thrombolysis time,the total morta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diseas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heart rate,respi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of survival patients after curing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degre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ime of from the attack to start the cure,the thrombolysis time and the mortality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group B (P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rst treatment and post transportation;Effect;Prognosis

生活方式化导致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较前大幅度增加,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使老年患者相对易发病,查阅文献发现年龄分布趋于年轻化[1-2]。早期忽略而病程迁延,当心功能严重受损时,甚至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并发症[3]。急性发作病情进展迅速且病死率较高,特别是早期风险系数较高,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非常关键[4-5]。院前急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尚无统一的院前急救指南[6]。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优劣程度,通过比较效果和预后,探讨更合理的施救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以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纳入标准:全部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根据院前急诊救治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由家属送入我院急诊的患者为A组,由急诊人员先转入我院再实施救治的患者为B组,由急诊人员立即开展救治后转入我院的患者为C组。A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13±5.32)岁;梗死部位下壁15例,前壁12例,前间壁10例。B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71.22±5.75)岁;梗死部位下壁17例,前壁13例,前间壁11例。C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3.36±6.58)岁;梗死部位下壁20例,前壁16例,前间壁1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A组患者由家属运送,部分患者途中含服硝酸甘油,暂未接受其他施救。B、C组均由我院急诊人员接到急诊调度电话后3 min内出诊,及时到达患者发病现场。B组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方式,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予以氧疗,依情况决定药物使用。转运时必须保证生命体征无大幅度波动,途中积极实施抢救措施。C组采用先救治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方式,第一步是现场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整体病情及一般状况的评估,保持患者坐位或头高脚低位。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血氧、呼吸和心率等。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镇静、止痛及补充有效血容量等对症处理。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选择不同的给氧方式,意识状态较差患者可给予鼻导管吸氧以提高氧浓度,病情发生变化随时调整氧疗方式。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以及休克等并发症,需要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三组患者从发病到救治及溶栓的时间,病情好转率、死亡率及具体人数均需准确记录,并调查整体救治过程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 三组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的比较

C组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及溶栓时间显著短于A、B组(P

2.2 三组患者总死亡率、病情好转率的比较

C组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低于A、B组(P

2.3 三组存活患者急救处理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的比较

三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三组患者总满意度的比较

与A、B组比较,C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8%)最高(P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能够及时施救的“时间窗”较短,是一种延迟或治疗不当极易猝死的疾病,在短暂的时间内及时有效的施救是院前急救的要义[7]。急性心肌梗死是院前急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诱因众多,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应得到重视[8]。流行病学调查发现[9-11],因未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多数患者会于发病1 h内发生猝死,因此,如何选择相对合理的急救措施似乎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面临的挑战,并且与患者能否存活及长期预后效果息息相关。考虑到急诊医学未来的发展,应积极开展各项院前急救项目,提高诊疗率,降低死亡率。

院前急救是急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现场救治和转运途中救治。目前尚无标准的院前急救准则,我国大多以边治疗边转运方式为主,美国以转运方式多见,欧洲则以现场救治多见[12-13]。传统观念认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或同时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第一时间就近接受医治,就医途中病情变化多端不可控。如何选取院前急救方式对急诊医学而言是新的挑战,合理的救治方式有助于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尽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4-15]。本文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本身的特点,选取三组不同的院前急救方式,以期寻求一种更合理的急救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

目前有大量研究显示,心肌梗死的范围、心功能及长期存活率,主要由从症状发生到接受溶栓的时间长短而决定,及早溶栓能够提前灌注时间[16]。早期心肌缺血可能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对预后产生影响的严重[17]。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及溶栓时g分别显著短于A、B组(P

同时,选择先救治后转运方式救治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方式,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其他方式(P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中,采用先救治后转运的方式能够缩短救治时间及溶栓时间,降低病死率,提升救治效果及治疗满意度,同时能改善心率、呼吸预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