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余震”之后的余震“未来总动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余震”之后的余震“未来总动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英国文化协会推出的“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被当时的媒体称为一次令人瞩目的英国当代艺术集体亮相,也有人评价,可以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体补课。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背景下推出“未来总动员――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珍藏展”,从展览策划概念上突出显示了英国文化产业全球策略的高明,整个展览不缺乏明星和话题,“透纳奖”也成为该展耀眼的关键词之一,但许多作品是“余震”巡展的重复,不能系统呈现今天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现状。尽管如此,此次展览完全可以被再一次称为集体补课,毕竟类似的艺术现场并不常见,但更有趣的是,对参展的观众反应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对于当代艺术这件舶来品,人们从来没有如此相信它的“价值”。

2006年,英国文化协会举办的“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在北京和广州巡展,被当时的媒体称为一次令人瞩目的英国当代艺术集体亮相,也有人评价,可以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体补课。泰特美术馆、透纳奖、YBCA(英国年轻艺术家,Young British Contemporary Artist的简称)、达明安・赫斯特等英国当代艺术的关键饲以前所未有的直观和被关注度,从中国当代艺术小国子的讨论进入公众的视野。当代艺术,这个并不为中国普通公众熟悉和关注的领域,在2006-2007年高歌猛进,拍卖场中上演的财富奇迹,终于让以“发展”和“资本”作为主流意识的中国公众开始投来更多好奇的目光。2007-2008年各种艺术空间、展览、艺术杂志、网站、艺术区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此起彼伏,即便是在经历了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股热浪的退潮也并没有呈现出业内人士所预见的那般迅速。无论是798艺术区的彻底景区化,还是各种与创意产业,时尚场所结合的小型“艺术”空司的涌现,都好像告诉我们这样个有趣的现实短短几年,当代艺术至少不再是让人谈之侧目的另类竖子,而华丽的转身成为中国当代文化景观中的某种“常态”,公众开始对“双年展”、“三年展”、“艺术博览会”等名词耳熟能详,大家似乎真的开始关注和相信“当代艺术”这回事了……

“余震”之后

如果说2006年的《余震》是那时中国当代艺术高潮的一场开幕序曲的话,2010年,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British Council)在上海世博会的背景下推出的“未来总动员――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珍藏展”也许不再那么容易拥有风头无两的全城热潮和话题,但毫无疑问的是,英国当代艺术的再次集体亮相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有可能触及到2006年《余震》无法比拟的广泛的中国社会群体。做个小实验,4年前不过是数页搜索量的展览讯息,在今天的中国Google上已经是100000以上的条目数量了。

从参展艺术家名单上来看,除了通过“余震”展大家熟悉的道格拉斯・戈登、莫娜・哈透姆、达明安・赫斯特、莎拉・卢卡斯、翠西・艾敏、马克・渥林格、吉莉安・韦英等YBCA代表人物,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策划人颇为用心地带来更早的英国实验艺术创作,包括吉尔伯特和乔治、安尼施・卡普尔、格雷森・佩里的作品,还有本来很令人期待的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与斯蒂夫・麦柯奎恩(Steve McQueen),前者是不少文艺青年簇拥的观念摄影大师,而后者除了以2008年的《饥饿》一片获得盗版DVD市场小众们的青睐之外,更作为英国馆的代表参展2009年的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从参展的作品上来看,除了达明安・赫斯特《最后的晚餐》系列备受瞩目,许多作品是“余震”巡展的重复,虽然某种意义上可以欣赏到几十年来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但也很可惜并不能系统呈现今天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现状,让人一览全貌。

如何来描述这样一场文化秀气息浓厚的展览呢?显然,从展览策划概念上,虽不乏用心良苦,但也突出显示了英国文化产业全球策略的高明,整个展览绝不缺乏明星和话题;关于该收藏展的背景和价值,似乎没有比官方的新闻稿更加明确扼要的说明了,“英国文化协会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搜罗世界各地的英国艺术作品,协会的8500余件艺术藏品被公认为全球最精美的英国当代艺术收藏之一。英国文化协会每年定期精选不同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览,为世界不同角落的地方添上英国艺术色彩…”

不禁要问,在中国,这样一场“奢侈”的展览究竟对公众意味着什么?

除了传奇,还是传奇

毫无疑问,当代艺术于国人之突然,使得任何的西方当代艺术展览在面对中国的情境时,都像是轻飘飘地踏在疏松的现实之上,无法着力。英国自我嘲讽的评判传统,对于全球消费与大众媒体景观的反思和戏谀,对于中国的公众而言,更像是个传奇,是一出有点夸张的文学作品,是半现实性的故事,是艺术明星的生平与事迹。当观众们看到美术馆二楼四壁的达明安・赫斯特的《最后的晚餐》时,会不会有一点失望?没有福尔马林浸泡的动物,没有镶满钻石的骷髅,没有为什么这是“最昂贵的在世艺术家”的逻辑线索…

英国当代艺术本身,早已在他们的文化机构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传奇的台集。这个成立于1930年代的文化机构,最早地不自觉参与到文化消费的全球化浪潮之中,并成为最闪亮的领跑者。展出的作品里当然不乏值得他们自豪的普世价值,但似乎,他们也并不介意,甚至是乐观其成地让人们,尤其是“不发达文化地区”的人们将这些观念艺术作品与英国的创意产业联想到一起。当观念艺术被简化为“创意”的意涵时,此次展览是足以让人们发出啧啧惊叹的。科妮莉亚・帕克的《陨石降落在白金汉宫》等以日常地图为材料的系列装置:吉莉安・韦英的《英国能够安然度过这个衰弱时期吗?》行为摄影;道格拉斯・戈登的《10米/秒》都非常能够吸引观众们的驻足与好奇。英国艺术家作品材料和创作方式的丰富性,已经足够让总是对艺术的印象停留在架上绘画或雕塑摄影的人们感到值回票价。

至此,似乎也能够理解展览的策划方为什么钟意片段式的成列如此规模的艺术家作品:新奇的视觉效果和鲜明个性的作品形式,这不正是今天大部分文化消费的“市场策略”吗?

人们会记住被科妮莉亚・帕克精心“破坏”的地图,会对吉莉安・韦英镜头里的人们抱以略带嘲讽和不解的微笑,会对道格拉斯・戈登奇怪的影像剪辑记忆犹新,但是,除此之外,大概不会有多少人认为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在中国的英国展览而已。以英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历史价值而言,在媒体上,它被过于高估,而在展览的现场,却又不可避免地被低估了。而大家普遍津津乐道的这些艺术品超乎预料的升值,似乎是更有实际意义的传奇内容。在此,艺术品的价值与成功被人们直接与投资性商品联系起来,这让人想起了在阿姆斯特丹梵高纪念馆或者巴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前攒动的人头。今天,在中国,艺术品已经是最High最富于神秘感的奢侈品,而艺术家,已经成为年轻人干军万马杀向前去的时尚职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此次的英国当代艺术展适逢其时,丝毫不用担心缺少人们的称道。

温柔的异国情调

在展览中,相比早期英国实验艺术在视觉语言和美学上的探索与尝试,更多引发讨论的是1990年代后以YBCA为代表的英国青年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的直接挪用、复制、评论和参与。尤其是莎拉・卢卡斯、翠西・艾敏等女权色彩浓厚的创作,加之“坏女孩”的噱头,像极了今天中国怪招拼出的网络文化。又如一楼展厅里杰里米・戴勒和艾伦・凯恩的《民间档案》:英国各地的纪念品、具有政治意义的影像、戴安娜王妃的纪念作品、“辛普森一家”漫画、“稻草人”迈克尔・杰克逊等复合材料,让共享其中某些全球流行文化及娱乐新闻素材的我们很容易与“恶搞”联系起来,而这些话题和影射的沉重背景却好像与我们全无关联,也甚少听到或看到人们对于这些作品进行道德评判,人们在这里都是轻松快乐的。

这不禁让人想起报纸杂志上,网络论坛上对于中国观念艺术作品的冷嘲热讽,断章取义式的恶意曲解,似乎,中国当代艺术是以某种顽固的“消极形象”留存于国人的经验与感官之中的。对于中国的行为艺术和实验艺术,人们常常是出离愤怒的,甚至不需要在现场,只需要一个耸动的新闻标题或者一张“不雅”的照片,几乎其他所有的艺术创作逻辑或创作者的意识就变得千夫所指。

在这样一场异国文化的大展中,无论是否涉及政治、暴力、性,无论这些政治、暴力、性是否与深受全球化深刻影响的我们有关或无关,重要的是这是“他们”的艺术,于是,这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温柔的,可以包容的。对于艺术,我们似乎有和对于国际时事相似的国际视野和情怀,这些玩意儿都是“进口的”,Made in英国、美国。对于公众,当代艺术从某种意义上,始终是一件“舶来品”,可以玩玩、看看,而认真是让人忌讳的。于是,一个国外的当代艺术展览常常不被人们认作那么无聊,观众总好像要比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人多一些,人们从中发现的乐趣和意义再一次证明彼此的心证:还是原装进口的质量比较好。

对我们的公众而言,此次展览完全可以被再一次称为集体补课,毕竟类似的艺术现场并不常见,但更有趣的是,对此次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珍藏展昕引发的公众反应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对于当代艺术这件舶来品,人们从来没有如此相信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