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进和照工作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纳西族人和照,在丽江经营着自己的影像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在一个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中,院里有棵樱桃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作室活儿源不断,产出颇丰,也许可以给很多自己单干的朋友一些启迪。
建立工作室
我叫和照,是一个对新鲜事物极感兴趣的人。
1997年,我在深圳创办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专门从事影音创作工作室,名叫“和照工作室”。那年,我在广东东莞一酒店的歌剧院做乐队,白天很闲,觉得应该找个玩的东西,于是就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松下DJ-1,这是最早进入国内的3CCD的专业DV机。可惜直到2003年我都没有拍过像样的片子,无非是一些朋友的婚礼和生日会及酒店歌剧院四年来不同时期的演出节目。这个时期,我开始帮酒店拍一些婚宴,算是工作室正式营运。
2003年从深圳回到丽江,决心用DV干出一番事业,购买了佳能XLls摄像机、利拍TH-650脚架等设备,开始了我和我太太的DV生涯。那一年,我们拍了一个企业宣传片和其他四个短片,其中《云南云》获得“2003‘三星杯美丽新视界’DV电视大赛”的最佳风光片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文案奖,《属都湖晨曲》获得“2003佳能(中国)‘活色生像’DV电视大赛”一等奖,《幽巷》获得“2003 CDCC佳能(国际)数码制作大赛”数码电影组的“佳能奖”。
前后期设备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片子都拿XL-H1拍摄,从去年8月份购买至今,我们已经拍了12部MTV、4部企业宣传片;而A1c因为携带方便,灵活机动性强,我经常带在身边,它还可以当录像机用。之前购买的佳能XLls标清摄像机现已很少使用;但那支3倍的佳能广角镜头现在仍在使用,这支镜头的最广角处相当于135相机镜头的24mm焦距,拍摄移动镜头时广角效果非常明显,画面震撼,因此拍摄任何类型的片子都可以用到它。1.6倍的佳能增距镜头在拍野生动物的时候能派上大用场;2米的小摇臂的优点是重量轻,携带方便,适合小组作业,拍摄低成本的MTV最适用,最近我们拍了10个MTV,每一个几乎都用得到它。使用的时候只要附近有参照物,就能拍出动感十足的画面。那架7米的欧迪岚DV700-1型大摇臂虽然只是DV级别的摇臂,但是我没想到它的做工非常好,各种零部件布局合理、制作精细。可以说如果不是云台的承重为DV级别的话,它就是一台非常专业的摇臂。那台从淘宝网上淘来的12米的轨道车,可能是世上最便宜的轨道车了,才一千多块钱。它很轻,方便携带。BSW的JDV稳定器,是我在网上无意中发现的,1200多块钱的东西,当时我并未抱多少希望,想着用不成就拉倒。没想到太让我意外了,拍摄的效果让昆明电视台的一资深摄影师都瞠目结舌,而且非常容易上手,它的所有部位都可以拆卸,配重杆的长短可以随意组合,以适合不同重量的摄像机,MV作品《故乡》有80%的镜头都靠它拍摄完成。除了那架曼富图501/523三脚架,我们还有一个专门为索尼A1C配的脚架――百诺A-127加金钟FHD-51Q,全套加起来还不足1000元,但是效果却是出奇的好,脚架很稳固,云台运动很平滑。用高清拍摄一定得有个大的液晶电视,去年10月份在北京,有一天到国美电器,我带着我用佳能XL-H1拍摄的一段影像片断,到商场里所有牌子的液晶电视上逐一播放,反复对比,终于选到一款美国西屋27寸的液晶电视。它色彩还原真实,加上西屋这个品牌刚进入国内,性价比非常高。我现在在佳能XL-H1上的所有用户自定义调节全靠这台液晶来完成。以上的所有配置虽然都是DV级别的,但是效果一点也不差。
工作室后期主要做视频的电脑有两台,一台是戴尔笔记本电脑,配置为酷睿双核T2050CPU、1G内存、120G硬盘。一台是台式机,配置为酷睿E6300CPU、英特965主板,2G内存,艾尔莎7600GT显卡,1000G硬盘,EIZO T962显示器。音频方面:我们有一个非常小型的录音棚,一台SAMSON MDR8调音台,一对icon T6A监听音箱,一支797NT2电容话筒,一支得胜SM-1C电容话筒,一只舒尔SN58动圈话筒,一只SUPERLUX TOP 248S动圈话筒,一只铁三角835B指向性采访话筒及配套的4.5米挑杆、一套索尼C1无线采访话筒、五个索尼MDR-V600监听耳机、一台12路话筒分配器等等。三年来,我们一共译制了5部纳西语电影,一部白族语电影和一部彝族语电影。
DV大制作
在丽江,可供拍摄的资源非常丰富,来这里的摄制组也很多,有的拍纪录片、有的拍剧情片、还有的拍MTV,级别从DV到电影都有。这些外来的摄制组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到现在,我们工作室除了我和我太太之外,还有摄影助理、灯光师、化妆师、平面设计师等成员。上个月,我们刚刚制作完成了丽江政府投拍的城市音乐宣传片《踏歌在丽江》,这首MTV作品应该算是DV级别的大制作。我们的制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创意,然后由导演和摄影师写出分镜头剧本,接下来请所有的剧组成员进行深加工,然后确定分镜头剧本,找演员,之后开拍。拍摄过程导演、摄影、制片主任、剧务、场记、化妆、摄影助理、灯光各司其职,大家密切配合。工作效率很高,目前剪出的初稿领导们都非常满意,下一步将在北京做进一步的精剪,7月下旬就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和大家见面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朋友们有效利用自己的资源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