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大学生面对如此形势,难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或多或少表现出焦虑逃避、自卑自负、幻想依赖等心理。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从择业前和择业中,如何调整期望值,准确定位,进行心理调适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

2009年3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第六条明确规定要“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各高校要重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特别要注重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要专门组织针对毕业生的心理危机排查、现场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讲座,积极为毕业生提供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的渠道,保证毕业生顺利度过毕业、就业的心理关键期”。这一方面表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应该高度重视。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并系统介绍了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以期引导他们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

一、大学生择业常见心理问题

(一)焦虑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焦虑。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特长发挥、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十年寒窗付诸东流,无颜回江东见父老乡亲;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而又不善“包装”自己,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这种焦虑,使大学生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常双眉紧锁、心情沉重、意志消沉、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注意力涣散,特别在遭受挫折后,对因自己“无能”而招致的“失败”怀有深深的自卑或自咎。

(二)幻想

幻想是指不切实际的想像,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在择业中,有些大学生渴望竞争,希望能找到理想的职业、单位,但由于害怕面对残酷的竞争结果或屡屡遭受挫折后而采取的一种逃避态度。幻想不参与竞争“天上就能掉下馅饼”,如愿以偿找到理想工作;更有甚者,陷入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深渊,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等、靠思想严重。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很容易脱离现实,不思进取,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恍恍惚惚,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三)自负

自负心理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专业学习成绩、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凭自身较优秀的条件为不少用人单位所垂青,而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睥睨一切、目空天下、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择业中,他们往往期望值很高,“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现象。

(四)自卑

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特别是部分女大学生、性格内向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往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在择业中,这类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往往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所长,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变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尤其在屡次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

(五)怯懦

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有些毕业生在用人单位面试时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害怕回答不好问题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以致于不敢放开说话,不能充分表现自己。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显得手忙脚乱、局促不安,以致于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错失良机。

(六)冷漠

当一些大学生因在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决计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这种心理是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的。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策略

(一)择业前的心理调适

1 正视现实,调整期望值

择业的期望值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大学生毕业时都期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这本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择业的期望值过高,就容易造成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却又要不到人的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要把择业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面对现实。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应届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人人满意。供需形势也不平衡,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和第一线急需人才,而学生又不愿意去。另外,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够规范,不公平竞争依然存在。这些都是客观现实,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些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这么想,也不逃避。把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确定恰当的就业目标。

2 自我认识,准确定位

首先,综合评估自己的专业特点。评估专业主要从々业的性质和社会需求两方面来进行。如果所学专业社会需求量比较大,那么选择理想职业的机会就大一些。如果所学专业社会需求量一般,就不能以前述大学生的心态来对待就业,期望值应该适当降低,或者根据自己的其他能力(如辅修专业等)拓展择业空间;如果所学专业大城市的需求量减少,择业目标就应该更多地转向中小城镇,就不应都集中到大城市。

其次,全面评估自己的能力特点。大学生择业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最擅长什么和最不擅长什么,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根据自己的能力倾向,考虑择业的目标。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比较强并且善于与人相处的学生,适合管理类工作(如公关、秘书、经理助理等);如果逻辑思维较好而且富有创见、专业基础扎实,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如果头脑冷静、果断自信、有远见,并且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可以选择在金融界或企业界发展。

3 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它体现为一个人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自信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学毕业生重要的心理素质。只有自信才能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才能赢得用人

单位的信任和赏识。而缺乏自信的人则常表现为自卑退缩,置身陌生人之中就不知所措,非常不利于自我推荐,不利于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并因此而失去机会。自信会帮助我们藐视困难,以最旺盛、最活跃的精神状态去克服困难,以足够的忍耐力面对挫折,以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而这正是求职者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

4 敢于竞争,当仁不让

大学生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有足够的自信,在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后只要自己符合条件,就应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并大胆地接受挑选。要积极主动,当仁不让,在竞争中取胜的人往往并不属于那些强有力的人,而是属于那些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并懂得如何求职的人;要实事求是,扬长避短;要机智果断,敏锐地捕捉就业信息,适时调整就业方向,果断进行决策;还要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承受力。在求职竞争中失败在所难免,但只要正确对待,调节抱负水平和期望值,就有可能成为竞争中的强者。

(二)择业期间的心理调节

1 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毕业生在择业时,因为诸多原因,常出现理想无法实现,需要暂时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形。此时,要正视既成事实,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同时,要认真分析应聘失败的原因,正确估计就业市场的形势和恰如其分地评价自身的素质,及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利于下一次的求职应聘。

2 进行自我调节,释放心理压力

首先是认知调节。心理学家认为任何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都有其认知根源。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心理学家认为合理的认知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认知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大学生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也是源于认知的偏差。

其次是情绪调节。情绪是能量的聚集和释放,是对某种心理体验的动态反应,如果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将成为一股巨大的身心能量,这种身心能量如果没有正常的渠道加以疏导、久而久之就可能引发严重的身体疾病或心理障碍。要克服情绪的消极影响,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理智地克服所谓的“情绪应激”。一是合理宣泄,如倾诉、大声朗读、唱歌、写日记等。二是松弛调节。松弛调节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在心理和躯体上放松的方法。常用的有肌肉松弛、意念放松等放松方法。大学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放松练习来解决。三是转移注意力。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去,如:外出散步,看看电影、电视,读读书,打打球,下盘棋,找朋友聊天,换换环境等。这样,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目的。

3 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首先向就业主管部门咨询。不清楚时,要向学校负责就业的部门咨询,以便顺利找到工作单位。

其次是争取亲戚朋友的帮助。毕业生可以将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志愿告诉亲戚朋友、同学和熟人,请他们留意有关信息,帮助推荐,形成一个信息网,有利于自己及早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情况,从中做出选择。

再次是寻求就业心理咨询。为了提高就业面试的技巧,或消除择业挫折带来的焦感、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