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审美的“非功利性”与非“超功利”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审美的“非功利性”与非“超功利”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人类从来没有停止美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下审美的步伐。审美由功利性向非功利性转化和过度。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审美活动其本体依然是非功利的,但是其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与功利性相契合。我认为审美是“非功利性”,而非“超功利性”的。审美活动本身是非功利的,但是其对于人类的意义却与功利息息相关。

关键词:审美;非功利性;非超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65-01

关于美的哲学问题,一直是人类试图定义的概念。美不适合从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从主体去寻找美,也不适合从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审美,即人脑对美的“认识”与“反映”。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在创造和欣赏美的同时,感受、评论和判断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精神活动,对自身本质与特性的不脱离表象的、全方位而又情感化的把握与呼唤。

于审美问题上,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康德提出审美的主观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康德在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自然之美是不计厉害关系的。自然之美是不经概念而经感觉的。”康德“美的分析”中第一个契机就是审美无功利性,美既不是审美对象的性质,也不是逻辑上的认识判断,而是审美主体的内心状态和对象表象形式的契合一致。这种纯粹主体的情感是无利害的。康德所说的审美无功利,是自然美与天才艺术,而非人工的美。无功利的美能保证我们与自然相遇时的敏感发现。这与我国春秋时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老子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有无相生”,“大道无形”。道家学说所谈及的“道”,吾以为乃世间万物运行之规律。所以也可以理解是“大美无形”也。审美判断只是把对象的形式与主体的情感相对照,不以任何需要为前提,即审美的非功利性。

然而与之对立的审美功利说也随之诞生,即审美这一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审美是满足人精神需求的活动,从这一层面上,审美具有功利性。西方早在苏格拉底时代就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认为美是必定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有效用,有用才为美。休谟说:“美有很大一部分起于便于和效用的观念”。普列汉诺夫说:“功利毕竟是存在的,它毕竟是审美享受的基础,如果没有它,对象看起来不会是美的。”中国古代荀子的思想也带有极为浓厚的功利论色彩,他要求物质和利益都要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中国古代“礼仁为美”、“尽善尽美”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为前提,利益才为美。因此,审美功利派的普遍观点认为参与艺术欣赏的审美主体,功利色彩必然会引导其审美判断,将自觉性的审美特征无形地附加在审美客体上。

我认为审美在康德的理解下是“非功利”,而非“超功利”。即审美活动在精神上是非功利性的,而与审美活动相关联的现实是功利的。所以,是非功利而且又包涵功利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美是无目的”是指美与任何主客观目的无关。它既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的逻辑概念。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地也无关,主体不应对象的属性、材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便不自觉的强调艺术审美与现实性相交融。现代艺术大师杜尚的作品《泉》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品,肯定不会是因为小便池的现实作用,而是因为达达主义所包涵的反传统文化的精神升华。所以,审美领域仅仅是精神上的,是形而上的。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审美活动其本体依然是非功利的,但是其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与功利性相契合,如现代产品越来越注重装饰与功能的合二为一。在保证其功能性的前提下,不仅外观设计要符合大众审美需求,而且外观还要符合其功能的实用性。即美观实用达到统一。其美学效果不能脱离实用的功利性,审美的价值必须在产品的功能中显现出来。抽象与现实开始交汇,精神与物质逐渐合一。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依附美来沟通自然与自由,理性与感性之间的鸿沟,从而实现完整的主体性。审美活动自身虽然是非功利性的,但又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相生相惜,特殊性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所谓非功利,不是以有限目的为目的,而是以拜托直接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因此指向一种内涵的,潜在的功利性,从最高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类完成自我构建的手段,更加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实践。人类的审美活动不仅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部分,也要达到为人类生存而服务的目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是非功利的,但是其意义却是为了大功利的,没有彻底完全的超出功利这一范畴,所以审美是非功利的,而非超出功利的。

参考文献:

[1]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I)[M].人民文学出版社.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