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应由“学”而调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女士经常向她的朋友提及她教自己的狗说话的事。有一天,她的几位朋友提出要看看那只会说话的狗。于是,卡罗尔把那条狗带到了朋友跟前,对狗说:“说话。”狗大声地喘气并摇摇尾巴。卡罗尔又说:“说话。”狗还是大声地喘气又摇尾巴。朋友们都大笑不已,说卡罗尔的狗并不会说话。卡罗尔的回答是:“我一直在教我的狗说话,但它却一直学不会。”
这个小故事引发了我对教学的思考:当教师的“教”远离儿童的“学”时,该怎么办?“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靠近儿童,才能发展儿童。儿童是成长发展的人,因此,“教”应由“学”而调整。调整,是对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起点作“处方性”的分析后的施教方案和导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调整,不是零星、局部的轻敲散打,而是涉及目标、内容、方法等方方面面的改进;调整,应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为要义,寻找适合的切入点。
一、以“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目标
笔者前不久执教了一堂《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先后进行了两次重点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A: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目标B: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A目标的来源:一是根据年段要求,二是根据教材的文体特点,三是凭经验中的学情了解。B目标的来源:查看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单,发现学生对一些重点、难点字词的理解以及整首词的大意都能通过自学得以基本解决,而一道课后习题“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完成得很不理想,95%的学生都仅将词的翻译内容写了下来,行文简单,语言贫乏,且有92%的学生将此题的难度系数设定为“三颗星”(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单时,让学生给每一题的学习难度进行选择评价,三级选择,“三颗星”意为难度最大)。可见,把“词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于是,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我将A目标调整为B目标,在A目标中删减了“理解词的意思”,将教学重点转变为“写下来”。
A目标的设定中,把“学生”悬于自己大体而粗略的印象中,而调整后的B目标,真正做到了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再教,学生有困难的教师着重教。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凭经验进行的起点分析设定的目标只是“一般应该教什么”,针对的是“普遍的学生”,而发现学生真实起点后调整的目标是学生“实际需要教什么”,针对的是“这些学生”。因此,“学习需要”一定是教师调整教的着重之处。值得注意的是,教在“学习需要”上,并不是学生想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而是要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素养发展的紧密结合。
二、以“认知规律”调整教学程序
我校的李君老师执教了两堂关于标点符号的复习研讨课,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教学程序,却产生了明显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关于“标点符号正确书写注意事项”的两次不同的教学程序。
内容一:
内容二:
⒈我的书架上有一本书已经多年不读
,但多年以前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
⒉年轻又聪明的科宁才成为《西部报
》报社成员,还是个生手呢!
⒊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了“
之”形,一直连到天上。
程序一:教师直接以概念的形式将“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注意事项”(如“内容一”)告诉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让学生记忆规则,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概念,规范书写;程序二:教师将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蕴含于三道练习题(如“内容二”)中,让学生先通过练习自觉、主动地发现例句中标点书写的不规范之处,再在学生总结书写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概念。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成效主要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程序一中,教师直接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概念,以学生不喜欢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主观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进入被动与消极状态;而调整后的程序二中,教师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具体可感的实例,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让学生接受思维的挑战,通过积极的同化和顺应,使标点的书写规则在自我建构中逐步清晰,自觉认识。
三、以“学习方法”调整教学方法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是否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就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获得的。
案例一:
师:听了蒋怡萱同学的习作《我哭了》,你知道她为什么而哭吗?
生:因为她家的小狗将她一幅心爱的画撕碎了。
师:对,她把哭的原因写清楚了,这点很好。你觉得她的习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生:小狗撕坏画的过程写得太简单了。
生:我也这么认为,只写了两句话,得了“笼统病”。
师:是啊,只有把小狗撕坏画的每一个动作都写出来,才能把“我”哭的原因交代清楚。想一想,小狗是怎样将画撕碎的?
生:小狗张开嘴巴,一口咬住画纸。
师:脚会怎么样?
生:小狗的双脚踩住画纸。
师:小狗的头会怎么样?
生:一边咬,一边拼命地甩头。
……
学生习作中的“笼统病”,即文章的细节描写得不具体,是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上案例中,教师能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主要症结,借用实例剖析归因,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小狗是怎样将画撕碎的”,帮助学生“医治”习作中的“笼统病”,但教师的分析与指导仅停留在“教法”层面,体现的是“教”的过程,要根治“笼统病”,当将执教方法转化成学习方法。那么,如何调整呢?
案例二:
师:同学们看过淘气的小狗撕咬过东西吗?(全班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
师:如果要你把小狗撕咬蒋怡萱画的全过程拍成电影,你觉得哪些镜头要拍清楚?
生1:先要播放小狗怎么来到蒋怡萱的书桌前的。
师:小狗的一举一动可都要拍清楚哦!
生1:小狗扭着屁股,一边低着头,一边在地上嗅来嗅去,不知不觉来到了蒋怡萱的书房。(生笑)
生2(来了劲):忽然,它看到一张花花绿绿的东西躺在地上,急忙停下了脚步。
生3(迫不及待地):它想: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一定很好玩吧!
师:哇,你比导演还厉害,导演只能拍眼睛看到的,你还能拍心里想到的。
生4:小狗“啊呜”一口咬住了纸头,并用前脚踩住画纸,头不停地甩来甩去。
……
案例二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实践与讨论交流,归纳出了医治“笼统病”的方法——学会“拍电影”。实践证明,这一简便、有趣的方法是学生乐于接受的,特别是当学生发觉自己“拍摄”的比电影导演还技高一筹(既能拍出看到的、听到的,还能拍出想到的)时,学生就能饶有兴趣地将这一方法用来修改自己的习作,又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如何将提示语写精彩之中。后来,通过反复运用,学生的“笼统病”得以明显好转。
教师的“教”起于儿童“学”的起点,又高于儿童“学”的起点。如果教师是裁缝,调整就如裁缝手中的那把尺,先要测量儿童的实际大小,再根据实际大小适当“放宽”尺码。那合适的“宽度”就成了儿童发展的空间。儿童不断成长,测量不断进行,宽度不断变化,调整也在不断发生。这样,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持续不断地给儿童提供适度发展的空间。调整无限,接近无限,发展无尽。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