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但目前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存在着种种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本文基于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从学习者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并对大学生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指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高效地进行非正式学习,促进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发生。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大学生成长
一、研究背景
相对于正式学习而言,非正式学习是指正式学习(由学习机构发起、基于课堂的、组织严密的培养人的活动)以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1]。非正式学习较正式学习而言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它的协作与共享。它强调平等协作、交流共享,鼓励学习者在自我发展的同时,通过团队对话、信息反馈和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来丰富个人的知识资源、凝聚团队的集体智慧、提高学习者的绩效。这些在网络时代的教育运用中有着跨时代的影响力。非正式学习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而网络的出现,使非正式学习成为重要而普遍的方式。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中小学阶段的以正式学习为绝对主体逐渐转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并重,甚至是以非正式学习为主的学习形式。非正式学习以其极强的自发性、自控性、灵活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同时,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当前以Blog、RSS、Tag、SNS、Wiki为代表的社会性软件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技术进步而引发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变化,对于以“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教学和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而言[2],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目前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存在着种种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一方面,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学生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效的非正式学习也随之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从学习者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并对大学生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指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高效地进行非正式学习,促进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发生。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是辽宁省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辽宁省是一个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省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83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属高校5所,省属高校49所,市属高校16所,民办高校13所[3],如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均聚集于此,不仅学科齐全,而且学生来自全国的不同地方,比较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其次,研究抽样的这些学校都有相关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平台,并有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且多年来辽宁省非常重视教育的信息化工作,这些院校在网络教学方面均有相关支持措施,并有提高网络教学的需求,这些都为本研究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问卷设计紧紧围绕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个层次展开。为了保证问卷的客观性、科学性,对问卷进行了前测,剔除了不太合理的选题。本次研究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笔者通过座谈等方法与大学本科生进行交流,了解大学生课外进行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内容、时间与学习效果等方面,从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有21个题目,涉及三个方面,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调查问卷由经培训的、参与课题研究的调查员统一发放,调查对象匿名填写后当场收回。调查目的是为了对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130人,女生182人,大一学生41人,大二学生69人,大三学生119人,大四学生83人。最后使用SPSS for Windows 14.0进行了数据处理。
表1 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维度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问卷的信度分析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无法重复实施两次调查,所以无法进行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的测定,因此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克朗巴赫a系数对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测量,结果见表5―1所示。
表2 问卷信度分析
由表3看出,对整个问卷9个部分的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各个维度内部之间均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2)问卷的效度分析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即问卷题项和研究内容的适当性如何。在本文的研究中,所有问卷都有理论基础,在和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的老师经过讨论后,做了适当修改形成。
2. 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相关分析
前文通过理论分析,我们把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分为三个维度,调查问卷中有8个测量项目。
表3 基于网络的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维度的相关系数
由表3看出,在影响维度的分析中,自变量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为0.608,没有超过0.8,说明也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3. 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回归分析
研究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分析,对变量的选入和剔除的准则是:当变量的偏F统计量的概率值小于显著水平0.05时,该自变量应进入回归方程;当变量的偏F统计量的概率值大于显著水平0.10(SPSS默认)时,该自变量应剔除出回归方程。
表4 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4看出,三个维度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292、0.280和0.421。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表现积极,相应会实现基于网络的发非正式学习;如果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扎实,相应会实现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如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也会实现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得出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成长维度影响因素的标准化回归方程:
Y= 0.292×思想观念+ 0.280×知识技能+ 0.421×综合素质
四、分析与讨论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显著。许多研究认为,在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研究,更多注重的是网络资源与服务的建设,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若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须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大学生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提供更加好的支持服务,积极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以便促使其学习行为的有效发生。
参考文献
[1]候英.基于web2.0环境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7-10.
[3]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等教育概况[EB/OL][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