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人只能“买美国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人只能“买美国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买美国货”条款, 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

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影响,有的国家在刺激经济的方案中提出了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条款,比如美国提出“购买美国货”条款。同时美国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正在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国银行业不应裁减本国员工而雇用外国人。

这就是所谓的贸易保护主义,即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正如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所言:西方为了掠夺别国的资源而倡导经济的全球化,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启用贸易保护。

著名保守派思想库美国传统基金会贸易问题专家马克黑姆指出,“购买美国货”条款不仅无助于增加美国国内就业,反而会使更多的美国企业因原料成本增加和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而破产,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日,贸易保护主义“双刃剑”朝向自己的一面已变得异常锋利,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连美国公司也感到了威胁。据称,GE、波音等多家跨国巨头已联合美国当地的15家行业协会,致函美国参众两院,反对将“购买美国货”这一条款纳入美国财政刺激法案。这些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都拥有大量订单,一旦促发贸易战,它们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敌视“中国制造”,美国自绝于全球?

奥巴马签署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其中第727条款就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与“购买美国货”条款尚不指名受制约具体对象不同,“禽肉条款”则直接规定针对的是中国。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近的一份统计显示,自第111届美国国会开始运作以来,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参众两院提出的与中国有关的贸易条款已经超过了10个。

这些法案都对中国产品做出严格限制,虽然这些法案不一定都能最终成为法律,但接连不断以中国产品为限制对象,显示了国会某些人对“中国制造”的敌视态度。经济危机――失业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制造”成为替罪羊,《华尔街日报》指出,沉重的经济压力,正引诱美国自我隔绝于全球其他地区。

一向鼓吹自由贸易的美国向保护主义低头,更加剧了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世界银行的报告就显示,贸易锐减和保护主义抬头的双重威胁正在加大,由此全球贸易量今年将会出现80年来最大降幅。

该报告指出,许多国家都在考虑保护本土产业的政策,而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有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被提出,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仅在20国集团内,就有17个国家“身体力行”。

“大萧条”时代已有惨痛教训

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美国企图保护本国企业和劳工,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当时由于美国率先将2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引发各国跟风效应。每个国家都自扫门前雪,限制外国产品,试图将自己与外部危机隔绝开来,结果反而加剧了危机在全球蔓延的速度和烈度。这种错误的做法使1929年发生的一场普通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破坏性巨大的世界性经济长期衰退。

按照“购买美国货”条款,在接受了政府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的300多家美国银行在招人时必须优先考虑美国公民,而银行在为外国人申请工作签证的前3个月及之后3个月内均不得辞退或替换美国雇员。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称,“购买美国货”条款只能为美国钢铁业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但如果这一条款引发贸易伙伴不满,从而把1%的相关市场对美国关闭,美国将丧失6500个就业岗位;如果极端情况发生,贸易伙伴关闭掉10%的相关市场,美国将失去6.5万个岗位。

贸易保护主义必招致贸易对手的报复,将重创多边贸易体系,使世界经济进入“衰退-保护-遭报复-深度衰退”的恶性循环,全球复苏也将变得遥遥无期。

新兴国家是直接的受害者

贸易保护主义对当前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来说是个大敌。相反对美国和欧洲少数国家是有利的。就美国经济刺激方案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适用范围而言,抛开加拿大、欧盟等39国和最不发达的少数国家外,中、印、俄、巴领衔的新兴国家则是直接的受害者。

从目前的迹象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之战已经在局部地区打响。数据显示,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际反倾销的纠纷同比增加了40%。而在2009年1-2月短短两个月内,中国就频频遭遇来自印度、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和反倾销调查,从侧面也反映了这场贸易战的激烈程度。

几乎就在美国签署买美国货条款的同时,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加拿大的一些政治家已经呼吁购买本国产品,两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最终损害到美国自身的钢铁产业,并引发其他领域商品之间的贸易战。

中国坚守WTO规则不报复

在倡导自由贸易的今天,世界建立了多边的贸易体系,就是我们通常叫的WTO,从1944年开始,人类就在探索着如何建立一个多边的贸易体系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对别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宜单纯采取强硬措施应对,比如发动贸易报复,因为这样做有可能在贸易伙伴国内激起强烈反感,反而帮助对华贸易保护者获得额外的政治支持。只要我们能够承受在此期间国内产业受到的暂时冲击,在保持交涉压力的同时等候其负面后果在美国国内显现,等待其国内反对声浪上升,“买美国货”政策最终难以为继,这样的结果对中国更为理想。印度政府今年1月23日禁令禁止进口中国玩具,3月2日就不得不放松该项禁令,也表明了这一点。

根据WTO的规则,当一个国家工业品、农产品受到冲击时,是允许在一段时间内、一定幅度下进行适度的贸易保护的。这是非常有限的手段。这些手段不能称为贸易保护主义,但如果这些手段被滥用,就是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最近先后向欧洲派遣贸易投资促进团以及采购团,就是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无法保护任何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Burton G. Malkiel深感担忧。他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这场“买美国货”运动威胁到了贸易和资本流动的稳定性。

他举例说,如果不允许美国50个州之间自由贸易,“那么像我这样住在新泽西州的人就买不到夏威夷的菠萝、加州的葡萄酒和蔬菜、堪萨斯州的小麦、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而我们也不会向美国其他地区销售药品,那生活将比现在糟得多。正是自由贸易带来的生产分工让我们所有人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全球贸易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能从中国进口便宜的服装,同时向他们销售电脑和数据存储设备,那么我们两国都会获益。”

瑞典政府规定部分援助计划只担保瑞典产品;从德国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优先考虑对本国企业放贷,到英国爆发抗议外籍工人的罢工事件等,贸易保护主义的“魔影”开始在全球的上空盘旋。不能忽略英国首相布朗在达沃斯所发出的警告:保护主义无法保护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