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但服务外包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分析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软件人才的“2+1+1”模式,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和总结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质量保障、软技能及外语、就业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服务外包;培养模式;软件;校企合作

目前,服务外包在全球发展迅猛,市场空间巨大。根据IDC的预测,到2010年底,信息技术外包(ITO)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 800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 100亿美元。我国已将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

为践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结合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好形势,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新的课题和使命,本文以笔者所在的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软件园校企合作共建特色软件工程专业为依据,对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以阐述。

1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背景

全面抓住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实现服务外包产业超常规快速发展,对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服务外包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缺乏龙头企业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面,高端人才缺乏;基础人才总量不足;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技能和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最需要的兼具语言、技术、管理,能与发包商实现良好沟通的实用性、国际性、复合性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应切实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育教学方面革新办学思想、创新办学模式。

1.1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磅礴发展急需大量合格人才

“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与软件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销售额将突破10 000亿元大关,软件产业出口将超过100亿美元。同时我国还将形成若干个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将达到230万人左右。

就区域的情况来看,依据《山东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描绘的发展愿景,“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建设10个各具特色的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引进50个以上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我省。

到2010年,全省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引进、培育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10家、超亿元的企业30家,人才缺口巨大。

1.2国家积极鼓励校企合办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要加快推进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六大任务之首,其中指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001年12月,国家计委与教育部《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1]文件中提出:面向软件产业,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快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软件人才,建立完善的软件人才培育体系,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刻不容缓,势在必行。2001年以来,国家先后设立了37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和40余所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又相继建设了百余所软件学院[2]。山东省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软件人才培养问题,指出要把驻鲁高校办成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并将有计划地建立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培养更多的高层次软件人才。2009年4月,教育部、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目标:“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结构,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3]。所以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将有效提高服务外包人培养的实效,为产业发展培养大批学以致用的服务外包人才并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1.3传统计算机专业与服务外包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与传统行业不同,IT行业知识翻新速度很快,甚至两三年就一变,造成软件人才很难跟上行业发展。在IT行业,新技术首先运用在企业,基本上是“企业拉动高校”,高校在专业的设置、技术的传授等方面的发展落后于企业,因此,这一因素也决定了学校传统计算机专业培养的软件人才与产业需求有一定差距,普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要到企业里再进行一年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给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造成了额外的成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区域内软件及相关产业人才供求关系将严重失衡,形势非常严峻。

2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据《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介绍,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1) 学历教育。

高等院校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进一步确立了“学历培训”在我国软件人才培训中份额绝对领先的地位,院校培训仍然是我国软件人才的最主要来源,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总计有将近80%来自于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软件相关专业。这部分人员是我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学历以本科为主,处于软件人才的中间层次。

2) 实训模式。

目前国内对于软件人才的培养体系按培训主体划分,主要有社会培训机构办实训、软件企业办实训、校企合办实训三种模式。

(1) 社会培训机构办实训模式:专业的培训机构引进真实的软件实训项目,模拟真是的软件企业环境和操作规则,强化培养人才。

(2) 软件企业办实训模式:以软件企业强大的技术背景为依托,以项目开发为主线,全程引入项目开发,完全按照软件公司的过程管理和人才标准强化实训。

(3) 校企合作办实训的模式:校企联合在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负责实训教学。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还有定向培养等模式,在充分研究以上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我们采取与青岛软件园校企合作共建特色软件工程专业。此种模式是对学历教育和实训模式的综合和优化,充分发挥高校学历教育优势和软件园产业及实训优势。

共建特色软件工程专业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服务外包人才为目标,坚持软件工程教育国际化,坚持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面向市场的开放式办学体系,努力成为培养精英型软件工程师的摇篮[4]。

3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制定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工程素质为根本、以培养软件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知识要求为目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覆盖软件工程学科知识的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具有“先进性、厚基础、精方向、重能力、强外语”的特点,采用“三级平台-五个模块”式结构,三级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大类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五个专业方向模块包括:项目经理、质量经理、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模块。

1) 课程体系。

根据CDIO思想,构建了以实验、实训为两条主线,含基本技能、综合设计、企业应用、实践创新四个层次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不间断的实践教学,实现渐进的综合能力培养。以软件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体系创新地设置了课程实训、学期实训、企业实训、企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建立了和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校内外学科竞赛及社会实践等系列课外实践活动。

在教学执行过程中,学院将人才培养过程(学程)分为3个时间段。

前两学年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软件园兼职专家为辅。

第3学年专业课教学,主要以企业专家授课为主,学校教师为辅。

第4学年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即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这种“专职-兼职-专兼结合”教学的新型“2+1+1”学程模式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实践教学的实施采用“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螺旋式能力培养模式,即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及课程实训后,在学期末进行学期实训。每学期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及专业理论水平的递增,学期实训的实际项目难度也随之递增。在完成企业实训后,最后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了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应具有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管理与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语实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 师资队伍。

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充分结合及发挥学校及青岛软件园双方的讲师资源及优势。

学校的讲师将主要承担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等必修课程的教学。

青岛软件园的讲师均为软件企业优秀的一线软件开发经理、项目经理,他们参与到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制定并修改学院的教学大纲,动态实施教学任务;主要承担专业限选课程、每学期的课程实训、企业开发实战实训等课程的教学。

通过与青岛软件园合作,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到软件企业一线进行顶岗体验锻炼,提供教师的实验指导水平。

3) 质量保障。

2008年1月,青岛软件园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了由国际权威质量认证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颁发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我国首家通过UKAS(英国认可服务组织)认可的具备ISO9001:2000国际标准的专业化IT实训服务机构。

青岛软件园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按照ISO9001:2000国际标准要求对实训需求管理、课件研发管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就业服务和质量保障等工作进行规范和量化,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实训服务,以保障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人才。

青岛软件园在整个的专业合作教学过程中,和学校一起严格实施此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针对合作办学的班级,青岛软件园会有专职的教学负责人、执行经理、质量保障人员跟踪班级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并和学校的负责老师一起确保教学活动的实施符合教学质量体系的要求。

4) 软技能及外语。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服务外包企业的有人需求。学校和软件园特别加强了合作办学软件班的软件能和外语教学学校与软件园一起制定了软技能培养计划。并先后邀请加拿大ilogic Inc.创办者、董事长郑树庆先生做了题为“世界软件业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且郑先生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青岛软件园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QST)总经理刘全主讲“打开思维,拥抱世界”的专题讲座;拓展训练专业训练师严意凌老师为同学们做专业拓展训练等。通过以上软技能训练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软技能。

在按照学校传统教学计划开设好英语的基础上,青岛软件园派出专业老师为同学们开设了日语课程,并作为同学们的必修课程。采取多听录音、日语沙龙、外交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日语水平。

5) 就业体系与预期。

校企共建软件工程专业是统筹解决招生就业的有效形式。通过校企合办软件工程专业,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外语、软技能和工程实践及国际标准方面的教学,面向青岛软件园400多家软件企业,以及国外、外企中国研发中心和国内一流软件企业,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就业体系;从而保障20%同学毕业后日语达到二级,直接赴海外就业,30%同学毕业后进入大型外资软件企业工作,40%同学就业于国内企业或考研,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展望

服务外包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也将持续旺盛并呈现新的变化。为了优化我国服务外包人才供给结构、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也将不断深化,在已有的培养模式基础上持续改革,方能适应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委,教育部. 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S]. 2001.

[2] 董晓梅,何泾沙. 关于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8(1):38-42.

[3] 教育部,商务部. 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S]. 2009.

[4] 商务部、信息产业部.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R]. 2007.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Colleges’ Training Mode of the Talents for Service Outsourcing

WANG Bin1, LIU Quan2, REN Shi-gan2, ZHOU Shao-hui2

(1. College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033, China;

2. Qingdao Shinan Software Park,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industry of service outsourcing,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and unreasonable composition of the talents for service outsourcing emerges.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e-of-the-art training of the talents for service outsourcing in China, a "2+1+1" mode based on the college-enterprise training of the software talents is proposed. By virtue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s of course architectures, compositions of teachers, quality assurance, master of soft techniques and foreign languages, and employment systems are described and summarized.

Key words: service outsourcing; training mode; softwar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