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佛教与基督教文化光照下的仁爱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佛教与基督教文化光照下的仁爱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仁爱思想存在于西方基督教和本土化的东方佛教,对人类心灵习性的塑造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中西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仁爱思想对善恶观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关键词】仁爱 基督教文化 佛教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文化,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共时演化。社会学家贝拉(Robert Bellah) 将其定义为“将人与其生存的终极条件联系起来的一套象征形式”。可见宗教文化植根于人类的发展,以象征系统的方式与人类心灵互动,如基督教的受洗仪式和佛教的拜忏,都致力于对个体心性的关怀,从而培养信徒的精神气质。仁爱思想在基督教教义中被视为“九大精神果实”之首。基督教的仁爱思想促使基督徒把同情心从解除自身的痛苦出发,逐渐延伸到患病、有罪及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使信徒不要沉溺于对物质生活的贪婪追求,转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救赎痛苦挣扎的灵魂。同样,佛教强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尊以身饲虎充分说明佛教徒要获得真正的解脱,必须从发大悲心开始,不要执着于自身六根的欢愉和享乐而忽视甚至剥夺其它众生的生命与安乐。

博爱思想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因此基督教文化又被称为“爱的文化”。在新约中,上帝的爱博大无私,不仅深爱以色列民族,而且面向一切人类。从基督教的角度,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可见在上帝造人之初,就融入了神爱,期望人可以和上帝不断地感应和沟通,从而激发人自身的善性灵光。这也预示着人如果忘却上帝的嘱托,让恶念贪欲主宰灵魂,那么就完全背离上帝,背弃了神爱。只有在忏悔原罪,荡涤一切罪孽之后,方可重新获得救赎,提升人性,得到重生。基督教的仁爱表现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虽然西方文化追求个性解放,人性可能出现道德的放纵和堕落。但在基督教神学文化的熏陶之下,信徒自然而然地收敛心性中的罪恶,虔诚膜拜上帝,全身心地感悟来自上帝的爱,并将这种爱转化为自身言行举止的最高标准,真正做到爱屋及乌。圣约翰告诉我们:那些说他爱上帝而不爱他的邻居的人都是一些说谎者。在此,对上帝的爱是一种对人和事物的反世俗的评估,即一种存在于天国中的心情,在天国里谦卑与温和将受到褒奖。仁爱是基督徒与上帝实现人神交流的思想平台,激发信徒时刻心存仁爱,与上帝保持同一灵魂调谐频率,自如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只有以仁爱之心,才能促成其它精神果实的硕果累累。无法想象,如果一个基督徒毫无博爱精神,他还可以有机会品尝到来自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平和的其余圣灵之果。

在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下,仁爱思想唤起人性固有的善,以善的光芒去洞察、杜绝行恶的心理倾向。鼓励信徒在治愈自身心灵的同时,将慈爱和友善自然而然、无怨无悔地散播到渴望理解,祈求宽恕的灵魂中去,使他们摆脱被遗忘被孤立的境地。在佛教徒眼中,慈爱悲心可以渡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同证菩提。基督徒则认为上帝可以慈爱地倾听他们的倾诉,体察他们的困扰,一切真诚忏悔的灵魂都在上帝那里都可以得到救赎,重获天父的爱与福音。仁爱思想启迪信徒体悟、挖掘并奉行个体的善念,让它在宗教文化的浸润下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使心灵的壁垒日渐强大,抵御种种邪念的侵袭。两种宗教文化在人际交往中,都倡导推人及己,无论是敌是友,都应该友善对待。《马太福音》说:“无论如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西方强调个性,彰显个人主义的主流文化背景下,基督教仁爱思想起到了很好的平衡和制约。告诫人们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同时,不可我行我素,践踏他人的权益。在佛经中也有许多诸佛慈悲,愿力宏深,救拔苦海众生的典故。地藏菩萨曾发宏愿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音菩萨,又被称为观世音菩萨,因为他彻听人世间一切音声,“无刹不现身”,“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泛人舟”。《法华经》中将如来佛的慈悲描摹为“今此三界,皆为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佛教的因果观实质为仁爱思想的体现,众生平等,种善因得善果,反之亦然。净空老法师教导信众,因果通三世,丝毫不爽。如果今生因为一念不善,造作恶业。那么因果相续,后世就会受恶报现前之苦。佛教崇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耐人寻味的是,经现代神经科学证实。当一个人的心念是慈爱、乐观、祥和、感激、快乐时,人脑中负责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产生作用,而另一套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则不但不会产生作用,还会被抑制住。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模式,正意念可以激发良好的人际交往动机,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反之,当一个人心中充满了仇恨、悲伤、沮丧、恐惧、嫉妒等负性情绪时,负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会被激发而产生作用,但与此同时,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却被完全抑制住了。自然无法理性地待人接物,导致人际交往恶化。

在佛教和基督教文化中,都极力推崇仁爱思想。虽然文化渊源迥异,但对人类心灵的塑造和心性涵养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种宗教文化都注重激发信徒内在的善,并将其强化和延续,成为积淀在灵魂深处的正性情绪和心理动机,为善恶观及和谐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和人性要获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宗教文化功不可没。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东西方信徒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引导个体关注精神生活的质量,注重精神内涵的丰富,远离物欲的诱惑,不断激发善念和仁爱思想的火花,使个体灵魂得以纯化和升华,促成友善的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 Robert Bellah, Religious Revolution[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P20

[2]Alan Carins, The Fruit of the Spirit[M],Greenville: Ambassador Emerald International. 2002. P7

[3] 宗教中的理性[M], 乔治桑塔亚纳(美)犹家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65

作者简介:

韦小岿(1974-),云南昆明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