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吉林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吉林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先进的合理施肥技术。文章结合吉林省当前水稻生产实际状况,介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关键词:吉林省;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91-1

1 水稻对养分需求的特点

1.1 氮

水稻是喜铵态氮作物。氮素供应充足时,水稻新根才能发生,分蘖才能正常进行,叶片才能伸长。大量施用氮肥常导致叶片过于繁茂,下层叶光照不足,有利于病虫滋生,引起后期倒伏;过量施用铵态氮时易引起氨中毒。尤其是在低光照和低温度条件下,氮肥能提高根系活力。氮肥表施能提高上位根的氧化力而促进分蘖,深施则能提高下位根的活力而增加每穗颖花数。

1.2 磷

磷能促进植株体内糖的运输和淀粉合成,加速灌浆结实,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和籽粒结实率。水稻幼苗期和分蘖期磷的供应非常重要,此时缺磷会对以后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磷肥必须早施。在水稻开花以后追施磷肥会抑制体内淀粉的合成而阻碍籽粒灌浆。

1.3 钾

钾能提高水稻对恶劣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并减少病虫害发生,所以有人称钾肥为“农药”。钾通过促进碳、氮代谢,可减少病原菌所需的碳源和氮源、提高植株三磷酸腺苷梅的活力,促进酚类物质的合成,从而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钾能增加植株根、茎、叶中硅的含量,提高单位面积叶片上硅质化细胞的数量,茎秆硬度、厚度和木质素含量均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并最终增加水稻对病原菌侵染的抵抗力。

1.4 硅

水稻是代表性的喜硅作物,吸硅量在各种作物中最多,有“硅酸植物”之称。硅是水稻的必需营养元素。

1.5 锌

锌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锌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水稻锌含量是营养器官大于繁殖器官。苗期和穗期尤其苗期是水稻的吸锌高峰,吸收的锌占整个生育期锌吸收量的84.6-96.1%。缺锌是水稻生产较为普遍的问题。缺锌最明显的症状是植株矮小,叶片中脉变白,分蘖受阻,出叶速度慢,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有人将锌列入仅次于氮、磷、钾的水稻“第四要素”。

2 水稻施肥技术

2.1 施肥数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262个水稻试验结果统计,水稻最高纯收益时的氮肥用量为12kg/667m2,氮、磷、钾1:0.88:0.32。但此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化肥试验网的试验结果也说明,在水稻氮、磷、钾的配比中,从经济效益来看,以1:0.5:0.5为好。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667m2施纯氮10-12kg、纯磷4-7kg、纯钾4-8kg。

2.2 施肥原则

2.2.1 基肥 插秧前结合整地施入的肥料称为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其中磷、钾肥可一次施入。因为水稻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在出穗以前,故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以满足水稻前期营养器官迅速增大对养分的需要。另一方面,结合耕作整地施基肥,能使土肥充分融合,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一个深厚、松软、肥沃的土壤环境。

2.2.2 追肥 分蘖肥:移栽水稻返青后至分蘖期间追施的肥料称为分蘖肥。其目的在于弥补稻田前期土壤速效养分的不足,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为水稻后期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2.2.3 穗肥 水稻幼穗开始分化至穗粒形成期追施的肥料称为穗肥。此时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在幼穗分化初期追肥,有巩固有效分蘖和增加颖花数的作用,但应注意避免最后3片叶基部3个伸长节间过分伸长,否则群体冠层结构郁闭,结实率降低。孕穗期追肥,可减少颖花的退化,对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灌浆有一定作用。

2.2.4 粒肥 在水稻齐穗前后追施的肥料称为粒肥。此期施肥可防止根系早衰,减缓水稻群体后期绿色叶面积衰减速度,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增加结实粒数并提高粒重。此时,水稻根部吸收能力减弱,根外追肥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追肥方式。

2.3 施肥方法

2.3.1 基肥“一道清”施肥法 是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节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

2.3.2 “前促”施肥法 是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

2.3.3 “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 水稻吸肥高峰期在移栽后2-3周,必须在移栽期施用大量速效性肥料,才能使供肥高峰提前,以适应水稻“前促”的要求。通常把肥料的70-80%集中施用于前期。当分蘖达到预期目标后,再采用搁田或烤田的方法,控制氮素的吸收。后期复水后,对叶色褪绿严重的稻株,于孕穗期酌施保花肥,以提高根系活力,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此方法最适宜供氮能力低的土壤。对这种施肥方法,群体的评价是:前期攻得起,攻而不过头,早发争多穗;中期控得住,控而不脱肥,壮秆攻大穗;后期保得住,活熟争粒重。

2.3.4 “前稳、中攻、后补”施肥 这种施肥方法,前期栽培着眼于促根、控叶、壮秆。当进入幼穗分化期,重施促花肥,以增加颖花分化数,减少颖花退化。抽穗以后,可看苗补施粒肥。这样施肥方法,在中熟、晚熟品种,保肥性差的稻田,以及施肥量较低的情况下采用较为经济有效。

2.3.5 实地管理(SSNM)技术 这是由国际水稻研究所近年来研究提出的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地点的土壤供肥能力与目标产量需要的差值,决定总的施肥量范围。在水稻的主要生长期应用叶绿素仪或叶色卡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调整实际氮用量,以达到适当适地供给养分,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施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示范区水稻氮肥用量比常规降低20-30%,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实施的水稻比对照增产5-8%。

作者简介:石荣(1978-),女,吉林德惠人,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德惠分校农艺师,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