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物流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模式与途径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物流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模式与途径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有赖于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物流“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此,需明确物流“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方式、建设模式,通过必要的培养途径达到“双师型”师资的优化,同时构建良好的政策氛围和激励机制,更好地促成其发展。

[关键词]物流 “双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63-02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类高职学院物流专业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向社会输出“应用型、技能型”的毕业生,已成为摆在高职学院物流专业办学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依靠教师这个教学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成了高职学院物流专业办学目前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学院物流“双师型”教师的确认方式

依照国内高职学院物流专业目前的师资状况,现阶段物流“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已基本达到统一,即具有物流师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物流“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内涵,目前尚处于探讨阶段,无统一的、科学的定义。而国内各高职学院在物流“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方式上的普遍做法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

(一)要求教师具备同系列技术职称中相对应的两种职称

具有物流专业讲师、实验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又取得物流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物流师、物流职业经理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3个月以上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二)要求教师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和基层工作经验

具有讲师、实验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累计有二年以上物流企业(或生产企业物流岗位)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胜任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或者是具有讲师、实验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职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物流专业或相关科学研究课题,并通过鉴定;或获物流类省部级二等或市级一等及以上科技进步奖;或本人科技成果获技术转让费10万元以上;或在科技开发、科技服务方面获项目经费20万元以上。胜任本专业一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三)要求教师具备工程系列职称和教育经历

在物流企业或科研单位取得物流工程师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或者具有物流师、物流职业经理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了物流专业技术领域技能的技术人员,在高职学院任教一年以上,考核认定具备了教师的基本素质,胜任本专业一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的人员。

二、高职学院物流“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模式

为加快物流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物流专业职教事业的发展,我们走访了许多物流企业,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对此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对构建较高素质物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多种模式,归纳如下:

(一)企业衔接模式

主要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利用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密切关系来实现。一方面,高职学院将教师派往合作的物流企业锻炼,接受实践教育,这样有助于“双师”素质的培养,要求带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问题及课题去锻炼。另一方面,将合作的物流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聘请到学院兼职。再者,将有能力的物流教师派往各级物流协会挂职或研究项目。

(二)校内培训模式

主要是实施校内互动,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与实训课指导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或物流快递经营部等实体,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进入实体锻炼;产教结合,以做代训。充分利用学院地源优势,发挥“校内联动”优势,建立起物流“双师型”师资与外界通畅的信息渠道,及时了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并随时反馈到教学中。

(三)深造培养模式

依托物流师资培训基地和相关高校师资和技术资源的优势,将物流教师送往基地和高校学习,以加强物流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

(四)自主演绎模式

通过建立物流教师自我提升机制,按照实际企业运作要求,进行自学自培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创办实体,或依附就近实体企业进行兼职,从而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彰显教师的内在价值,在物流“双师”培养过程中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避免利益追求化。

三、高职学院物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一)确定比例,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

为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以及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和条件不足的矛盾,有计划、有目的的确定8%专业课教师到深度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锻炼。每学期组织10%的教师深入快递公司、配送中心第一线,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熟悉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使之成为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实际操作流程培训

利用教研活动或假期聘请物流企业资深岗位专家举办教师技能培训班。选派有实践专长的教师或到第一线锻炼过的教师,进行生产问题分析。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劳动人事部门、物流协会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脱产学习,并予以专业技能登记考核。

(三)设岗练兵,变投入性实习为产出性实习

有条件的高职学院要积极建立物流实体,教师边指导学生实训,也边参与到实体的运营过程中,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同时达到育人与创收双赢。

(四)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技能鉴定

通过担任考评员,能对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标准和试题、考试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也对行业的职业能力、职业岗位群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与来自物流界的其他考评员的接触取长补短。

(五)组织进行实训室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与开发

教师参加实训室建设,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依托学院实训基地和与企业合作,有计划的组织教师承担流程设计、运营管理等科技服务与专业开发技术工作,既增强了才干,也提高了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

四、高职学院物流“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支持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物流“双师型”教师工程

在构建物流“双师型”教师队伍时必须遵循一系列教育法律,高职学院物流师资队伍与普通高等院校师资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完善适用队伍建设的法规和政策,例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务评审条例》中应增加“双师型”评审要求,或新制定《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力求在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地位与待遇、聘用与解雇、考核与奖惩以及培训进修等方面有相应的政策依据。

(二)建立物流“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制度

应当对物流“双师型”教师每年度单独进行考核。主要内容为教师自身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素养、职业教育专业能力、物流实践教学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力、现代教学技术应用能力、操作性实践与指导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要做到分项与综合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评定的结果,应归入“双师”教师的业绩档案,作为聘用、晋级和职称评定等考量的重要指标。

(三)建立物流“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

应尽快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凡考核达到优秀者在培养后备干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享用资源、学习进修等方面享有优先权。此外,教师按计划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期间,学校也应当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甚至学院每月象征性地给予“双师型”的教师以“双师补助”,真正调动教师参与“双师”建设的积极性。

总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物流“双师型”队伍必须依靠法规和政策,并注重培养途径中的各项工作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物流专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物流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物流人才的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