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酸 :苗家的味觉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酸 :苗家的味觉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凯里人常说:“一天不吃酸,好菜也不香;两天不吃酸,饭菜不想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倒西歪)……”

由此可见凯里人对“酸”的感情。

旧时,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里,山高路远,生存条件极其严苛艰苦,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盐也严重缺乏。据乾隆《镇远府志》卷九记载,“黑苗在镇远之清江台拱胜秉皆是……艰于盐”。

人体缺盐,会有疲乏、头晕的现象,苗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了以酸补盐的酸食制作工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以酸补盐”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食盐短缺的困境,还可以开胃提神,故有 “一天一碗酸,体壮爬高山”之说。

从此,酸这个由时间转化而来的美味,成了苗家人必备的美食。

在凯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阿娜姑娘酿的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小伙子们纷纷前来求爱。

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未被中意者喝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绝望),但又不愿离去。

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姑娘来相会。姑娘只好隔篱而唱:“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阿妹来唱。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这个传说,说明苗家食用酸汤的历史悠久,最初的酸汤就是用酿酒后的尾酒制成,后来才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制成。

如今,从酸汤衍生出的美食品牌琳琅满目,尽管加工制作工艺千差万别,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仅酸的制作就有家酸、红酸、清酸、白酸等近10种工艺,各种特色佳肴如:酸汤鱼、腌鱼、腌肉、酸汤鸡、酸汤猪脚、三合一酸汤……形成了完整的制作工艺体系和产品体系。

苗乡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苗家酸汤。”

“酸”蕴含着岁月的一种味道,与其说它是味蕾的选择,不如说是苗家人对自然的探索,它是苗家人的生活智慧,更是苗家人的味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