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向世界微笑:和宝宝一起牵手小伙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向世界微笑:和宝宝一起牵手小伙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宝宝习惯抢了玩具就跑,推倒小朋友就溜,那么他在小伙伴圈子里必定是最不受欢迎的那一分子;相反,如果他到哪都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他也很难在与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体验,很难得到小伙伴的尊重。这两种极端都不利于宝宝的成长。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把握与小伙伴交往的技巧,成为人见人爱的交际小明星呢?

与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一种本能。宝宝生下来就有了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需求,因此,他喜欢看人的脸,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到宝宝几个月之后,他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抓拽他身边的人的衣服,嘴里发出各种声音,试图引起人的注意。当有人跟他交流的时候,他往往很兴奋。如果看到个在他面前的人保持沉默,他甚至会主动地用他特别的方式,比如用眼睛很认真地看着对方叫唤、挥舞胳膊来吸引对方的注意等来与人交流。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手段。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在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他那些出自本能的交往方式有时候就无法发挥作用,相反还会成为他交往的障碍。比如,当宝宝去拽、拖对方时,他得到的可能就不是一种积极的回应,而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对抗情绪,于是,小伙伴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既然交往是宝宝出自本能的一种需求,为什么在他一天天长大以后,有的宝宝的这种本能就似乎被弱化了呢?

如果不懂得顾及他人感受,无论大人还是宝宝都会遭遇很多的麻烦。对于宝宝来说,如果他凡事不考虑别人感受,他就可能――

1.和小朋友交流出现障碍,容易受到小伙伴的排斥,难以融入周围环境。

2.因为缺乏游戏的伙伴而变得孤独、自卑。

3.在周围环境中遭遇更多挫折,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变得越来越依赖,甚至惧怕走出家门。

4.变得富于攻击性,引发更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5.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宝宝成人后更容易出现社交问题,诸如

常常不合时宜地做一些事情,引起他人反感却不自知,甚至自我感觉还相当不错。

显得自私而无情,难以交到真正的朋友。

难以体察他人情绪,凡事我行我素,显得很没有眼力劲儿,容易成为大家厌恶与排斥的对象。比如在办公室大声喧哗、吸烟、很大音量地放音乐,影响到同事工作,或者在家不顾及邻居感受,影响到别人生活等。

跟工作伙伴、客户或者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之间沟通出现障碍,致使工作生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和家人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对亲情看得很淡漠,有着典型的“白眼狼”的特点。

体察他人感受的主要途径

从宝宝懂点事开始,我们就可以告诉他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体察他人情绪,这会有助于他学习更好地顾及他人感受,成为―个受欢迎的人。体察他人感受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

1.看

人的情绪都会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比如,人不高兴的时候会哭、发怒,高兴的时候会笑,会手舞足蹈。诸如沮丧、疲惫、厌倦、兴奋、伤心、懊恼等各种各样的情绪,都会通过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学会用眼睛去观察,就能获得大量有关对方情绪的信息。

2.听

一个人的情绪常常会通过他说话的语气表露出来,高兴的时候,他的语调会比较轻松愉快,悲哀的时候,他的语调就会比较忧伤,心情平静的时候,他的语调则会比较平和。听是了解对方情绪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3.问

当通过人的表情与肢体语言感觉不出一个人的情绪时,问是最好的方式。通过交流,那些隐藏在表情与肢体语言之外的感受就可以通过对方的讲述表达出来。询问别人的感受就能获得更多对方的情绪信息。比如,问问宝宝:“你知道爸爸今天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果他说知道,继续问“你怎么知道他高兴呢?”如果他说不知道,那就鼓励他去问问爸爸“爸爸,你今天高兴还是不高兴呢?”

要把握好他人的感受,最重要的点就是要学会观察对方的情绪,并根据对方的情绪变化调整自身的交往方式。让宝宝学会了解他人情绪,对培养他良好的交往能力是非常有益也是非常必要的。

1.识别情绪

当宝宝表露出某种情绪的时候,适时地告诉他这是种怎样的情绪“你今天去公园玩了,你很开心。”“你抱小妹妹了,你喜欢小妹妹。”“妈妈抱着你,你很开心啊!” 宝宝重点事时,就可以和他一起玩情绪游戏。比如妈妈笑着对宝宝说:“我高兴了,我在笑。你高兴一下给我看看。”或者一起跟着指令呆玩这个游戏:“笑! ”――和宝宝一起笑。“哭!”――和宝宝一起哭。

找些表露性明显情绪的图片给宝宝看,计他来分辨:“这个娃娃是在笑吗?他高兴吗?”“哪个娃娃在笑?哪个娃娃在哭?哪个娃娃不高兴……”

蒙住脸,带着不同的情绪跟宝宝说话,让他来猜测你现在是高兴、伤心、烦躁还是疲劳等。

家人配合玩情绪认知游戏。比如,由爸爸来担当模特,变幻各种表情,妈妈则鼓励宝宝来识别:“你看看,爸爸在干嘛?”“爸爸哭了”“爸爸笑了!”“爸爸累!”

2. 感受情绪

可以利用一些带有情绪的图片,帮助宝宝学会感受他人的情绪:“看看这个小宝贝,他高兴吗?”如果宝宝回答“高兴”,继续问他‘你怎么知道他高兴呢?”“因为他在笑!”通过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将情绪的概念和表情本身联系起来。

如果宝宝表达能力不错,可以引导,也去猜测更多表情背后的内容。比如,指着一个笑脸问他:“这个小宝贝为什么笑呢?”“因为他高兴!”“他为什么高兴呢?”听到这样的提问,他可能会猜测那个笑的宝宝是因为去游乐场玩了,很开心,或者买到一具自己喜欢的玩具小汽车等等。

外出玩耍的时候,可以引导他去观察别人的脸谱:“那个小妹妹哭了。她为什么哭呢?”她被小哥哥打痛了。”“那个小姐姐为什么笑呢?”“她玩沙子玩得很开心。”

3. 应对情绪

家人配合玩应对情绪的游戏。比如爸爸当模特,变幻各种表情,然后由妈妈来给宝宝一些引导:“看爸爸怎么了?”“哭了!”“他为什么哭啊?”“不知道!”“我们去问问爸爸好不好?”“爸爸,你为什么哭呢?”“没人跟我玩。”“那我陪你玩吧!”宝宝就会在这样的游戏中学习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各种情绪。

外出时,鼓励宝宝观察别的小朋友的表情。如果小朋友哭了,鼓励他去抱抱小朋友;如果小朋友生气了,可能要有攻击行为了,让宝宝赶紧躲避……通过这些实战经验,帮助宝宝领悟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回应小伙伴们不同的情绪。

当宝宝和分人交往时,要让他明白,他的交往方式会给给人的情绪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如果他子把小朋友推倒了,不要责骂他,责骂他高无意意义。这时候,最好是先把被推倒的小朋友抱起来,然后去抱一下自己的宝宝,对他说:“你把小弟弟推倒了,他很难过,现在去抱抱他,跟他说对不起吧。”如果妈妈事先抱一下宝宝,那就相当于已经给予了他足够的关注,他

通常都很满足,并且乐意接下来去做你要求分做的事情。

父母:宝宝正确交往的指南针

因为交往经验匮乏,加上喜欢冲动,比较自我中心,宝宝们之间的交往常常会面临很多的问题,父母的处理方式不同,就有可能带来不同的后果。那么,在宝宝与小伙伴之间的社交活动中,父母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1 帮助宝宝学会换位思考

宝宝们起玩耍,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当宝宝在交往中发生问题时,父母要做的首先不是责怪宝宝或者指责对方,而应该给他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思考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让他真正明白交往是双向的,出现问题不是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大家都有责任,帮助他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心情与感受,引导他们重新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

2 通过游戏提高宝宝交往技能

当宝宝很小的时候,他们表达自己各种情绪时往往把握不好分寸,比如,当他们特别喜欢某个小朋友时,他可能会去拽他一下,推他一下,于是他这种友善的方式就可能引发战争。要让他们明白自身行为可能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合适的方式就是通过扮演游戏来告诉他一切。比如,父母可以分别扮演小朋友,以不同的方式交往,然后在交往中把问题揭示出来,再通过表演将正确的交往方式传递给宝宝,让他自己通过观察悟到他究竟应该怎么做。

3 给宝宝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

很多宝宝都有怕生或害羞的问题,父母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他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特长,练习在他人面前恰当地表达自己,以合适的方式向他人提出要求等等。

4 给予宝宝充分的自

宝宝之间发生冲突,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争抢玩具。按照传统的做法,我们都应该提倡礼让,因此,很多父母就有可能在别人家的宝宝来抢自己家宝宝的玩具的时候,设法说服自己的宝宝把玩具“让给小弟弟(小哥哥、小姐姐、小妹妹)玩一会儿”,结果把自己的宝宝搞得很伤心,这种社交方式就会带给他很多不愉快的体验,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安全感都会因此深受打击,这样的宝宝长大后就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凡事都不敢主动去争取。

5 不要过分袒护自己的宝宝

在这个逐渐自我中心的时代,很多人可能会抛弃传统的交往理念,转而走入另外个极端,那就是为了维护自家宝宝的利益,保证他的心理健康而一味地袒护自己的宝宝。实际上,儿童的交往冲突对他的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正是通过争夺玩具、相互追跑、扭打,宝宝们了解了他我关系、物我关系,学会了客观、独立地看问题。过于袒护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使宝宝自我中心的意识膨胀,以为自己什么行为都对,而别人什么行为都错,这样反而从客观上降低了儿童的交往能力。

林 怡

科研工作者出身,有多年早教编辑经历,现为多家育儿杂志撰稿人,著有《林怡说早教》系列四册,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深受父母喜爱。她曾在摇篮网以“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一贴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创办了“林怡育儿论坛(ww.linylyuer.com),现已成为父母们非常喜欢咨询育儿问题、交流育儿经验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