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躲猫猫”游戏可以缓解分离焦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躲猫猫”游戏可以缓解分离焦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豆妈记录:躲猫猫基础版

躲猫猫游戏看似简单,却并非谁都玩得了。

3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具备躲猫猫的能力,没有游戏资格。刚生下来的宝贝相当于800度以上近视,啥都看不清楚,脖子也软塌塌的,根本没有找猫猫的能力,更不要说躲起来这么高级的本事了。

3个月之后,宝贝渐渐硬朗起来了,视力也好了一些,至少可以把亲爱的妈妈认得很清楚。这个时候,妈妈们就可以展开躲猫猫基本版的教学活动了。教程如下:

妈妈当猫,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猫脸,假装自己看不见了,这时候宝宝就真地以为你看不见了:多么纯真啊!当宝宝失望之极,你突然拿开双手露出猫脸,宝宝会非常开心,因为他至爱的妈妈又回来了!

妈妈也可以借助门板、毛巾、衣柜等道具隐蔽自己。不要躲得太远,超过宝宝视力范围就没人理你了,你只能很尴尬地回来,重新找近一点的地方躲。

不要用妈妈以外的玩具代替,因为此时宝宝最喜欢的就是妈妈,用其它玩具不能充分引起他的兴趣。妈妈是管他吃喝的人,最重要的人,只有妈妈不见了宝宝才会着急,非常想马上再见到,所以再看到妈妈他会非常高兴,这样玩起来才有乐趣。当然,如果平时照顾宝宝最多的是爸爸或奶奶,猫的演员可相应调整。

躲猫猫升级版Ⅰ

6个月后,宝宝的肢体运动能力大幅度提高,坐起来没问题了,双手也可以拿起来挥舞比划了,伸手取物的功夫已小有所成。现在,我们来玩升级版:

还是双手捂脸,假装自己不见了(此时可微露指缝,偷窥宝宝的表情),只见豆子不慌不忙、嘴角微翘,成竹在胸地挥舞胖手而上,把我的大手掰开——猫脸毕现。妈妈惊呼:“哎呦呦,被豆子找到啦,好棒好棒!”一边夸张大叫一边卖力鼓掌,豆子狂笑不已,一脸小肥肉乱颤,非常有成就感。

注意到了吗?升级的关键在于宝宝的主动寻找动作,他已经有意识去找了,而且也具备了能力(坐着,用手抓)。由此,游戏的欢乐系数也大幅提升。

躲猫猫升级版Ⅱ

1岁之后,宝宝运动能力又上台阶,爬行、走路日渐熟练,每天屁颠屁颠穿梭于客厅——卧室——书房等地。好吧,现在他的鬼心眼儿也多了,不再满足于被妈妈调戏,他要反调戏,要把自己藏起来,让你去找。

游戏开始,豆子主动当猫,撅着屁股把头埋在床底下,或者拿窗帘把自己挡住,下面露出一双胖脚丫子。只藏半截也就算了,还要大喊“妈妈,找”!

身为一个体贴的妈妈,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和宝宝一样的位置。不仅蹲下来和他一样高,还要在智商上保持同一高度。于是,我大呼小叫:“豆子,你在哪里啊?”同时东张西望,将脚板摔得啪啪响,装作在奔走寻找,忙了一阵,“终于”在床底下或窗帘后头抓住了小胖子,俩人热烈地庆祝一番,又来。

不要小看了这个升级版,它充分反映了豆子心理的进步,他知道自己是永远存在的,妈妈是永远存在的,还有小鸭子、小青蛙、大头爸爸,就算被藏起来了看不见了也不会消失。换句话说,这个世界对于豆子而言是稳定的,安全的,可信赖和可探索的。

随着能力的不断发展,躲猫猫活动还可以不断升级,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内核是人在不断升级。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

躲猫猫不仅是一种游戏,它是儿童最早使用的应对抛弃的手段之一。通过将妈妈的消失转变成游戏,宝宝获得一种控制力——控制当妈妈不在时的恐惧感。

豆子长大了,心理也慢慢开始成熟了。他终于不是一个妈妈走开就会焦虑的小宝宝了,也终于明白,妈妈走开,妈妈还是在的,总会回来的。这是豆妈稳定地陪伴的结果。

几乎每个宝宝成长中都玩过躲猫猫的游戏,这也是一个心理发育的标志性阶段。这充分说明了宝宝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与妈妈分离后的抗焦虑能力、信任能力都已经发展出来了。善于观察的妈妈们则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看出自己的宝宝心理发育是否健康。

假如一个宝宝在2岁左右不懂得这个游戏,那可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宝宝的心理成长过程中,他们必须经历几个阶段:我和妈妈是一个人——妈妈是我的一部分,或者我是妈妈的一部分——“好妈妈,坏妈妈”的分裂状态——好妈妈离开我很焦虑——最后,妈妈是一个人,虽然她走开了,但是还会回来的,直到此时,宝宝才完成与妈妈的原始分离。躲猫猫需要两个人的,假如一个宝宝没有把妈妈看成另一个人,怎么玩呢?

躲猫猫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宝宝对此很感兴趣。另外,在找到妈妈的过程中,宝宝需要运用自己的智力,这也是开发智力的很好游戏。宝宝在寻找并找到妈妈的过程中,完成对自己能力的认同,获得满足和成就感,这可以让宝宝更加自信。当然,与妈妈之间流动的爱,是令宝宝更喜欢、更满足的。

有些妈妈没有经验,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好分寸和方法,会给宝宝带来一些挫折体验。我就见到一个妈妈,在与宝宝玩游戏的过程中,忽然想到一个事情要处理,而宝宝还在那里等着妈妈发出寻找的指令。那个宝宝很有规则,妈妈不说,他就一直在那里,粗心的妈妈在10分钟后想起,再去看宝宝的时候,宝宝已经很伤心了。

摘自图书《童心密码——一个心理师的育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