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陕北地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陕北地区丰富的山野菜资源,分析了陕北地区山野菜资源开发现状。根据陕北地区自然、人文和社会等区域特色,提出开发对策:利用尖端科学,提高生产、加工山野菜技术,对山野菜进行深加工和附加产品开发;打造经济、文化、社会效益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政府大力支持,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创增收。
【关键词】 山野菜;营养价值;开发利用;广阔前景
时移世易,万物更替。人们从开始寻找食物填饱肚子到追求温饱之后食物的色、香、味,再到小康之后的营养保健之道,最后终会回归自然的轨道。现代工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挑战,渴望无污染、纯天然、有保健的饮食蔬菜成为大众的追求。绿色山野蔬菜就成了人们心头的最爱。
一、陕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陕北地区处于我国黄土高原向内蒙荒漠草原过度地带,除此之外,该区域也是黄土高原地质结构最为典型丰富,地貌形态最为复杂的地带。陕北黄土高原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年均降水量很少,春季和冬季寒冷干燥并且多风沙;夏季和秋季炎热干旱,偶发暴雨。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大,素有“早着棉袄午披纱”之说。
二、陕北地区的部分山野菜特点以及营养价值
苦菜和田苣: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生长的苦菜很多,其所指的植物种类也有所不同。据记载,全国叫做“苦菜”的野菜有十几种。再加上各地风物种类繁多,因此我们很难分辨出谁是正宗。就拿近邻山西来说,他们所指的苦菜其实是“田苣”。两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十分接近,外形相像。
苜蓿:俗称“三叶草”。这是榆林地区种植喂养牲畜的牧草植物。苜蓿生长周期又短又快,苜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防风固沙绿化山区和贫瘠地带的优良品种,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屏障。如今苜蓿可制作成多种饭食,是人们喜爱的山野菜之一。
沙盖:学名叫沙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三盖”,也有地方称为山萝卜。叶片肉质肥,有芥辣味,风味精香。分布在陕西、宁夏、内蒙等省,多生长在沙丘以及山坡脚和半固定的沙丘上。沙盖的叶子可以翻炒食用亦或者凉拌,做菜粥、做汤菜,也能将其腌制或晾干待用。总之是靠近沙漠半沙漠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对于陕北人来说,尤其是神木人的眼里,沙盖是人人喜爱的美味野菜。沙盖,具有食用、药用、饲用和固沙的价值。沙盖的嫩叶含有糖、蛋白质和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铁、铜、锌及钙,还有多种维生素及粗纤维。沙盖的叶子具有解酒、解毒,治疗肠胃胀气、消化不良的功效;其根具有止咳、清肺的疗效,是内蒙古以及沙漠地区食用中草药。还有沙葱等。
地软:地软,学名地钱,俗称地木耳、地脸皮,是地衣类植物。在很多地方都称之为地耳。平常很少见,一般是在大雨过后经常出现在没有污染的山坡草地上,成群体状或者团状,乍一看和木耳倒有些相像,故此得名。
三、陕北地区的山野菜开发利用及对策
1、开发利用现状
到目前为止,陕北地区的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史渊源。历史上的陕北不仅自然条件比较差,而且遭受战乱,还受到封建地主的盘剥。人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尤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全中国经历了三年的,陕北也是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山野菜成为度荒的主要食品。
第二阶段,萌芽时期。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陕北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并不富裕。山野菜依旧是菜品类的一大助力。人们除了平常的食用外,部分县城开始将山野菜与面食结合制作成饭食进行出售,例如面食类的包子、饺子,还有各种炒菜、凉调、罐头等山野菜品。
第三阶段,发展时期。目前,陕北地区的山野菜的开发处于发展阶段,可谓是全面开花。除了做成各种特色风味小吃外,还作为走亲访友互送礼物的不二选择。为了迎合市场对山野菜的需求,陕北的很多高档酒店及餐厅都推出山野菜,于是山野菜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
2、开发前景与对策
山野菜高营养、纯天然、无污染,风味独特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的热点。[1]由于野生蔬菜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消费市场,许多国家兴起了“山野菜热”,对山野菜的需求与日俱增。伴随的是山野菜的需求量增大,而货源紧缺,因此,山野菜价格不断上涨,山野菜及其制成品在市场上的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开发山野菜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不仅是农民的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道路,而且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目前,山野菜每年开发利用部分仅占总储量的1.5%,全国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量也只占蕴藏量的3%。[2]陕北地区的山野菜数量大、分布广、种类较多、用途较泛,产品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1)利用尖端科学,提高生产、加工山野菜技术,对山野菜进行深加工和附加产品开发。要充分利用野菜资源,将所有的野菜资源整合起来,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提高野菜的加工,在野菜的粗、细加工上用心,争取大胆尝试,合理创新,使野菜制成品成为多样化、系列化的具有保健和医药疗效的多功能食品。
(2)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打造经济、文化、社会效益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①红色旅游,利用陕北,尤其是延安红色革命圣地的招牌,将山野菜的开发与景区的陕北特色饮食结合在一起。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打造陕北特色的饮食,着重为他们推出精心准备的具有代表性的陕北菜食。②农家乐:将野生蔬菜和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以“山野菜”为主体的农家乐活动。目的是让山野菜走进更多现代人的视野中,丰富他们的生活。
(3)政府大力支持,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创增收。陕北人食用山野菜的历史悠久,政府及其各部门应大力支持山野菜的食品加工,让山野菜成为陕北的特色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山野菜加工工业,使农村地区进行集体采集,城镇工厂加工,国内外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积极吸收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劳作,提高农民收入。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情形来看野菜的开发利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开发山野菜的道路上,我们所挖掘的仅仅是冰山一角。野菜有它独特的自然属性,如何以山野菜为缺口,能使看似简单的野菜做出不同的美味,加工成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并且成为陕北地区的特色招牌,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这是我们现如今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虹,刘金铜.太行山区山野菜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3)90-92.
[2] 黄虎兰,邬贤梦,宁祖良.野菜的利用及其产业化开发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1(6)50-51.
[3] 陈荣民,唐华,陈亮.山野菜开发利用和保护[J].林业勘察设计,2006,(2)86-87.
【作者简介】
吕亚丽,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