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四川渠县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全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四川渠县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全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渠县属于丘陵农业大县,是四川省农业大县,通过渠县耕地适宜性评价进行渠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的有力措施。重点保护基本农田,优化农业布局,对确保粮食安全,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研究区基本概况

区位条件。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达州市西南部,东邻大竹,南接广安市,西连南充市,北接达县,县政府驻地渠江镇。县域东西宽约60km,南北长约67.8km,幅员面积为2 019.07km2。

自然概况。(1)地形状况。渠县处于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和川中红层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地势总趋势是东高西低,北高南低。(2)气象气候要素。渠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3)土壤质地与养分。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甘蔗等农作物,土壤质地非常好。(4)水文条件。县境内水网较密集,水系较为发达。

社会经济概况。(1)城镇发展状况。渠县现辖60个乡(镇),城镇化水平19.84%,人口密度733人/km2。(2)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逐渐完备。(3)交通条件。渠县交通较为发达,襄渝铁路纵贯南北长达62km,构成重要交通枢纽。(4)旅游文化事业。渠县是巴蜀文化的起源地,有很多著名景点。

二、渠县耕地利用现状

渠县是一个以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河谷阶地地貌的县份,幅员总面积201 830.66hm2,其中耕地为最主要用地类型,面积为103 184.89hm2,占总面积的51.12%。渠县耕地主要分布在渠江两岸和中南部地区(粮经主产区)。其中耕地又分为水田、旱地、水浇地三种耕地类型,其中水田面积49 859.99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8.32%。旱地53 132.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49%。水浇地198.8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19%。

三、渠县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通过制定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各指标在不同耕地类型中的权值,得出影响耕地适宜性最大的因子是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影响程度最低的因子是排水条件、剖面构型。具体可参见表1。

四、渠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

(一)优化原则

(1)因地制宜:渠县农业资源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进行农业空间布局,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规模经营发展道路。(2)保障粮食供给与农民收入相结合:农业是渠县第一大产业,保障农业发展是渠县经济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第一准则。(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渠县农业布局优化及发展途径

全县耕地数量较高,但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力度。根据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依据各乡镇在县域所处的位置及耕地适应性的相似性,提出合理布局的方案,将全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为东部林业产业区,南部核心发展区,中部高效农业区,西部休闲农业区,北部粮经主产区五大区。各区内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见表2。

1.东部林业产业区。东部低山农林区含7个乡镇。该区域耕地较少,大部分为林地。耕地距离远,导致耕作距离半径较大;乡村聚落零散分布于田间,耕地集中连片程度低,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东部地区耕地数量多,林地多,其他农用地少,耕地基数轻度不协调,建议将不适宜类(N)耕地进行核减,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2.南部核心发展区。南部核心发展区含13个乡镇。南部核心发展区耕地数量大,但耕地质量不高,林地园地分布极少,耕地基数中度不协调,建议将不适宜类(N)耕地进行核减,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导致的适宜性耕地遭到破坏,对不适宜类(N)耕地图斑较大的耕地予以保留,依据最低因子限制律,提高该因子的质量。另外,勉强适宜类耕地(S3)及较高适宜类耕地(S2),可以适当退耕做农田设施建设。

3.中部高效农业区。中部高效农业区含9个乡镇。三汇镇沿渠江及其支流流域分布,有铁路、高速公路穿过镇界,交通便利,地势条件优越。中部高效农业区现有耕地数量远大于耕地保有量,且园地林地较少,所以要将耕地进行核减,将评价结果为最高适宜类(S1)地块予以保留,先从不适宜类(N)开始核减,其次考虑勉强适宜类耕地(S3)。

4.西部休闲农业区。西部休闲农业区含16个乡镇。西部休闲农业区园地林地虽然较少,但交通运输用地面积高,交通基础设施齐全。现有耕地数量质量较高,农业灌溉水源充足,农业设施齐全,现有耕地数量远大于2 020耕地保有量。因此,不仅要适当核减耕地,更要结合该区农业发展的外在条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走农、林、牧、休闲农业相结合的立体发展模式。

5.北部粮经主产区。北部粮经主产区15个乡镇。该区是渠县农业分布较高区域,耕地适宜性等级高,是渠县粮食主产区。该区主要发展果林业,积极打造风景旅游特色区。该区林地、园地、牧草地分布较少。不适宜类(N)退耕还草、还林,建议核减不适宜类的耕地。

五、结论

渠县耕地适宜性结构比较合理,大部分的耕地质量处在较高适宜和勉强适宜的状态,仍有部分耕地不适宜耕种,地形坡度、田块形状系数以及排灌条件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在农业布局优化方面,通过各区统计结果,各区现有耕地远远大于2020年预测耕地保有量,适当对耕地进行核减有助于农业布局优化,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有节制的开垦耕地,适当还林(园)还草,防止土地沙化,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