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经过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仅引进、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环节作了初步的阐释,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念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

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因素

⒈小组建立:权衡智力水平的好中差以及能力的高低、身体素质的强弱、情趣爱好等诸多因素进行分组。

⒉设立目标: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成员的不同情况设立目标。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⒊相容心理:小组间的成员应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不能相互排斥,相互攻击,相互歧视。小组间的心理相容是团结的基础,也是实现目标的保障。

四、小组讨论时机与应用范围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实验表明,由活动的性质所决定,在不同条件下小组合作学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包括方向和程度),因此,要把握小组讨论的时机。小组合作学习绝不能只流于讨论一种形式,而要采用集体、小组、个人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真正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在重视个性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绝不是否定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而恰恰认为,个人的潜能与聪明才智只有存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发展,同时集体给予每个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十分丰富的。一个好的集体具有共同奋斗目标和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共同荣誉与责任,充满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一切对儿童都是一种无形的鞭策与

鼓励。

五、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生组成的多个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旨在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指导各小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一起讨论、相互帮助、共同解决课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达到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组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体现了以下几个“有利于”:

1.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论和双向活动论,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它提倡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多边互助。但目前我们的小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班级授课制这一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课堂教学中基本活动仍是师生交往,而且主要是表现为教师为出发点的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

2.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班级授课制虽然在形式上把年龄和知识基础相差不多的学生组织到一个班级里,但它在统一的教材目标下统一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人才培养,因此很难照顾到学生客观上存在的个别差异,也很难因哪个学生的“材”而施教。因而也就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等充分、自由地发展,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联系全班教学和个别指导的中间环节,它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

但是,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实验都不会尽善尽美。如何处理好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别指导的互补性及相关性;怎样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怎样使小组合作的气氛延伸,发展到独立的练习与思考中等等,都有待于随着实验的深入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