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填充城市 2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填充城市 2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化中心作为承载城市文化展示与文化消费的主体,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所蕴含及散发的文化气息,逐步成为该区域的文化聚焦点。在重庆望龙片区民俗文化中心方案设计中,以文化填充城市为设计概念,通过建筑形制及路径设计回应场地的文化诉求,利用层层退台与局部架空等形式与山地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山地城市文化信息。

关键词:文化中心,文化填充,文化诉求,山地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解读

在如今全球“一体化”设计的思潮影响下,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偏重于功能、技术、经济等方面,忽略了人与环境之间在精神上和情绪上的关联,使得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许多城市日益失去传统的归属感和场所感,其地域性、可识别性也逐渐在消失[1]。

在民俗文化中心设计中,通过对场地环境的解读和行为心理的分析,寻求建筑对地域性的表达。方案依托于连续的公共活动平台作为区域文化展示的载体,为城市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聚集与交流文化场所空间,同时借助于建筑符号将历史记忆植入到空间环境中。

2、项目概况

望龙门片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半岛前端,东临长江和望龙门码头,西与解放东路相连,北面是著名的湖广会馆和东水门,南面是高层住宅片区,上空有横跨长江的空中缆车道。望龙门片区与渝中区的东水门、望龙门、白象街、解放东路、陕西路一带一起构成了老重庆近代商业性历史街区的典型代表。

望龙门地段属于河岸坡地貌,,地形复杂,北至东南高差达38米;东北至西部高差近23米,平均坡度为32。场地内原有建筑多为低层砖木结构楼房,现已损坏较为严重,建筑形态随坡就坎,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空间分布自由,呈现出典型的山地城市建筑风貌特色。

设计要求,在0.9hm的用地范围内,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对该片区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创造出一个开放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文化艺术街区,同时设计一个总建筑面积为:3000左右的民俗文化中心单体建筑。

3、总体设计

方案总体构思以 “填充城市”为设计概念出发点,充分尊重地形地貌,重点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建筑形制的地域性。积极营造连续的室内外展示空间,以院落式为基本单元组合模式,并把其特有的阶梯街巷空间融入到设计中去。充分利用建筑屋顶作为外部空间场所,实现参观路径的多样化,结合建筑底层架空,空中连廊等介质元素,在区域内形成空间的无缝链接与过渡,彰显出建筑形态的凝聚力与扩张感。梳理竖向空间,引导空间的延展性,丰富城市天际轮廓线,实现由传统二维的空间形态到三维竖向空间的整合与重组,创造出五位一体的立体组合形态。(图1)

图1 总平面图

3.1场地文化诉求

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多重矛盾,回应各方诉求,延续地域文化,建立与新旧建筑、城市街区对话,探索新技术的历程。设计前期阶段如何分析并解读场地的文化诉求是本次设计的关键。设计主要通过城市文化、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组合模式四个方面做出回应。

城市文化:建筑旨在解决快速发展的城市节奏与人文内心之间的冲突。

空间环境:希望在建筑中创造一个静态的内部空间环境。

建筑空间:由内向外展开对外部自然环境的接纳与对话。

组合模式:院落式、阶梯街巷空间,依山就势,层层退台式处理体现对地域性的表达。

3.2设计构思

设计尊重其原住民对公共空间的诉求,关注其一直保持的生活模式、活动方式。构思源自巴渝文化及多样的山城建筑意韵,以起伏的屋面强调建筑形态与山势的交融,建筑顺应地势,沿等高线层层展开,呈现出生长的姿态,通过对节点空间的整理、线性空间的梳理、特色界面的提取及空间的整合创造出具有历史记忆的景观场所空间。建筑以大小、高低各异的院落空间作为基本构成元素,创造出不同感官的空间体验。山墙、坡顶、吊脚等巴渝传统建筑元素经过重构组合,成为建筑内外空间组织的主题,并强调了与新功能和新技术的结合。(图2)

图2 透视图

通过对场地条件分析、周边建筑环境调研与地域文化的解读,方案设计采用传统意义上三段式处理方式:底层基座部分――象征着深蕴的传统文化;中间室内外相互融合的展示空间部分――寻求传统建筑形制与现代设计表达的结合点;上部简洁科研空间――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加入对传统元素的提炼与运用,反映出对地域性的表达

建筑希望表现出的是一种空间界限的模糊性,即作为展示空间的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无缝隙过渡,通过竖向的坡道、建筑适应场地后退形成屋顶平台、局部架空形成的虚空间,使展示空间连续、变幻,此时的建筑,提供的是一个场所空间。

3.3建筑形制

整体的建筑形制犹如传统吊脚楼镶嵌在浑厚的基座平台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轻盈与稳重、灵动与坚实的对比。建筑单元被设计成内凹的长方形,屋面凹形空间向中心汇聚,三个室内院借助于内庭空间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巨大的空间张力把外部景观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中来。由于凹形屋顶对周边城市的屏蔽作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场所感,形成较为静谧的空间。 在每个凹形院落空间中,通过建筑屋顶平台、架空空间、内庭空间的插入使得其空间变得灵动而富有诗意,此时的建筑俨然成为了一个外部严谨厚重而内部灵动的独立世界。

3.4路径设计

设计方案力求营造出一个多样化、立体的参观流线,结合市民的活动路径,将展示性与可体验性相结合。水平上,入口处的滨河活动广场,可作为文化宣传、展示及市民聚会、休息、表演活动的公共场所;竖向上,通过景观踏步、屋顶平台等方式处理,在保证面向滨河建筑界面完整的前提下,将多个围合、半围合的合院相交织,增加建筑底层的渗透与延展关系,打通了建筑与城市山水间的视觉通廊,提升了建筑的通透性和行为的偶然性[2]。通过二层立体式、室外对称式屋顶连廊相接,不同活动流线之间可达性、多达性,可通过多层次三维交通予以表达。

4.结语

在方案设计中,应以沿袭传统生活方式为前提,通过城市设计与规划手段,将传统的历史文化与记忆“镶嵌”在场所活动中,在原有形态上盘活,成为当下生活的载体。通过植入连续性的公共展示空间,来激发该历史片区的文化属性,积极引导市民的参与性,使城市文化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第2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向科. 建筑方案设计过程解析――以蚌埠文化中心设计为例.华中建筑,2000(8):75-78.

作者简介:

王云兴,男, 1984年11月,山东省菏泽市人,现工作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汉族,学历: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