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74-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教师和家长一些教育经验。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家使用了很多方法,希望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不尽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出现意外的曲折和挫折,有的成功了,有的没能如愿。原因何在?人们虽然有些经验,但不能够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以自己的意愿代表孩子的意愿,甚至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呢则当面一套背着一套。当然不能如愿了。

1 何为和谐发展

前几年以来,我们教育界就开展了大规模的“主体教育思

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体教育”就是基于对人的发展的内因外因关系的规律性认识而提出来的。大量事实表明,教师和家长无论施加什么样的影响,无论创造什么样的条件,都只是一种外部因素。说到底,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没有孩子的内部因素的积极响应,教育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以孩子为主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成长,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一般意义上讲,这个“好的效果”是考上大学。若把教育放在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上来看,不能仅仅是考完大学就了了。笔者认为,“引导这个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和谐地发展”应当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目标。因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能让人“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和谐”就是美。对于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来说,和谐就是情感愉悦,思想进步,胸怀宽广,心地善良,勇敢镇静等美好的性格品质,并以这种美好的性格品质与他的生存环境相适应相融合相完善,换言之,就是一个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环境,改善环境,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进步的现代人,让自己活得更自觉、更自觉、更高雅。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一个泥瓦匠刚开始用手让泥成瓦,既脏又累,效率又低。但是,经常做,认真做,边做边想,泥瓦匠就会创制出生产砖瓦的技术,新机器,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泥瓦匠也成了发明家。这个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一个泥瓦匠的刻苦钻研,而且需要泥瓦匠们的团结协作,更离不开泥瓦技术的代代相传。这当中,有困难,有迷茫,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但整个泥瓦技术提高了,泥瓦工人轻松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给砖瓦需求者带来便利。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和谐发展的过程。若去掉那些不和谐的因素,这个过程的完成时间不知要缩短多少。所以,笔者认为,自觉地和谐发展是很重要的,但这需要教育,并把它称为“和谐教育”,让人和谐发展的教育。

2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措施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的作用我认为是主要的,因为是教育让人类得以延续、发展,是教育让人类走向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发展,人类社会也要求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让人类个体更优秀,让整个人类社会更美好。

要让人的发展达到和谐的境地,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2.1要尊重学生

一个人从脱离母体开始,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应该把孩子看作生命的延续,情感的寄托,而不是私有财产,可以任意支配。不任意支配不是放任不管,那究竟该怎样相处呢?孩子和父母都是人,都希望得到爱和尊重,理解和帮助。要做到这些,父母就要放下架子,尤其是中国的父母,既不能搞“父权”,也不能供养“小皇帝”,而是要平等相处。平等相处,就是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有主见,对家长、老师既不唯命是从,也不蛮横无礼。当出现分歧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选择适合长期发展的建议,不管这个建议是家长的还是孩子的,是老师的还是学生的,都应该择优录取。有的家长或老师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至自己斗很难做到的却要求孩子做到。古人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是小孩。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平等地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原则,甚至知识呢?

2.2注重言传身教

在家里,家长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也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至少要做好本职工作。言传身教身教体现在小事上,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清洁,家长煮饭,可以邀请孩子加盟:剥蒜、洗生姜、择菜等,边做边讲一些相关的趣事。当家长在扶老人左臂时,可以让孩子力助老人右臂。在学校,老师也要言传身教。举个例来说:当收到学生帮助时,老师对学生说声谢谢;当老师出了错,学生有礼貌地指出来后,老师不仅要承认,还应该谢谢学生。这样,就让爱劳动和尊重他人、与人团结协作、诚实、友爱、勇敢等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孩子在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2.3加强情感交流

和谐就是美,和谐发展就是发展得美,人的和谐发展就是让人发展得美。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多情才变得如此美丽,人生有情才能使人活得更有精神,更有意义。情能让美得以实现,情也一定让人得到和谐发展。“和谐”的最初意思就是融洽。怎样才能融洽呢?我认为最起码的就是交流。通过交流,增进了解,达到情通,理通。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人情味。家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单元,也是孩子最初的情感交流环境。

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一直都是平等的交流、互助、互谅、互爱,这不就是一个和谐的氛围吗?我想,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一定会健康成长。以平等为基础,以爱为核心的情感交流,不仅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更让家庭其乐融融,社会也撒满和谐的阳光。但事物总是矛盾的存在着,即便是爱孩子,也伴随着矛盾。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又不能事事都依从孩子,因为孩子的认识是有限的,也可以说孩子和成年人有着不同的领域。要爱孩子,尊重孩子,又要不由着孩子,那就要注意沟通技巧。举个例子来说:当孩子在洁白的墙壁上画画时,不管他画得怎么样,我们一般的行为是严厉的阻止。是呀,站在一般成年人的立场上来说,洁净的墙壁弄得花花绿绿的多难看呀。可是孩子是怎么想的呢?孩子是在画他脑子里的美好构想呀,他想画下来,也可以画,只是画错了地方嘛。那么,怎样才能既不弄脏墙壁又保护孩子的美好欲望呢?我想可以先对孩子的画大加赞赏:“你画得太美了,可是你画在纸上多好啊,你可以拿给更多的人欣赏。”相反地,若暴跳如雷地斥责,吓着孩子事小,斩断他的创造力事大。不是吗?墙壁弄脏了可以洗,洗不掉,可以重刷;可孩子的创造能力或者是信心被刺伤,要重新培养就难了。再如《羚羊木雕》里的家庭矛盾的产生不就是事前没商量造成的吗?商量就是沟通、交流。

在学校,师生之间也是如此。老师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例如,可以与学生聊聊自己的成长往事。注意:不要有让学生向你学习的意思,仅仅是表明生活态度,教师要用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多交流(不只是言语交流,也可以行为上的互助),就会增进师生感情。学生喜欢老师,老师的教学工作还会难吗?不仅要和学生交流,还要多和家长交流,不是教家长怎样教育孩子,而是就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相互补充,相互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做得到因材施教,何况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呢?情感交流点缀在我们的生活琐事中,我们的生活就会和谐起来,社会也会和谐起来,孩子们就会在和谐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3 结语

“一千个读者的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孩子们对社会都有他们自己的认识。家长和老师除了以身作则外,还要引导孩子关注社会中的真、善、美的东西;辨别假、恶、丑的东西。如果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用尊重、理解和爱去与孩子做朋友的话(抱着孩子游泳――陶行知),那么孩子们一定能够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