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目标,关注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思维负荷,能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地理技能,促进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养成。
知识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经过备课预设,通过语境渲染,运用文字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短片等情境资料,为学生创设学习场景或者实验模拟,引入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开展有效学习和探究。营造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氛围,而是在保证教学有序性的前提下,突破教学难点或者突出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情境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负荷,避免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探究,问题指向要明确具体,不能似是而非。情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规律。课堂情境设置是否新颖、是否多样,也是决定能否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因素之一。
一、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
1.引入生活,搭建教学情境的感性载体
生活化的问题与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熟悉的情境使学生仿佛如临其境,其主要特点就是有形、有境、有情、有体验。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植被或者当地典型植被,很多校园绿化里都有樟树、广玉兰、山茶树等树种,可与水杉以及雪松等作比较,通过身边熟悉的人地环境作比较从而掌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等自然植被的概念和区别。在学习热力环流时,设置探究情境:夏天教室里开着冷气,突然开门,站在门口感觉空气流动有什么特点?夏季开空调制冷时为什么多把风口朝上?我国北方民宅暖气片为什么安装在室内墙壁较低处?这种直观、经验的生活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地理教材中关于问题探究材料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等,这些地理图像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如在欧洲乳畜业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欧洲著名景点,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发达的畜牧业及其发展的自然条件、特色的饮食文化、浓厚的人文气息等,使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区域气候特征等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
2.角色扮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角色扮演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学习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如,在学习城市化时,可联系当地城乡发展实际,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如果你是环保局长或市长,将如何布局城市功能区?如何解决本地区的环境问题?如何调控房地产价格等?再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设置“北极熊的困惑”、记忆中的“快乐老家”、北极熊快乐生活的照片、“我们”的未来该去哪里等系列情境,以北极熊第一人称的角度,把学生引入气候变化的故事情境中,逐步推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的探究。在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可设置“选美中国”活动方案:(1)展示多张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地貌景观图,学生欣赏。(2)从中选出你(或小组)认为最美的一个景观。“美在何处?”引导学生描述地质地貌特点、特征。(3)“因何而美?”探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美的实质”,探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美丽的风景中”探究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认知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3.鼓励参与,促进个体实践能力发展
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布置地理橱窗、地理板报、墙报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经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新知的生成与运用。“学习有用的地理”能给学生的感官甚至心灵带来冲击,使之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达到善学地理、乐学地理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课外运用的延伸。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小组成员往往得不到均衡发展机会。教学过程也应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热力环流时,比较垂直方向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高低是个难点。这时不妨鼓励学生拿出携带的水杯并装满水,根据水杯中不同部位水压的大小引申到垂直方向上气压高低的探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精神,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4.观点碰撞,促进地理思辨能力发展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提问指向要明确、具体、科学且能层层递进,考虑学情层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个体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动态生成。如,在学气的受热过程时,某老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原因何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感觉气温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同一经纬度,为什么会“高处不俸”?学生对此产生了不同观点的碰撞,由此引申到对大气受热过程的探究,并能加深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的区别,进而能有效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在学习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大坝工程的影响时,都可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培养学生对不同区域地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辨能力,学会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辩证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思想。
5.“点赞”引导,调控教学情境的方向
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点赞”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尊重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营造“正能量“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创造性的结论,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捕捉学生学习时的情绪、神态、眼神等间接的反馈信息,从中判断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而及时调控教学内容呈现的密度、方向、进程等。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暖时,教材列举了不少不利影响,指出它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暖完全是一件坏事吗?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梯田生产,了解梯田耕作和水土保持的关系。水土流失会导致上游土层流失以及河道淤塞等生态问题,但是它百害而无一利吗?如果没有水土流失和河流的搬运能力,中下游的河漫滩、三角洲以及沿海滩涂的养殖又从何谈起?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样在探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探究的结论可能集中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有其积极的价值,需要适时引入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关注城市化问题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养成。
二、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须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情境设置要考虑班级里不同学情梯度的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情境,在课堂中留给学生适度的独立思考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有足够的发言机会和发言时间。
2.注重地理习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内容教学中, 大到宇宙世界,小到家乡、校园的一河一路等,都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地理习惯,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注重科学性
在创设、开发及利用教学情境时,要注意所选资源的科学性、思想性、适宜性,积极开发和积累问题情境资源,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时一堂“素课情境”同样会得到学生认可,如传统教学法中的语言讲授、板图、板画等同样能创设情境,在加强学生基础、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生军.地理教师职业角色与课程实践[J].地理教学,2014(23).
[2] 黄昌顺.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