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依托文本 提升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指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挖掘奠定基础。”文本是语文学习的本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学必须依托文本,用好文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全方位的考虑统筹安排,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课堂教学上立足文本,要注重文本中字、词、句。尤其是关键字、词、句的落实,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时,一定要与文本有机联系。下面结合《张石匠拜师》一课教学设计,谈谈我的作法:
《张石匠拜师》一课,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都是围绕“学无止境”这一主题编排的教学内容。而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讲张石匠手艺高超,但愿意自夸,在与一个小伙子比试手艺时,却连连失败,最后服输,拜小伙子为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技艺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锤炼自己。在本课教学时,不应使学生的认知简单的停留在“天外有天、艺无止境”上,更不能把张石匠与小伙子的比赛简单理解为以失败告终,使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而是应通过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质,获得做人的启示。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为以后更好地写作打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知识的储备和语言的积累已经比较丰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基本形成,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本课将采用“三读一写、读悟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三读”即:课前预读、课上读、课外读,课前预读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把文章读的正确、流利。查清文中出现的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初步回答课后的两道思考题就可以了。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初读中整体感知,再细读中探究,在品词析句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通过语言文字领会文章中隐含的情感和精神,让学生的思想和教材产生共鸣。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张石匠拜师》(板书课题)
(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课前预读,我想最好还是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伊始教师要对学生的预读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对学生预读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预读要求完成得怎么样,达到了什么程度,已经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从而为以下学生做好铺垫。为此,设计了三个环节:
1、检查学生的预读情况,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每人一段接读课文,也可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学生读文时教师做进一步正音。)
2、出示文中易错音的字和[关键词]:碑文、楷书 掂起、抡锤、棱角、边框、磕头、档柱、夸耀 、嘀咕 、捺、自愧不如、不急不恼 、艺无止境、
笔笔匀称、啧啧称赞、惊涛骇浪。让学生再读一读。
3、说一说你在预读课文时都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在检查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本课中出现三次人物对话,反映了张石匠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时可以作为本课教学的一条主线处理。
1、教学第一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看一看张石匠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动笔画出关键的段落或语句。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张石匠的心理变化经历了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板书)
师:请同学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先指读,再分角色朗读对话。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师:我们从作者对张石匠的语言描写中,看出了张石匠看不起小伙子。除此,作者还对张石匠的心理活动和说话时的神态也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找一找,再结合张石匠说话时的神态和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再来读一读张石匠的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然后,再想一想:小伙子的话又应该怎样读?(屏幕出示张石匠与小伙子的对话)先指读,再把提示语去掉分角色朗读。
这一环节在本课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朗读训练点,一是要读出张石匠语气的变化,二是张石匠的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也同样重要。如:张石匠的“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再如:“张石匠咧咧嘴说”、“沉下脸说”、“艺高气粗地说”这些都能充分反映出张石匠的人物性格,学生在读这些句子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品一品,读一读,必要时教师示范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品一品,试着读一读,或教师读提示语,学生分角色朗读,用教师的读带动学生读的积极性,教师读的入情入境,学生就会受到感染。由此,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走进文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品析作者用词的精妙,更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人物性格特点,在读中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在读中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热情。
师:我们从作者对张石匠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读出了一个看不起别人、傲气十足的张石匠(副板书:语言、神态、心理),以后我们在进行刻画人物时,也可以象作者这样从多个方面来写一写。
2、教学第二次对话和两次比试
过渡:同学们,我们通过作者对张石匠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们读出了一个看不起小伙子的张石匠。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张石匠的不服气?请同学们读一读第8自然段,看一看怎样描写张石匠的不服气的?品一品,读一读。
师:从张石匠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张石匠的第一次比试失败了,那么张石匠又是怎么输给小伙子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6、7两个自然段。学习张石匠与小伙子的两次比试。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张石匠技艺高超?
B、小伙子的手艺又如何呢?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师:张石匠的手艺确实高超,令人佩服!而小伙子却技高一筹,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从“选”“刻”“成”三方面分析:
A、从选碑文的难度看,小伙子选的是草书,张石匠选的是楷书,草书比楷书难刻(出示草书楷书图片)
B、从刻法的难度看。张石匠用一般的刻法,把楷书贴在石碑上刻,而小伙子凭着记忆背着刻(抓动词 “该小伙子了,他请人当场写了一纸草书碑文,写好后他从头到尾细细看了几遍。再把碑文交给别人收好,掂起錾子,抡起锤就干开了”)
C、从成品上看,张石匠刻出来的字是笔笔匀称,秀丽端正,可见张石匠的手艺高超,在看小伙子的字更是龙飞凤舞,似有惊涛骇浪之势,不但形似,而且出神,特殊笔法也刻得干净利落。(出示飞白是草书中看似断而实际连,看似空而实际有的一种高超的运笔方式)小伙子的手艺更高一筹。
过渡:结果很明显,张石匠在第一次比赛中输了,那么傲慢已久的张石匠可能轻易认输吗?张石匠面对自己的失败想到什么?(刻碑洗字怕是他的绝招,不行,再比一次才能见高低。)如果是你再次比试时,你会比什么?(比自己最拿手的)。
拓展:张石匠在刻石链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通过想象张石匠刻石链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揣摩人物性格。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总结学法:我们是用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胜负的理由。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二次比试。然后小组汇报。
师:当张石匠拿出自己的作品时是自信的,认为自己一定会赢,然而当他看到小伙子的作品时,表情怎样?(惊呆了)
惊在哪里?
张石匠又是怎样做的呢?
通过这些你看出张石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错就改)
出示第三次话内容:“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只想让你懂得艺无止境呀!”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从中看出小伙子拥有什么样的品质?让我们都来做一回小伙子一同来劝一劝张石匠吧。读一读第三次对话内容。
(通过自学、小组汇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后带着自己学习的成果到小组中自由发言,取长补短。汇报时集思广益,说出自己独特感受和见解,体会合作及成功的乐趣。这样不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树立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在学生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之后,让学生再通读全文,整体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设计这样的问题:
1、通过本课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请说一说你学文后的收获?
(通过此环节教学,让学生从整体感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技艺是学无止境的。引导学生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让学生感受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质,获得做人的启示――提升语文素养)
五、拓展与延伸
根据教学剩余时间的多少,三种预案选择:
1、写读后感或利用课文的留白把张石匠刻石链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2、把文中的关键词以填空的形式出示出来。
3、布置课外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