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部分教师对课改精神的领会上还有偏差,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教学效益。如何在“研学后教”教学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严格控制教师的讲,让学生充分地说思路说算理;让学生自主发现,增强自主意识;让学生自己实践,提高自主参与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施策略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落实教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气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随着“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部分教师对课改精神的领会上还有偏差,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教学效益。例如笔者在一次听课过程中,上课老师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但只流于形式,小组内的同学并没有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如何在“研学后教”教学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1严格控制教师的讲,让学生充分地说思路说算理。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如果仅由教师讲,学生就始终处于听的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随之消失,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讲,教师听呢?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培养了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把题做出来,还要让学生把思考过程、解题思路说出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应该怎样分才合理?请把你想到的方法用算式列出来时。”有的学生列出:(1)3+2=5,(2)140÷5=28(个)(3)28×3=84(个)(4)28×2=56(个);也有的学生列出:(1)3+2=5,(2)140×3/5=84(个)(3)140×2/5=56(个)。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再说一说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实践证明,让学生说思路说算理起到的效果比教师一味的讲解要深刻得多。学生自己说思路说算理,说明他弄懂了,而且培养了分析、推理、概括能力;学生自己说思路说算理,其他学生也易接受、易理解;学生自己说思路说算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有了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从而找出最佳的方法。如果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思路说算理,使学生形成见题就想,想好就说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大有碑益。

2让学生自主发现,增强自主意识。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构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在认知活动中探索未知、体验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我在教学“圆柱表面积”时,采用游戏的方式,指导学生操作,给圆柱体“穿衣服”,在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围成的,衣服穿上了,再让学生把它脱下来,量一量,算一算,从而发现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游戏式的“裁、穿、脱”教学方法,学生兴趣很浓厚,能自主去发现知识的规律。听起来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过的,自己发现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种做中学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也表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自己实践,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例如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通过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再让学生依法则进行反复操练,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这样的课,不仅对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猜测,大胆尝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答。如对于“24×3=?”这样一道题,我是这样鼓励学生的: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需要每一个同学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算出“24×3=?”。这样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既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再进行验证猜想,这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在学生明确算理之后。

我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自己编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用刚才自己的方法再尝试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讲述出来,并比较哪种算法好,说明理由。这样在相互交流中感受计算方法的优缺点,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由此可见,只要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他们的自主参与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4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敢疑和敢问的良好习惯,并且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不要怕学生给教师提出难以下台阶的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搪塞,而应坦诚地向学生说明和解释,以保护学生敢于提问的积极性。如教学把“0.6:0.8”化简时,一般是采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10倍”的方法来化简的。但在练习时,有学生大胆提出:“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5倍可以吗?”于是我让学生动手计算发现: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5倍,则计算过程比原来更加简便,结果同样准确。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改变了原先只“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10倍、100倍”的方法,而是灵活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化简比,从而加深了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认识。由此可见,由有疑到敢问,由敢问到发现,正是创新思考的过程。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形成新的解题方法,也就萌生了解题方法的创新。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勤学习、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数学)》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