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转变理念推进桂林工业经济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变理念推进桂林工业经济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西桂林作为传统的风景旅游城市闻名于世,但整体经济发展较全区和外省其他同规模城市而言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模式在争论中也未得到很好定位。近几年桂林市确定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以来,工业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均以两位数的增幅增长,桂林工业加快发展的成效逐渐显现。“十一五”期间桂林工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由 2005 年的 507.2 亿元提高到 2010 年的 1263 亿元,年均增长 20%,高于“十五”年均增速 3.3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由2005 年的 180 亿元提高到 2010 年的 427.6 亿元,年均增长18.9%,高于“十五”年均增速 4.9 个百分点。2010 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6%,比 2005 年提高 8.2 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5 年的 23.4∶36.5∶40.1 调整为 2010年的 18.3∶45.3∶36.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4.4%,对财政贡献率达到 50%以上,工业化率由“十五”末的 2.0 提高到 2.2,工业化进程迈入中期阶段。由此可见,桂林工业目前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经济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如何抢抓机遇,继续加快桂林市工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改变有基础、没实力,有产品、没规模,有特色、没产业,有资源、没优势的现状,在三产旅游为主导的中小城市如何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产业转型,从而完成城市现代化改造,实现产业发展和旅游经济互为补充,突破城市发展瓶颈,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以上问题笔者想从地方政府角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政府在规划指导上要从注重微观转向注重宏观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业发展规划是加快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桂林市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把工业作为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科学计划,合理统筹,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协调、持续的增长,全市的工业经济也进入到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为提升桂林市的综合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强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桂林市领导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适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结果。但在调研时也发现,企业中“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部分企业片面看重自身的优势,不愿主动走出去寻找战略发展伙伴,缺乏借势、借时、借力发展的激情。这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悖的思想观念不消除,势必影响桂林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区内的南宁、柳州、百色、钦州等地工业发展十分迅猛,小进则会落后。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快发展,从单一的就工业某个领域发展而计划统筹整个桂林市工业发展乃至整个桂林市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从单一的靠发展旅游业为主来带动整个桂林市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从单一的依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某个“拳头产品”来打造整个桂林市工业发展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以思想的大解放来促进工业经济的大发展。要牢固树立只有坚持大开放、大解放,联大靠强,才能加快发展自己的务实观;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思想,树立只有借势、借时、借力发展,才能更快、更活、更富、更强的开放观;破除单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唯我”思想,树立与时俱进,在机遇面前抢占先机是能人,不抢不抓是庸人、错失良机是罪人的发展观;破除只讲困难、不讲潜力,只看劣势、不看优势的片面思想,树立依托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的优势观;破除我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什么就做什么的狭隘思想,树立敢字当头、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效率观,把不断解放思想、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谋求发展手段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此统筹工业和旅游业及商贸业的发展,统筹市区工业和县域工业的发展,统筹规模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统筹区域协作和整体联动的发展,统筹工业经济和其它经济的发展,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科学规划桂林市整个工业经济,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的。这既是桂林市加快工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观念,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发展中诸多矛盾应遵循的原则。

二、全市工业布局上要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有质量的规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桂林市工业已有了一定数量上的积累,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制药、食品饮料、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覆盖面较广、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日益增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苏桥园、铁山园和综合信息产业园的加快启动和实施,为全市今后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全国各地上项目、谋发展的势头相比差距还较大。从调研分析来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企业干部认为项目建设是上级领导、主管部门的事,对跑项目、上项目这种苦差事,不敢干、不愿干,造成上头“热”、下边“冷”,少数人忙、多数人看的被动局面。二是工作力度不到位。在争取项目和招引项目上,缺乏锲而不舍、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自主上项目的内在动力不足。四是缺乏大的工业项目和项目源。工业项目的来源仍然较少,特别是大的工业项目不多,目前已实施的项目中,超亿元的虽有 153 个,但超 5 亿元的仅 24 个,超 10亿元的不到10项,没有大投入、大项目,就不可能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全市工业要加快发展,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有量的积累外,还必须夯实基础,强化支柱,完善布局,注重效益,协调发展,有质的飞跃。随着中国加入 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自治区“三点一面”工业格局的确立,为工业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且广阔的平台。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强项目谋划研究,牢固树立项目是工业工作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项目建设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的思想,进一步强化投入意识、项目意识,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投资这个工业发展的“牛鼻子”,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形成新工业布局等投资重点,按照“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和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健全推进重大项目的责任、协调、通报、跟踪服务等制度,加快实施工业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全市工业经济结构和质量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提高工业项目投资的成功率。只要是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不违背环保和安全生产、有一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利于改善工业经济的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都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时制宜争取上马,特别是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并在园区招商上寻求新突破。形成市县共抓,各部门配合,大中小项目并举,各种所有制齐上,齐心协力抓项目的格局,再掀项目建设新高潮,以此提升全市工业经济的质量,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工业发展方式上要从注重“点状拉动”转向注重“组团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工业发展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工业园区和制药、机械、电子、汽车及配件、食品饮料等为代表的数十家企业,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在推行改革、对外开放、吸引投资、大胆试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桂林市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整体提高桂林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和整合规模的有效扩大,一批集团化、一体化、簇群式强强联手的企业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给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审时度势,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走“组团式发展”的道路。由“点状拉动”向“组团式发展”的演进,这种历史的必然既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也是全市改革开放前期成功经验的有效放大,同时也是今后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为此,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稿带动,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重点是要推出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活力、有效益、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全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骨干企业对外招商嫁接,靠强做大做强。尤其是要突出抓好南药股份青蒿琥酯产业化升级、三金药业脑脉泰中药产业化、千方药业公司提取槐米产业化,燕京(漓泉)公司年产 5 万吨啤酒扩产改造和三花公司宏兴酒业年产 3 万吨米酒生产线建设,福达集团曲轴扩产和传动系统等新品种的产业化、万向钱潮汽车底盘部件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磁式制动器扩大出口创汇和汽车底盘生产线、客车工业集团与柳州五菱集团重组桂客发展公司 V2 城乡客车系列新产品苏桥园生产基地、机床股份公司以自主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万能铣床为核心大型数控机床产业化项目建设、橡机厂高精度硫化机生产线、航天电器公司固体继电器生产线和星辰电子公司交直流伺服系统生产线改造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嫁接重组,力争年内我市工业总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有15家,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50家,初步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市场、有竞争力、有辐射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骨干企业,提升桂林市工业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为全市工业经济“组团式发展”奠定基础。

四、地方政府在工业管理职能上要从注重管理转向注重服务

加快职能转变,增强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协调服务能力,这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来管工业,存在许多“越位”和“缺位”现象。这不仅弱化了职能部门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甚至还影响全市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尤其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企业关心的问题,研究制定工业发展战略,研究通过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工业调整规划和实施意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控和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加强对企业生产安全的指导管理。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好政府职能部门参谋助手作用,改变过去那种既当“婆婆”又当“媳妇”、既“越位”又“缺位”的被动局面,不断提高协调和服务工业经济运行的能力和水平。市县两级职能部门要针对机构改革后新的职能,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理顺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服务大局、服务企业的意识,一心一意为企业的发展着想,积极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优惠不足感情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要集中精力做好经济运行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好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运输,千方百计做好工业生产用电、用煤、用油和运输的协调工作,为企业的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物资保障。

五、工业企业在管理上要注重管理方法、模式和产业方向的转变

先进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来自一流的制度,有制度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从桂林市的工业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凭经验管理、凭个人的主观意愿管理的现象,导致内部资源没有有效利用,企业管理效率低、效果差,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桂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与世界经济接轨,这些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的制度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改进和健全,还要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与世界经济接轨。因此,我们在抓企业壮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制度建设,并善于用制度来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人治多于法治甚至代替法治的现象。要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按照世贸要求和国际惯例,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产权、生产、经营、用工、人事和分配等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了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同时,全市工业企业要能充分引入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通过引入技术,引入人才,引入资金的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灵活运用ERP、SAP 等先进管理软件,全流程改造自身管理方法和模式,与世界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同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在自身发展是思路上要更加注重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紧紧跟随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全区“十四加四”产业布局,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业和技术设备,把重心放在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资源低消耗产业上,保护好桂林的青山绿水,桂林的工业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否则只图一时之利的企业迟早会被要求改造和搬离桂林。因此在桂林的工业企业要很好地利用和爱护好桂林这张难得的世界名片,不仅要有全球的发展眼光,能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多方支持和补贴,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发展和高速进步,同时还要为桂林环境的保护、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改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桂林工业经济的发展是桂林整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桂林工业济的产业转型是工业经济发展必由之路,只有在工业布局上、产业选择上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定位,在政府服务上、企业观念上都实现了突破性的转变,桂林的工业经济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桂林的才能实现向现代化城市的转变。因此,以上所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转变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笔者对桂林如何才能改变工业发展现状,实现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