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生新闻:下一站是路牌,还是路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生新闻:下一站是路牌,还是路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说,民生新闻脱胎于央视《东方时空》那个著名的小栏目“百姓故事”,也有人认为2002年元旦开播的《南京零距离》堪当“鼻祖”。而实际上,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各地都有一些舆论监督类栏目出现,它们不同于后来《焦点访谈》的工整、严谨,反而是画面粗糙、脾气火爆,经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许可以把那些初级阶段的摸索,称为民生新闻产生的铺垫。

当然,这些争论在今天看来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倒退十年甚至二十年,这就具有意义了。也可以说,这段电视新闻表述方式的变迁所折射的中国电视生态的发展,似乎也能融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构架之中,值得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

在《辞海》中,“民生”的意思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在现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于是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由此,民生新闻应运而生。不得不承认,民生新闻在诞生之初的形象并不怎么光辉,甚至被认为有些鸡零狗碎,但是其凭借强大的贴近性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收视方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开门红”。然而,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靠简单报道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博”收视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我们可以不过分看重收视率的起起伏伏。拘泥于此,就显得过于狭隘了。但它反映出的一些道理,却不能不引起重视。例如,新兴媒体的出现,分流了年轻的观众,从接收形式上来看,流媒体的可选择性、可重复性,是电视这个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所不具备的优势。除此之外,电视民生新闻从选材、制作、包装、互动关系,直至播报形式方面依然一成不变,这给了流媒体等生存的空间。当然,接收形式上的优势,现在已经被一些陆续出现的互动数字电视或者网络电视渐渐消弭,进而就剩下了在内容和节目形式方面,如何能适应新媒体所培养出的受众的口味,这是电视人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民生新闻要前行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喜爱旅游的人,特别是暴走一族、越野一族,对于“路书”有一种狂热的痴迷和依赖。没有前行者留下的“路书”,单靠公路上冰冷的“路牌”,那么,后来者每迈出一步、每前进一米,都是寡淡无趣甚或是危险重重的。而对于始终“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我们各种各样的民生新闻栏目,给观众留下的是“路牌”,还是“路书”呢?

可以这么说,“路牌”和“路书”都是观众所需要的,它们不像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但就目前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来说,“路书”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不仅要有对新闻事件的描述,更要前进一步,把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和剖析呈现出来,所以,换个概念,“路书”就是曾经在电视理论界沸沸扬扬议论过的公共新闻。

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靠拢,几年前就成了国内一些民生新闻栏目的目标,而此后数年间,公共新闻越来越像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即,这是为什么呢?

依照传播学理论,人们在接触到新闻的时候,会秉承这样一个接收的链条: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①今天的民生新闻,这个链条似乎要断裂。按说噱头和深度,是保持这个链条尽量完整的两大法宝,是栏目的“两极”。而就目前的噱头和深度来看,的确面临尴尬。车祸、火灾、偷盗等几类新闻占据了大多数篇幅。而这“老三篇”的内容大多数也只是停留在了转述的层面,大多数时间没有更进一步地跟进,更进一步地剖析。当然这里有新闻选材局限的问题,但即便是“老三篇”,如果记录者能潜心采访,背后的故事就会引人入胜,就能更多地被注意、理解和记忆,这就是民生新闻要做“路书”而不是“路牌”的缘故。

公共新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即便是提出“公共新闻”概念的美国本土媒体,这些年也已变得悄然无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探索和尝试。而要想进入这个严肃的领域,一家新闻媒体、一档新闻栏目的制作团队,必然要在新闻素质、敬业精神、考核制度、播出效果评估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其中,新闻策划能力是关键的要素,有很多看似平淡的事情发生了,然而它的背后隐含着什么,能挖掘到什么?在新闻竞争渐趋激烈的今天,必须具备挖掘新闻的策划能力。

如果把“路牌”和“路书”的关系处理好了,民生新闻或许就既“好看”又能“看下去”了。

注释:

①【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河北保定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