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空间的灵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没有艺术品,空间就好像丢失了灵魂。也许你早已明白这点,只不过发现,为心仪的艺术品找到一个最妥帖的安身之处,并非一件容易之事。新年伊始,本刊将以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名家之作为例,展开一场空间与艺术的对话,以抛砖引玉,启发思维,让艺术品真正融入你的居住和生活。
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同眠
TIPS 1卧室之亲密伴侣
卧室是休养生息的私密场所,你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在此度过。当你从沉沉的睡眠中苏醒,意识逐渐清晰,举目四望,墙上的画作便开始与你做精神交流。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将极大地影响你每日的心情,因而为卧室选择艺术作品必须尤为慎重。艺术品之于卧室,犹如亲密伴侣,要富有内涵、耐人寻味且发人深省,才能日日相对不厌。
TIPS 2原木色调VS油画
静谧的空间,简约的床具,精良的床品,这些元素与具有强烈绘画性的作品之间,无疑能够产生明显的对比,而原木色调与油画的相互呼应,又为卧室增添了一份人文魅力。在床头挂画总是能够很好地平衡空间,但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必须确保挂画的牢固和稳定,不要选择太重或者有玻璃镜框的作品,以避免不慎坠落时的伤害。
弗洛伊德与他的创作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模特经常在画画过程中睡着。这些模特都是普通人,比如家人、亲戚、朋友或者画家,他们很少有好看的身体和容貌,通常身躯肥胖臃肿,并且地躺在画室的床上或沙发上。模特们几乎完全信任眼前这个从来不苟言笑的画家,有时甚至感觉他将他们催眠了。在画里,模特们卸下了所有的防备,完全坦诚地流露出他们的自我。
说起自我,便不可不提这位画家大名鼎鼎的祖父,即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梦的解析》的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人们总是亲切地称呼祖父为老弗洛伊德,孙子则是小弗洛伊德。老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是现代艺术史上重要流派超现实主义的精神之源,该流派的创作基础便是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和展现潜意识,将非理性和诗意引入作品之中。
当超现实主义在欧洲和北美如火如荼,小弗洛伊德却倔强地逆潮流而行,选择写实主义。他将自己封闭在画室之中,年复一年地重复画着,从未改变这个题材。表面上看,他与祖父已毫不相关,然而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从未断绝,老弗洛伊德通过文字来剖析人们的精神状态,小弗洛伊德则改为画笔。同情、怜悯、唯美、感伤这类东西,在他眼里统统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媚俗。他笔下的女子,即使原本是美女,也一律画得丑陋,但她们的模样却总是能直抵人心,让人们的目光久久停留。
尽管弗洛伊德从不美化女人,但却有许多女人爱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她想请他为其作画,画家却经过6年谈判,才勉强答应。他坚持要女王到自己画室做模特,并要求至少72次。女王一一照办,但最后公开的作品,依然令人大为吃惊。画家对女王的“批判”与其他模特并无二致,甚至更为严厉。女王的肖像毫无王者之气,只是令人感到悲哀、无奈、绝望。英国某艺术杂志编辑评价称,女王看起来就像个中风了的病人。然而这样的合作,却成为双赢,令人对英国王室肃然起敬。
古怪、狷介、孤僻,但却魅力非凡,弗洛伊德拥有传说中所有天才艺术家的性格特征。他一生风流不羁,诞下许多私生子,奇怪的是,却鲜有听闻这方面的负面消息。连时尚界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曾经为英国超模凯特・摩丝(Kate Moss)画下怀孕时的模样,超模在他面前直呈性器。在一张由助手拍摄的照片中,两人相互拥抱着躺在床上,十分友好亲密。 87岁时,他还被某时尚杂志评为英国最佳着装男士。
用伊夫・克莱因激发阁楼的神秘和灵气
TIPS 1阁楼,心灵对话之所
阁楼建在一栋房子的最高处,成为一个狭小、隐秘、特殊的所在,许多文艺作品中的怪诞之事一再发生在阁楼之中。在建筑语言中,阁楼担当着一个象征性的符号――精神堡垒。阁楼是家居生活中最特殊的空间,与众不同的建筑结构,比如低矮的层高和不规则的形态,在室内设计时,与其藏拙不如凸显。
阁楼是最适合近距离欣赏艺术作品的场所,少量的家具,大面积留白,不妨营造出阁楼的非现实感吧!在选择艺术作品时,建议考虑那些尺幅不大却意涵隽永,甚至充满神秘主义的艺术作品,让灵魂对话,让心灵共鸣。
TIPS 2墙面色彩VS单色画
小空间里的单色绘画往往有着极大的视觉冲击感,因强烈要求“被关注”以致令空间变得失去平衡。让单色画融入空间,不妨以画面中的色彩为基调,为整个空间上色,将“点”和“块”变成“面”,形成统一和谐之感。
伊夫・克莱因与他的创作
1960年3月9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巴黎国际当代艺术画廊里,现代艺术史上一件脍炙人口的往事正在这里上演。衣冠楚楚的男女观众来到现场,发现画廊里什么作品都没有,只有一支20人的乐队,墙面与地面上铺设着的巨幅白色画布。此时,艺术家伊夫・克莱因领着三位美丽的女模特儿来到人们面前,将一种名为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的颜料涂抹在女模特儿身上,然后指挥她们在画布上翻滚、拖拉、贴靠、按压,将身体的轮廓和姿势留在其上。与此同时,乐队开始演奏克莱因创作的《单调交响曲》,该曲由单个音符持续演奏10分钟,然后沉默10分钟的,再继续演奏,如此交替下去。
今日来看,这类事情不算什么,不过在1960年,却是一个重要事件,表明艺术可以用任何方式来创作和呈现,面对艺术家的匪夷所思,主流艺术圈已经做好准备去接受。
伊夫・克莱因所作所为,并非纯粹异想天开,而是一种历史延续。一次大战之后,一群对世界深感幻灭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掀起名叫“达达主义”的运动,以毫无建设性的方式摧毁现有的艺术,嘲笑受崇敬的艺术形象。一个名叫杜尚的人,最为激进,他曾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脸庞上添两道黑色胡子,还将一只白色小便池送到展厅充当作品。“达达主义”艺术家的胡闹,就此打开了一只潘多拉盒子,让艺术的边界模糊不清。
尽管伊夫・克莱因自己不愿承认与“达达主义”之间的渊源,但若没有“达达主义”的先前“铺垫”,他是很难为世人所接受的。而没有伊夫・克莱因之流的“胡作非为”,一再突破人们的“尺度”,也不会有如今人们的“见怪不怪”,甚至对那些艺术家的“惊世骇俗”之举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
1960年代之后,偶发艺术、环境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和观念艺术相继登场,艺术真正进入了一个为所欲为的时代,艺术家们可以以艺术的名义做任何事,比如乘火车故意不买票,保持一天的沉默,把身上所有的毛发剃光等。1961年,意大利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更是登峰造极,将他的粪便罐装,用黄金的价格出售,居然还被美术馆收藏了!艺术家们宣称,艺术与生活之间没有差别,人人都是艺术家。然而,大多数人对他们的行为,更多的反应是迷惑不解,艺术非但没有与生活同等,反而是增大了鸿沟。沿着这条艺术脉络, 1980年代起,当代艺术的序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