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劫富济贫行不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劫富济贫行不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河北地区有一个很有名的飞贼,名叫李景华,外号“燕子李三”,这个人武艺高强,经常潜入富户家中盗窃,偷到钱财之后,在花天酒地之余,偶尔也给穷人施舍一点,而正是因为他有救济穷人的事迹,所以他才名声大噪,被社会大众尊称为“侠盗”。燕子李三死后,民间涌现了一些歌颂他的小说、戏剧、评书、弹唱等文艺作品,为什么?其实就一句话:底层老百姓怀念他。

底层老百姓为什么怀念一个贼呢?因为这个贼不一般,他劫富济贫,是个“好人”。可是我们不妨假设燕子李三偷了富人的钱不是用来救济穷人,而是丢进大海,那么底层老百姓会不会怀念他呢?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所以说到底,底层老百姓所拥护的其实并不是燕子李三这个人,他们所拥护的其实是自己瓜分富人财产的梦想。

冯玉祥在其回忆录《我的生活》里讲述了他少年时代在清军当兵所目睹的一件往事。当时入伍当兵的,基本上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穷怕了,一见钱就两眼发亮。有一次清军某部小兵A抢劫了一个富家太太的金镯子,这时小兵B见到黄灿灿的金镯子就眼红了,他杀了小兵A,抢走了金镯子,可是又被小兵C看到了,小兵C又杀了小兵B,抢走了金镯子……结果一个金镯子引发了一场大混战,尸横遍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你抢了富人的东西变富了,可是在其他穷人的眼中,你成了新的富人,于是他们就来抢你,我抢你,他抢我,抢来抢去,没完没了,结果大家同归于尽。

劫富济贫,贫者变富,变富又被劫,周而复始,永无了期。所以我们说,劫富济贫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它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回头看燕子李三的案例。燕子李三其实并不是专门劫富济贫的,他从富户家中偷来的钱,主要是供自己花天酒地的,只是偶尔心情好的时候,他才从中拿出那么一点点,去救济一下穷人。

为什么燕子李三不将自己偷来的钱全部拿出来救济穷人呢?这其实是个好问题,答案是什么?答案就是燕子李三不是一台机器,他是一个人,只要他是一个人,那么他就有贪念。燕子李三的原本动机是为了济贫(假设如此),可是当白花花的大洋到了手上的时候,他就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占用这些钱了。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劫富济贫不但是恶性循环,而且还具有效率低下的特点。说得更明白一点,假如我们成立一个委员会,专门从事劫富济贫,那么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钱大多被各个委员吃了,只有一小部分会真正惠及穷人。

劫富济贫这件事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富人的财产权。主张劫富济贫的人们往往忘记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富人的钱是哪里来的?是抢穷人的吗?不是,富人的财富是自己刻苦经营赚来的,它不是从穷人身上抢来的。社会上不排除有一小撮以不正当手段致富的人,但是从整体来看,大多数的富人是凭自己本事挣的钱。例如楼下开湘菜馆的老板,他开了五六家连锁店,一年挣上千万,你能说人家的钱是抢穷人的吗?如果我们一哄而上,将湘菜馆老板的钱都抢走瓜分了,你觉得合理吗?

那么,穷人为什么穷呢?穷人要问问自己,有的是因为自己缺乏生意头脑,有的是因为懒惰,有的是因为爱赌,有的是因为不思进取……答案可以有一千多种,总之不是富人的错,穷人如果将自己的穷困潦倒归罪于富人,那显然是无理取闹。

劫富济贫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破窗效应”。什么叫作“破窗效应”?它说的是一栋大楼啊,我们人人都要爱护它,一旦有人打破了几个窗户,那么其他人也不会再爱护它了,你也砸,我也砸,于是这大楼就千疮百孔,没有人在乎它了,最后被人一把火烧掉,也并不奇怪。具体到劫富济贫这件事上来说,“破窗效应”就是一个人的财产权利是他的基本权利,一旦大家去抢他的钱,而且将这种事合法化,那么世上就不再有什么“财产权”了,既然世上没有了“财产权”,那么你抢到的钱当然也是不牢靠的。结果到最后全社会的人都保不住自己的财产,而且最终连自己的小命往往都保不住。你既然可以拿出“劫富济贫”这个口号去抢劫富人,那么别人一样可以弄出一个更伟大的口号将你推上刑场。

(摘自“冯学荣读史”微信公众号 图/黄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