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引发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绘画构成了其心智培养的一部分,它伴随着学生的心智成长而发展,而美术创新能力是在学生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与学生的心智成长相符合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创新能力 心智成长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具有的积极作用已为现代教育所公认,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又是伴随着学生的心智成长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试着站在一个教育者的立场上来探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或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其心智成长的一部分。
一、小学生美术教育过程中创新能力水平状态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随意作画,或精心给课文配插图,往往还口中念念有词,尽管我们有时听不懂他的故事,也看不太懂他的作品,但却能感觉到他们美术上的兴趣,能感觉到他们独特的美术创造能力。这说明美术创新能力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深处,它随着儿童的诞生而出现,随着儿童心智的成长而发展,[1]且年龄不同,儿童的美术创新能力也不同。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将小学生的美术能力分为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和小学高年级,分别对小学生在这三个阶段表现出来的美术创新能力状态做一分析:
1、小学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
这一时期,是小学生手的运动机能和绘画能力同时发展的阶段。学生的大脑中已经有了物体的形象感,手的运动机能在增强,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对物体外观形象的表现发展到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表现。他们常常夸张地画出物体的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他们认为不重要的部分。要表现一个动作,常常把这个动作表现的非常夸张,比如为了表示用手摘苹果,就夸张地将胳膊画长、画粗或者是随意移动胳膊的位置。
这时的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受是完全形象化的,没有完整的空间概念,不能正确地掌握上下、前后、高低等空间概念在绘画中的表现方式,对比例的估计能力也没有形成,让他对绘画表现出理性、表现出创意是困难的,即使是完全的模仿他也做不到。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学生的绘画作品经常出现一些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随意排列的图形,且它们都被放在一条地平线上,没有遮挡也没有重叠,即使是墙壁背面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他也要画出来,且认为这样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说,这个时期孩子的观察事物的方法还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较能力,他画的不是自己看见的东西,而是他想像中的东西,他是凭感觉来画画,将印象深的部分主观夸大,充满了创造的冲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创造力不是体现在他的绘画成品上,而是体现在他的毫无羁绊的想象中,是培养小学生画画的“黄金时期”。
2、小学中年级(小学三、四年级):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的丰富,观察事物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的也在不断发展,对物体的形状已经基本掌握,画面不再是图形的随意排列,有了“相像”的要求。这个时期,小学生开始注意表现对象的特征和动态,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画面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仍然是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多数还是平面造型,不能表达出立体感和空间感,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关系。而后,他们会慢慢开始关心透视和比例,开始要求自己的画儿与现实事物“相像”,更加向写实方向发展,这样,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越来越少了,画面的儿童情趣也越来越少了。
这一时期,许多家长往往急于求成,常常让孩子临摹某一画家现成的画儿,并以孩子临摹得像与不像来评价,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妨碍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也影响了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因为临摹可以锻炼小学生眼观和手画的协调机能,但用不着动脑子,照抄的是现成的画面,那是画家经过自己观察、概括、提炼后产生的形象,是人家的创造,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就像抄书永远不能代替作文一样。[2]因此,单纯临摹可能开始见效很快,但这是以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代价的。
3、小学高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这一时期,学生逐渐进入了少年阶段,心理上渐渐失去了儿童的天真,在绘画的形状、颜色上更加要求真实,要求“像”的欲望更加强烈,初步有了立体、空间的感觉,追求在平面上通过合理的空间透视关系,真实地描摹现实中的形象。“写实”变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像”与“不像”成为他们自己的评价标准,渐渐地,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受到美术技能的特别训练,发现要做到与现实中的形象“像”这一点并不是很难,但是,要想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画出来要受到诸多限制,而他们能够接受这种限制。但是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限制,又画不到“像”的程度,他们苦恼,将原因归咎于自己“没有美术天份”,当失败的经验不断地被强调、被反复时,他们便开始丧失信心。这时候,一部分人中断了美术学习。
总之,在小学的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存在着差异,小学低年级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美术作品受到褒扬,而理解为自己具备了美术天分,从而产生绘画的兴趣,同时,美术中体现出的创造能力甚至美术的表现方式的被认可则处于次要地位。因此,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兴趣而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学生们心智水平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中的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运算能力等不断地被强化,想象能力、美术能力不断地被弱化,被淡化,甚至被遗忘,学生们在美术中体现出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从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的小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引发策略,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是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二、小学生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引发策略
美国儿童艺术课程的创始人玛丽.罗杰斯说:“艺术教育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提高孩子的心智,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绘画能力的培养更符合其心智的成长并引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1、美术课要在“玩”中学,让“玩”别出心裁。
当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高,手和脑的协调能力还不太强的时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是引发学生美术创作中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知道,当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中玩耍时,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活跃的、没有逻辑的,也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为了能够顺利地玩儿,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以往的经验应用到他们“玩”的各类活动中;为了能够玩儿得好,他们会主动探索自己认为新奇的东西;为了玩儿得与众不同,他们还会积极地创造出一些“新点子”甚至是“坏点子”。通过这些活动,来形成自己的经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而这恰恰是引发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虽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仍显不足,但其创造性思维的流动性、弹性和深入性是没有问题的,是有保证的。
“玩色彩”课程就是基于这一思想而创设的,它的实践性很强,充满了乐趣。具体操作是:让学生们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组合、创造自己认为美丽的图画。学生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来组合成各种各样“怪异”的画面,对小学生来说,每一幅“怪异”的画面都是一件完美的创造性作品。配色不合理也无所谓,因为在学生们眼里,色彩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这时,思维因为没有知识的干扰而显得异常活跃,创造力因为没有受到规范和限制而得到了保留。当黑与白在学生的描画中成了生动的运动员,当红和绿在学生的缠绕中成了独特的发饰,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就此诞生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有趣而精彩。学生们在玩中获得的学习兴趣,构成了他们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与他们的心智成长相伴而生,引领着他们自觉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2、让“想象”天马行空
训练发散思维,采用“一问多思”、“一个题目多种表现”等方法,让学生们展开自由联想甚至是 “胡思乱想”。通常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老师先给定一个题目,比如画出“由一个三角、两个圆、两条直线”构成的美术作品,学生会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自由地联想,在这样的训练中,孩子的心理是放松的,心情是愉快的,思维也由此而变得活跃且富有创造力。也可以采用 “一个题目多种表现”的方法来教学。如画“风”,向学生提出设问:“大风吹来时,你会看到什么情景”,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学生们就会发现风吹的情景是有多种多样的:可以画成树干弯弯的;可以画成树叶飘落的;可以画帽子飞了;可以画海水波浪翻滚……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画,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画,比起让学生单纯的临摹和凭印象来画,内容自由了,形式自由了,学生们会联想了,画儿也就具有了创造性。所以说,自由联想是一切创新的表象特征。它“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要求人们遵从概念到概念的线形思维,而是按照大脑思维的结构进行思维的发散,这就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3、让“原创性日记画”丰富多彩。小学生自由地、随意地把当天的经历、见闻、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在纸上,表现在日记里,构成了学生们的“原创性日记画”。“原创性日记画”可以使孩子享受到随意表达的和乐趣,满足了他爱涂画的天性,不仅对他养成观察分析事情的良好习惯,增强想象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还可以通过自由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情愿,获得身心和谐,构成健全完善人格。
总之,小学生美术教育过程中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一个左右脑协作的过程――它需要大脑在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之间不断转化,从新的、旧的、被遗忘的信息中产生一个全新的、最佳的结果,这个过程很不容易,每一次引发、每一种努力、每一个挫折,都会将学生们的的思维建构向前迈进一小步,都会将学生们的心智朝成熟的方向推进一小节,直到他们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陈铁梅.初中生心智发展状态下的美术创造力引发策略.北京《艺术教育》,2008-12
[2]陈思行.从儿童心理特征谈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思维导图(Mind Maps).中国网络教育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