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察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270例行全麻开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35例患者术中肛温34.1~35.5℃;实验组135例患者,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室内温度28~30℃,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输液、输血,冲洗液加温至37℃,术中肛温35.6~36.5℃。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率、血压、尿量、肛温、寒颤、躁动、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的发生率。
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寒颤、躁动发生率升高,引流量加大,清醒延迟。
结论:术中低体温会极大地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术中要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输液、输血液体和冲洗液要加温,同时保持室内温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低体温 麻醉恢复期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59-01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幼儿手术、老年人手术、大手术或长时间手术中极易发生。术中低体温往往会增加患者术中和术后交感神经张力,迫使外周血管收缩,增加循环阻力。相关研究指出,术中低体温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温患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术中低体温对患者的危害。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270例行全麻开腹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270例行全麻开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35例,男75例,女60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5.7岁;身高158.3~167.4cm,平均身高164.3cm;胃癌42例,肝叶切除34例,子宫广泛切除加淋巴清除术23例,腹膜后肿瘤根治术36例。实验组135例,男80例,女55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5.1岁;身高157.6~165.4cm,平均身高162.5cm;胃癌39例,肝叶切除47例,子宫广泛切除加淋巴清除术33例,腹膜后肿瘤根治术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疾病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麻醉前肌肉注射0.01mg/kg阿托品,口服0.2mg/kg安定[1]。麻醉诱导:0.15~0.2mg/kg咪唑安定,1~2mg/kg硫苯妥钠,3μg/kg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持续吸入异氟醚,并给予维库溴铵维持性麻醉,2小时后追加5mg氟哌啶或咪唑安定。手术温度维持在22~25℃左右,患者手术结束,恢复自发呼吸后,送入ICU[2]。对照组患者术中肛温34.1°~35.5℃;实验组患者,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室内温度28~30℃,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输液、输血,冲洗液加温至37℃,术中肛温35.6℃~36.5℃。
1.3 观察指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率、血压、尿量、肛温、寒颤、躁动、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术后2小时体温、血压和心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体温明显较优,血压降低,心率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尿量、引流量、拔管时间等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尿量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引流量、完全清醒时间以及寒颤和躁动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术中低体温是目前手术过程中医师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低体温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患者免疫功能,造成凝血机制紊乱,严重地甚至降低各个系统功能障碍,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速、肺血管阻力增高等,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3]。
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对收治的270例行全麻开腹手术患者常规手术和保温手术对比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保温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保温患者临床并发症,如寒颤和躁动,发生率较低,因此,明确术中患者低体温的产生原因[4],并给予对症缓解处理。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体温,采取提高输液、输血温度,提高室内温度,并给予体温监测,从而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家芝.术中低体温对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1):35-36
[2] 慎晓丽,胡玉琴.麻醉恢复期386例低体温患者护理体会[J].浙江医学.2009,31(7):1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