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夏俊峰案反思新闻报道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夏俊峰案反思新闻报道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采用历时研究法,梳理夏X强卷入新闻报道的过程,结合该未成年人所受新闻伤害,试图探寻出新闻报道中“间接涉案”未成年人权益受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夏俊峰事件 间接涉案 新闻侵权 未成年人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在夏俊峰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其未成年儿子夏X强也频繁遭到曝光。未成年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新闻报道尤其格外注意,这是我国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的题中之意。

1“间接涉案”未成年夏X强卷入新闻风暴的过程及危害

本文的“间接涉案”未成年人,是指与司法案件本身无关,与原告或被告有密切关系的未成年人。对于少年犯或未成年人受害者的报道,基本能做到保护其合法权益,但“间接涉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1.1 作为报道的配角卷入新闻风暴

在百度指数中检索,2009年5月16日案件发生前,夏X强见“报”率为0;2009年-2010年的报道未提及夏X强;2011年之后,夏X强和夏俊峰的新闻关注度成正比。“间接涉案”的未成年人夏X强作为夏俊峰新闻报道的配角卷入新闻风暴。之后,夏X强被同学打成轻微脑震荡却不敢还手,理由是“他说我爸是杀人犯怎么办?”夏X强怕全班同学偷偷上网看他父亲的案子。这些报道足以证明他的心理创伤。

1.2作为报道的主角走进新闻风暴

从百度指数看,2013年9月25日夏俊峰被执行死刑后事件关注度逐渐降低。而此后夏X强又出现关注小高潮。这一阶段,有些新闻报道把矛头直指夏X强;有些则借夏X强影射夏俊峰幕后推手。在这一阶段张晶说:“别再逼孩子了……不画更轻松。”夏X强还有“班级倒数”的危险。可见,夏X强一开始的心理创伤已经转变成实质性生活影响。

1.3 作为报道的点缀卷入娱乐新闻

“伊能静离婚”事件发生后,夏X强作为一个点缀又被囊括进去。某网站娱乐频道报道称伊能静收夏俊峰儿子为义子仅仅是母性大发。在这一阶段,未成年人夏X强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笑谈,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其特殊身份的认知。

2“间接涉案”未成年人夏X强受到伤害的原因分析

为何“间接涉案“未成年人夏X强会遭受如此持久的新闻侵权和伤害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2.1 新闻工作者法律观念淡薄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贫乏是不争事实。夏俊峰事件中,“间接涉案”的夏X强的姓名、肖像、隐私被一览无余,原因在传媒工作人员不知道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也有媒体自认为是正义的代表,暴露未成年人隐私和肖像瑕不掩瑜。但新闻伦理“最小伤害原则”理应引起新闻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2.2监护人的职责缺位

在其它新闻报道中,“间接涉案”未成年人被侵犯在于监护人并不知道孩子权益被侵犯。而夏俊峰的妻子曾称企图利用孩子绑架司法,因此,夏X强被新闻侵权他的监护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侵害隐私权,越真实,侵害程度越严重。

2.3有关“间接涉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缺少明确法律规定

尽管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在这些相关规定中,有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受害者的相关保护规定,但对于“间接涉案”的未成年人,并没有明确的保护规定。因此,对此类未成年权益保护仅能从通则性的法律条文中寻找依据。

3“间接涉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举措探析

儿童相对成人来说就是弱势群体,但是儿童也是人,应该享有人权的保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保护好“间接涉案”未成年人权益:

3.1 提升新闻从业者的法律素养

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新闻从业者要注意法律的红线,应走出“不自觉”、“瑕不掩瑜”等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窠臼,防止“无知无畏”型的侵权行为,更要防止“有恃无恐”的故意为之,即便是“瑕不掩瑜”,也要三思而后行。

3.2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

张晶本人曾承认,“为了救他爸,管不了那么多了”。这给所有监护人一个教训,万不能拿孩子做筹码去达成特定目的,处在成长期的未成年人,可能因此留下终身伤害。

3.3减少法律灰色地带

法无禁止皆可行。要加强针对“间接涉案”未成年人相关权益保护法律的建立,并作出明确规定。有了法律明文规定,类似夏X强性质的新闻报道,就容易界定是否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构成侵害。有法可依,也便于新闻当事人用法律的武器维护权益。

参考文献

[1] 网络围攻夏健强是一种堕落[N].新京报,2013-10-11.

[2] 特约评论员杨平之:夏俊峰案再反思:我们不该沦为乌合之众[Z].2013-10-08.

[3] 杨璐.从小贩妻子到沈阳张晶[J].三联生活周刊,2013-10-25.

[4] 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40-255.

[5] 陈力丹.我国传媒未成年人报道的违法现象[J].新闻记者,2009(5).

[6] 张鸿南.犯罪新闻侵犯未成年人人格权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