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闪亮的美点映入我们的眼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闪亮的美点映入我们的眼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触。它说:切忌把语文教育变成单一狭隘的工具性、知识性、政治性的滋输与教训。切忌在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的机械、僵化的模式中,使作品无限丰富的内涵干瘪,使文学和诗意的光辉暗淡。我想这大概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从以往的文字的教学,段落的划分中跳出来,引导学生去寻找、感受文章的美,提高学生的欣赏美能力,进而创造出自己的美的文章吧。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初中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在语文学习中真切地感受美、获得美,从而创造美。那就离不开教材这个重要工具。语文教材的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意蕴美、哲理美等几个方面。

一、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再现艺术形象的,它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想象思维,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因此,我们只有认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才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与朱元思书》,其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泉水激石,怜怜作响:好鸟相鸣,叹喂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季节的典纽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幕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的准确、俊美而有简洁。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如《安塞腰鼓》,其语言似江水奔流,气势豪壮,读后让人感情激荡、心旷神怡;又如课外诗词《清平乐·茅檐低小》,其语言似小溪淙淙,温婉细腻,读后让人如品甘茗,味久不绝。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列夫·托尔斯泰》、《海燕》、《散步》等。

二、形象美

形象美,这里主要指文章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如《散步》,塑造了一个天真无邪、机灵可爱的儿子形象,我觉得他儿子说的话很可爱。他说:“前面也是妈妈物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儿子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极富童趣。孩子这一天真的新发现洋溢着一家人充满温界的天伦之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们都笑了,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寥寥数笔,就生动地描写了一个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的盲聋哑人海伦·凯勒的形象,此外,充满爱心的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屈原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酷迫害的形象(《雷电颂》);海燕一个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驭者的形象(《海燕》);自命清高的孔乙己(《孔乙已》);趋炎附势的胡屠户(《范进中举》),以及“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乙亥杂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行路难》);等。

三、结构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一般都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即使节选也是如此。我们的学生如果能从中领略文章构思的精巧和完整,这对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极有帮助。朱自清的《背影》,第一次是到徐州见着交卸了差使的父亲,满院狼藉,去世的祖母,“眼泪”创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看见父亲吃力地翻过铁栏,买橘子时艰难的背影,感受到父亲在自身处境极为困顿的情况下对儿子的厚爱,“眼泪”是对父亲深深的理解。第三次看见背影消失在人群里,“眼泪”是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依恋。第四次读信时的“眼泪”是对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的忧伤,对父亲命运多鲜的悲叹,更是深切回忆。课文正是通过“我”的眼泪与父亲的背影的相互映衬,形象地表现出一种相互理解的父子深情。又如《三峡》第一段写了磅礴的山势。勾勒出7的里三峡的雄险,描写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是为下一段写水势埋下了伏笔—险峻的山峡造就了江水的湍急。第一层用“沿沂阻绝”写出水涨路绝的壮观景象;然而这还不够,又写第二层,用一个“朝发白帝,暮到江演”的特例来极写水速之巨大;然而这还不够,再来一笔,假设“乘奔御风”来与飞快的流速进行比较,从侧面再次进行有力的衬托。在这几笔之中,写得最美的就是“朝发白帝,答到江凌”那几句,它不仅仅只从时间之短、距离之长写了水之流速,它可让我们想象三峡江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可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荡魂摄魄的,它还让我们联想到,李白那极具美感的《早发白帝城》,是不是对此的创造性改写呢? 像这样的文章教材中还有刘成章的《安塞眼鼓》,作者先展示腰鼓表演前的广阔背景,然后极有层次地描写了雄壮火烈的腰鼓表演场面:先鼓声乍起,后鼓声正酣,再鼓声达到高潮,最后鼓声停止,层层深人地把黄土高原上一场空前的震撼人心的腰鼓表演描写得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

四、意蕴美

这样的作品,往往写得比较含蓄,我们必须透过文字,穿透语言,去领会文章的钾浏意班。如《斑羚飞渡》,是一篇很美的写动物的小说,作者通过一群被围困、身处绝境的斑羚奋起抗争,用生命开通了一条生的道路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身处绝境时也不要悲观、绝望;生命陷于危难时,也要团结奋斗,生的希望只月于那些勇于抗争的人。

五、哲理美

蕴寄深刻的文章,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词的上片、下片都蕴涵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上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句,告诉人们只要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句,辩证地揭示了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与缺陷的结合。又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也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生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不可阻挡地战胜旧事物。像这样的文章还有《题西临壁》、《望岳》等。

当然,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美远不止这些,还有诸如修辞美、对话美、逻辑美、虚实美等。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感觉。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寻魏“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注重“美”的咀嚼。这种学习活动给同学们的潜移默化就是:课文中一定有美点,自己的眼睛也一定能发现美点。这样的训练进行得多了,对“美”的感受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对“美”的探寻就会成为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而学生如果有了这种感觉与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在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并用文字来表达美,讴歌美。我想,如果能这样,其教学意义、育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