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秦俑服饰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秦俑服饰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第奇迹,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神韵,这些兵马俑的出土记录着古代中国的服饰魅力,饱含了中华民族的服饰艺术和审美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正走向普及,高校专业的设置与开设也日趋相同,因此,发挥高校教育地域性特点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陕西位于中国的中心部位,更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兵马俑的出土为陕西高校服装艺术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文化的一项宝贵财富。陕西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发挥地域性优势,挖掘地方艺术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形成陕西地区艺术教育的特色模式。

关键词:秦兵马俑;地域性;服装设计教育

一、兵马俑服饰的艺术价值

兵马俑形象刻画生动,以其磅礴的气势让世界为之惊叹。兵马俑服饰是兵马俑艺术的主要体现,主要包括头饰、铠甲、布袍、鞋靴等。这些服饰形象各异,刻画细致入微,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兵马俑服饰的造型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其服饰造型各具特点。秦俑的服装是依据等级和兵种去划分的,如将军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驭手俑、骑兵俑、步兵俑等,他们的服装各具特点。秦俑服饰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秦俑的甲衣上,秦人制作这些陶俑用来体现秦军威武的面貌。通过观察秦俑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到秦俑服装巧妙的装饰手法。如将军俑铠甲上的花结装饰,这种花结既可以用于系束铠甲,又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分别排列在将军俑铠甲的前襟部、肩部、背部,飘洒自如;又如秦俑铠甲上造型丰富的连甲带,连甲带本是用于连接甲片的系带,而秦俑甲衣的联甲带造型别致,起到了巧妙的装饰作用。这些连甲带排列整齐有序,形成了一种秩序美。

(二)兵马俑服饰的图案艺术

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秦俑图案的题材主要包括了几何纹、自然纹、植物纹等。其中几何纹包括菱形纹、双菱形纹、对己纹、三角纹、圆点、八角星纹、回形纹等。这些几何纹样是运用线条勾勒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秦人运用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图案形式,丰富了几何图形的造型美;自然纹样主要包括一些矩化了的三角云纹、掣电纹、漩涡纹、雨丝纹等,这些图案有着各自的含义,饱含了对秦朝军人的祝福和赞美之意;植物纹主要是花序纹,分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状花序、篮状花序等,组合形式灵活多样,极具装饰性。另外,秦俑图案具有整齐、和谐、统一的风格,秦人在装饰兵马俑服装的时候运用有序的排列组合,将这些图案整合起来,形成规则统一的视觉效果,极具装饰性。

(三)兵马俑服饰的色彩艺术

秦俑服饰的着色非常丰富,色彩主要包括了蓝色、绿色、红色、紫色、黄色、白色、褐色、黑色等。这些颜色分别见于秦俑服饰的冠、领口、铠甲、裤子等部位,这些颜色的搭配体现了秦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向上的。如秦俑袍衣色主要为大红、粉红、大绿、粉绿、粉紫、天蓝等热烈明快的颜色。红色给人热烈、喜悦、勇敢的感觉;绿色给人平和、喜悦活泼的感受;蓝色给人宁静、沉着的心理感受;紫色给人委婉、尊贵的视觉感受。色彩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属于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秦俑服饰色彩追求明快、艳丽,给人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通过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秦俑服饰在视觉上的丰富性和立体感,给人热烈、朝气、坚强、乐观的视觉心理感受。兵马俑的服饰色彩搭配为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二、陕西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陕西的许多高校都增设了服装设计的相关专业。由于开设专业的时间较短,很多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的模式往往还在探索之中。

(一)教育课程设置同质化,缺乏地域特色

据调查,艺术设计专业在陕西各大院校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些院校都以不同的优势为所在设计学科发展提供了各自的特色资源。陕西的艺术教育在全国已占有一席之地,如西安美术学院这样专业的艺术类院校,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陕西各所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大体一致,没有形成学校自身的培养特点。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艺术种类众多,如凤翔泥塑、洛川毛麻绣、华县皮影等艺术形式都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陕西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体现陕西的艺术特色和优势,地域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与此同时,地方艺术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没有地域特色,就会形成全国各类艺术类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同。因此,难以形成各自学校的特色,更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教育课程中对地域性资源利用不够

据了解,陕西许多高校艺术专业设民间美术理论和考察课,理论课程课时量一般为60学时,通常开设在二年级,主要内容是陕西周边民间艺术文化考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陕西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考察课程是通过深入民间艺人家里,学习并制作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但是在短暂的考察中难以深入感受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学生在考察中往往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的现象,对考察的对象并没有真正做到细致的体会和研究,导致考察学习出现了“旅游化”的现象。由于当前网络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学生在设计自己的作品时往往是通过网络获取资源的,但这种提取灵感的方式往往具有图像化的特质,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融入感情的设计,导致设计作品的形式化和单一化。因此,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注重实践教学。

三、秦兵马俑在高校服装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相比较而言,对于陕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结合陕西本地的地域文化进行课程设置。秦俑位于陕西临潼,为陕西地方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挥地域性优势,开展特色教育

陕西是西部文化的中心,应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所建树,陕西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奇迹”,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秦俑服饰艺术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环节可增设秦俑服饰研究的相关课程,增加对人文地域风情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同时,在教材讲义撰写上,收集整理秦俑服饰艺术资料,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在专业配套方面成立专门的服饰文化研究室,配置相应的资料设备,力争打造西部乃至全国服装专业的特色品牌。

(二)建立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

针对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且不适应艺术实践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学研不到位、政府和企业很少参与人才培养导致重论文轻设计和实践等问题。陕西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与当地政府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作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之一,具有极大的价值。通过合作共建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工作等方面搭建一个更为宽广的合作发展平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依托、地方产业为支撑,通过广泛深入地校地合作与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

四、结语

秦兵马俑服饰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神韵,是世界人类艺术的瑰宝,为陕西服装艺术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陕西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发挥地域性教学优势,充分挖掘地方艺术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形成陕西地区艺术教育的特色模式。

参考文献:

[1]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周锡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3]曹玮.真彩秦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4]孟剑明.秦始皇帝陵探秘[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1.

[5]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徐人伯.秦俑艺术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考古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作者:何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