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年患者焦虑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心理护理方案护理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中年患者的抗焦虑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介入治疗中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按心理护理方案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通过SAS评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在术前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理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彤术 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向冠脉注入造影剂使心脏表浅血管显影的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冠脉有无狭窄及其狭窄程度,是判断冠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最准确的方法,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属于血管再通术的范畴,是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最小的一种,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施予针对性护理,对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将心理护理理念运用于择期PTCA+STENT术患者的早期康复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6月-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并择期行PTCA+STENT术病人60例,心功能1级或2级,无严重合并症,有一定的理解和自理能力。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46岁~59岁,平均52.5岁,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对照组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46岁~58岁,平均52,4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股动脉途径穿刺。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支架类型及安放数目、造影剂和肝素用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心理护理方法
1.2.1建立心理护理干预基础:成立心理护理小组,心理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病房护士长、责任护士、介入护士、康复医生,均接受心理护理知识、心脏康复知识培训,学会查询文献,分析评价文献的科学严密性、结论的可靠性和临床可行性,并与以往的护理经验、病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利用各种机会多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耐心地解答各种问题,认真地听取患者的陈述,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心理状况,使其消除因环境改变而造成的孤独、恐惧、忧郁以及焦虑等心理,使患者感到生活的温暖,更能积极配合治疗。
1.2.2认知与干预:主要根据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术前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认识,加上疾病本身带来的不适感与疼痛,对介入手术治疗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手术过程出现意外或自我猜测介入结果的轻重程度,导致心理压力大,甚至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另外,介入检查及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需要长期服药,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均可导致焦虑不安。针对这些情况,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来介绍住院环境,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应具有深厚的同情心和理解。配合医生解释冠状动脉造影对指导治疗和诊断的必要性,讲解治疗目的,针对患者病情和文化素养,因人而异地介绍疾病知识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科室目前从事心导管治疗专家及技术现状、导管室环境和主要仪器名称、性能。条件允许时术前可带领患者参观导管室,介绍同病患者既往手术治疗效果,积极提供有关冠脉介入的医学知识及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知识,强调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预后。向患者介绍术者的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让患者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及配合。向家属介绍如何配合医生做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耐心地回答,使病人有思想准备。避免因高度焦虑、紧张、极端不安情绪造成心理障碍,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抗病能力下降,给手术造成困难。对因紧张不安影响夜间睡眠的患者预服安定。
术中导管室的温度调到适宜状态,经常询问病人的感受,此手术一般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医务人员必须态度和蔼,举止端庄,语言简练,动作轻巧敏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消毒铺单工作,尽量减少病人身体时间。对手术、抢救仪器或监护仪、吸氧操作等发出的声响,及时给病人解释清楚,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做好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详细说明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思想顾虑,同时将可能产生的感觉提前告知病人,如告诉其股动脉穿刺就如同输液一样的感觉、推注造影剂身体有发热感,这些都是正常反应。术中运用谈话的方式分散病人注意力,告知病人将不适感说给医生,以得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反应及时处理,主动关心体贴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术后因制动会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如床上排便的不习惯,长时间制动会出现腰背酸痛等,加上各种监护仪器在使用中发出的连续响声,均会影响病人的情绪,而产生烦躁不安。某些患者由于过分自信,对疾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或虽有认识却不以为然,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容易不听医护人员的劝告,不配合术后监护及治疗。此时应设专人看护,利用转移病人注意力的方式,与病人沟通,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使紧张焦虑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从而减轻病人术后的一系列不适感觉,增加抗病的耐受力。
1.2.3术前术后评估: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前1d晚、术日及术后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程度。该表由20个项目组成,每项症状按1~4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高。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P
2、结果
2.1两组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术前术后SAS评分比较,见表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前1日SAS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干预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生活负性事件,对患者必然引起一定程度的负性心理应激反应,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中年人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变化中,心理的改变比较复杂,其结果会给中年人带来不可名状的苦恼。中年期对男性来说,因为他们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身体方面功能的衰退、衰老迹象的出现,社会竞争力下降,会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加剧中年男性的负担。中年妇女到了更年期,她们容易感到情绪压抑、无谓的担心、坐立不安、易激怒等。对中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原则,是劝导他们真正接纳疾病并积极认真对待疾病,使之认识到治疗自身疾病的当务之急,恢复身体健康是家庭和事业的根本,在护病中,也可有意识地介绍一些不够重视、不够耐心对待疾病而使疾病长期拖延难以治愈的实例,引起他们的注意。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明显,这主要与一系列详尽的疾病知识介绍使患者对疾病有了充分、准确的理解,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有效的沟通,使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中,情绪得到有效舒解密切相关。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鼓励家庭成员及亲朋好友与患者在术前交流,使之感受到家庭、亲友的关爱,对激发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热情,克服焦虑心理起了一定的决定作用。总之,强调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分析与护理,对保证心脏病介入诊疗的顺利完成和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