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运用WSR方法论,从物理(W)-事理(S)-人理(R)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国内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的构成,按照WSR工作过程,构建以人理为核心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模型,并分析构建了基于WSR方法论下的安全管理运作模式,这将有助于提高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WSR方法论;运作模式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造成事故的原因中,85%都涉及到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各种因素[1]。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日益重视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形成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从管理层到基层的相关施工安全体系,使每一个合法建设工程项目都按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运行。但是,在如此重视程度和相应模式的实施下,每年仍有众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问题上我们有必要继续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方法的完善。本文运用系统工程领域的WSR方法论,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层面对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所涉及到的几大要素进行划分,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相关研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型,并形成了科学的运作模式,保证了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WSR方法论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适应性分析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简称WSR,是一种解决巨型系统的方法论,是顾基发和华裔学者朱志昌博士提出的[2]。其中,“物理”主要解决的是“物是什么“的问题;“事理”主要解决的是“怎样做”的问题;“人理”主要解决的是“最好怎样做”的问题[3]。简而言之,WSR是一种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于一体的方法,是一种更具条理性、层次性和实用性的方法。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由各种客观物质的组成部分构成了系统的“物理”层,支撑着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的实施。而“事理”则是在“物理”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管理目标,寻求科学、高效的方法来保障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而系统中的“人理”则强调不仅通过管理层直接组织协调各层人员的安全控制的实施,且通过结合“物理”层中各方面安全管理基础和意识的学习以及综合“事理”层中的方法来对最终目标的实施进行管理决策。因此在基于WSR方法论的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系统适应性分析下,形成了以“物理”分析为基础,借以合理的“事理”分析为方法,围绕以“人理”为核心的运行模式,进而达到最终需要完成的安全管理实施目标。三者之间的联系。

2基于WSR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模型构建

2.1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

(1)安全管理中W因素分析。系统“物理”层在实际工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过程中的人员安全,二是工程交付物的安全,三是工程项目财产安全[5]。建设过程中的人员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人身的安全管控;另一方面是指在工程竣工之后对交付物的使用者的人身的安全管控。建设项目的最终目的即为生产可交付使用的建筑物,因此保证工程交付物的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是指在其项目过程中需满足“四控两管一协调”的目标。建设工程项目中财产安全主要包括两方面,即集体财产安全和个人财产安全。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做好防范措施,防止机械设备的丢失及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以及材料的消耗和浪费,保证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最小化。

(2)安全管理中S因素分析。本系统而言,“事理”层在实际工程中主要由工程建设中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建筑安全生产行业管理模式、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安全监管机制、建筑安全生产基础、安全管理的相关科研项目所构成,通过这些客观、物质的方法和途径,力求以最有效、最小成本的投入来达到最优的安全管理效果。在工程建设中应遵守的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生命无价,安全第一”的指导性原则[6]。通过现有的建筑安全生产行业管理模式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其中我国目前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式为“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在现有建设行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之下,为保障安全管理的实施,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并通过相应的技术培训来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的同时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从而约束相关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以达到安全管理目的。对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第三方监理方而言,也是构成S因素的一大要点。通过监理方的专业性的监理,直接有效地避免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的同时,也保证了建筑质量的目标的达成。同时,在建设工程中开展必要的相关科研项目,对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进行总结和提升。

(3)安全管理中R因素分析。在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中,人理子系统包括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7]。领导层的人理因素即工程负责人以及项目安全责任人等,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规划部署,管理层则是领导层往下分级设置的各专职部门人员,主要有安全员、技术员和施工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并落实安全管理的实施,能有效监督和指挥现场施工人员。执行层则为建设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如各类劳务班组。建设工程的领导在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的同时,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工程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即为项目经理,需对项目进行中的所有安全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企业管理层在建设工程运行开始之后以及到项目开工、施工、竣工及验收交付整个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都起到关键作用,建设工程中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安全重视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运行及其项目进度的管理效果,继而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管理造成影响。而对于建设工程中的执行层,即各类劳务班组,作为施工人员,个人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施工水平直接作用于工程项目。因而,R因素作为核心位置,以上所分析的人理子系统中的三大层级主导和管控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以及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实施。

2.2构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WSR模型

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涉及要素众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上文中基于WSR方法论对事理、物理、人理的因素界定分析,从W、S、R三个层面来构造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的WSR模型,见表1,这将有助于系统、全面地从宏观上了解安全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具体阶段的实施。

3基于WSR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运作模式

3.1基于WSR方法论对安全管理过程的分析

按照WSR方法论的工作过程,结合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系统的特点,其安全管理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来进行[8]:

(1)理解领导意图:本阶段主要包括各项法律法规的收集,对行业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调查和了解,而后与领导层、管理层进行沟通,在安全管理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一步主要强调的是与领导的沟通,为下阶段打基础。

(2)调查分析:重点是调查项目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由管理人员通过查阅相关文件、现场巡视及与现场工作人员谈话等来了解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并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达到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全局认识目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弄清楚项目组织结构框架。

(3)形成目标:通过对上阶段的总结,本阶段即可确立具体的安全管理目标。这一目标必须与整个项目的最终目标相一致并且为其服务。其关键在于确定项目所能接受的风险水平,同时必须符合相关安全生产条例并为社会和行业所接受,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把各项指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和水平之内。(4)制定方案:确立目标之后,安全管理人员应针对调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与领导层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组成,当然,一切方案都需要根据应用场合并恒定成本差异,据安全隐患的危险程度并结合项目的预算经费来确定。

(5)协调关系:一是技术上的协调,如在解决安全问题的过程中,若出现技术与成本上的冲突,则需要改变技术措施来满足成本要求。二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即人际关系上的协调,包括与领导层的协调,与同级的协调还包括与下级直至现场人员的协调。

(6)实施与完善:安全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仅靠之前的单一部门协调很难完全解决。定期召开管理阶层的阶段会议来共同商议新的解决方案,进而对整个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案的运行进行不断完善,以达最优目标。

3.2基于WSR方法论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运作模式

综合以上“六步”分析,得出了基于WSR方法论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运作模式,见表2。

4结论

我国现有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由于项目过程中的复杂性使得建筑行业成为事故多发行业之一。建设工程中的相关负责人大多缺乏实质上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配备不足,多依靠于行业相关管理部门通过监督执法来督促其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此外安全生产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安全管理基础不足,进而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落实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对WSR方法论在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适应性分析,建立了相关模型和运作模式该模式,力图有效应对和确保项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实施,达到目标最优化,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希望本文所分析研究的内容能对现今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的实施有所帮助。

作者: 陈凌姗 刘洋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荣玫,韩传峰.基于WSR基础设施系统管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140-143

[3]董丽娅,刘子玲,任远,等.WSR方法论在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2):89-93

[4]王磊,陈国华.基于WSR方法论的企业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1):112-115

[5]金雷.浅谈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4,(30):117-1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2,(4):4-9

[7]郑琪.基于WSR的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框架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12):127-131

[8]赵亚男,杨群,刘焱宇,等.用物理—事理—人理的方法研究运输安全系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