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授之无物,以免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索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门课程应在抓好“双基”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塑造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民族复兴增砖添瓦。

【关键词】学生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授之无物,以免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索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门课程应在抓好“双基”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塑造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民族复兴增砖添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模式。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和表现,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当然这种封闭式教学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式教学就是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和创新。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比如,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让他们自由发言,允许针锋相对,在得出真知的同时提高了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欲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上都是表明兴趣的极端重要性。好奇是初中生的天性,兴趣恰恰是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作良好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成功教学的重要前提。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思想品德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就要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只有采用多种办法和途径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抽象的道理通过生动的奇闻异事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做到图文结合,直观生动;还可以由学生表演情景剧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增强学生创新欲望的作用。

三、适应学生特点,开拓学生视野

网络时代的中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广阔。一方面,他们开始由形象思想向抽象思维转变,经常提出一系列的问号等待我们做出满意答复。面对这种转变。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有充分地认识和准备,否则就会适应不了学生,也会对我们的教学产生巨大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比如缺乏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在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时,尽管兴趣盎然,但是不能有正确的认识,而是产生思想疑虑和误解,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教师的作用这时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及时、恰当的因势利导,给学生释疑解惑,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质疑问难。创造宽松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人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设疑和解疑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是必须要维护的,教师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样的结果无非是教师获得所谓“胜利”,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极大压制。正确的教学应该是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去面对学习中的疑问,发表不同意见,不拘一格地提出问题;教导学生敢于摆脱传统习惯、思维定势,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甚至提出独特的见解。只有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平等互动的和谐课堂氛围,才能使所有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能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五、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含教育。

美国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身体验的过程。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模拟法庭、新闻等活动,这样能使学生在生活实践的矛盾中积极探究和实践,在积极探究和实践中感悟人生,认知社会,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环境问题时,为了加深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可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还可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等实践形式,这样能够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锻炼学生分析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开了社会实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重实践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除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是一句空话。

六、积极鼓励,建造“创新”保护器

我们需要记住:“青少年学生最需要一种促进其发展的情感,就是激励的关怀”。因为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命基因赋予人的创造精神,往往是由人们微不足道的小小失误和过去形成的落后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慢慢扼杀的,我们不能成为“凶手”。

学生的创造力是一朵娇嫩的花,我们的赞扬好比就是及时的细雨使之盛开,我们的批评好比是凛冽的寒风使之过早凋谢。教师对于学生们的质疑、错误回答甚至是“出格”和“离题”的表现,绝对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始终以支持鼓励的态度和热情真挚的胸怀去启发和诱导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尊严和创新精神得到应有的保护。

总之,中国的复兴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而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创新。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大科学家、大发明家,更要培养千千万万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只要我们坚持以课改为契机,以课标为准绳,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创新,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