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在《武媚娘传奇》里活下来――毒药传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在《武媚娘传奇》里活下来――毒药传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热播的“大头娘娘和小头皇帝”――《武媚娘传奇》中,涌现出不少遭下毒谋害,鲜血迸流的官斗牺牲品。剧中这些人的毒发时间和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这些毒药真的存在吗?被下毒后到底是什么样?不妨来八一八历史上那些真真假假的传奇毒物。

中毒后“七窍流血”而亡可能吗?

以植物来说这种可能极小。事实上“七窍流血”这个词可能最早见于元朝小说,但当时的医学著作中,并未见此词用于中毒症状的描述。后世小说常用它形容中毒的惨状,有可能源于《洗冤集录》中。

更加出名的“七窍流血”可能来自《水浒传》。虽然它写的是宋朝故事,但成书于明朝,诸多日常细节(比如拿银子买东西)都是反映明朝状况,有此描写也并不奇怪。书中武大郎被毒杀时,潘金莲意识到七窍流血可能暴露,所以有一个情节是把武大郎流出来的血擦掉。

而现实中的毒药,症状几乎都没这么明显,毕竟毒药之所以长盛不衰,便捷廉价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中毒后机体往往呈现出某些疾病的状态。中毒在缺乏宋慈建立的系统验尸观念及技术前往往难以和真正的疾病区分,杀人于无形,十分具有隐蔽性。

宫廷中毒之饮酒

在剧中第一个“七窍流血”挂掉的婕妤郑婉茹,是用鸳鸯鸩壶喝酒把自己坑死了。“金樽”即是鸳鸯鸩壶,首先鸳鸯壶确实存在,但用它的人绝对不想有个毒字在里面。现代人在2010年利用负压原理成功复制,只要按住握把上的气孔即可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

至于鸩,一说为神话或已灭绝的某种古兽,一说为大冠鹫。考虑到射鸩做毒和鸩酒的说法从古至今,从南到北都有记载,所以有可能就是它的羽毛――只不过人家根本没毒。所以鸩可能只是致命毒的代称罢了。

郑小姐暴毙后,戴青(实为戴胄)说这是来自漠北的黥毒,中者立毙。黥毒本身不可考,问题是剧中一开始说饮后三天必死,何以突然变暴毙?

宫廷中毒之牲畜

再来看剧中被一刀捅死的马(狮子骢)吧。剧中说在马的饲料里混上曼陀罗和蚀心草,马就会变得性情暴躁,而一旦见到血便会发狂。茄科植物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他们与现代合成的其他阿托品类制剂类似,的确对呼吸,血管等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医学上也被用于有机磷中毒治疗。

作为情花毒和断肠草故事的真正原型,这类植物中毒后早期的兴奋,心动过速,很快会转为幻听幻视,精神错乱,最后因心力衰竭或窒息死亡。假如这匹马不是吸血鬼,那么全程都不需要血腥味来搀和这马也会引起精神狂躁。

从先秦两汉再到唐,牛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因此杀牛者一般轻则徭役重则杀头。除非是边远城市,否则人们几乎是很难吃到牛肉的。在唐朝,人们主要吃的是羊,禽类,其次是猪。这就给投毒提供了便利。第一自然是因为羊肉强烈的膻气,必须要以佐料处理,第二是因为没有冰箱,常用的保存方式是腌肉。当时的烹饪手段以煮和烧(炙)为主,而煮肉最常用到的佐料就是八角,当然,八角是无辜的,有问题的是它的一些亲戚,它们常因和八角长得相似而混淆使人中毒。

宫廷中毒之饮食

宫中这么不安全那我们还能吃什么呢,水产海鲜怎么样?所谓日式生鱼片和刺身的祖宗就是唐朝的鱼――鲜活的鱼被片为极细的丝或片。葱姜辣醋皆可蘸,比起多撒两点盐都可能被傲娇大厨呵斥吃法不对的日式料理实在是过瘾多了。

但比起生鱼肉的寄生虫问题,有一种严格来讲并不算“中毒”的过敏反应才是这里要说的,对普通人无害的剂量或物质,对过敏者来说就是致命的“毒药”,常见的如青霉素过敏,蜜蜂过敏等。

《武》剧中吃蟹憋死那位就属于这类,但剧中说他“喉头肿胀而死”欠妥,因为确切的死法是支气管粘膜水肿以及伴随发生的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亡。剧中没说他这是“过敏”倒值得称道,因为直到公元9世纪才在波斯诞生了过敏的概念和研究,而在大唐,即便有对此现象的记载,这倒霉孩子多半也会被解释为因泄露天机而死的。历史上确有这么一位精通天文、历法、气象学的李淳风,只不过人家一直活到下任皇帝去世前不久才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