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主要内容 提炼中心论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主要内容 提炼中心论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常考题型】

一、选择观点

例1 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014年江苏南京卷)

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解题策略:

主要观点是作者的看法或者主张,明确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本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辨析观点的能力。解答时在仔细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采用排除法,逐一辨析,看看文中的主要论据证明了哪一种观点,就选择这一项。

二、寻找论点

例2 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2014年辽宁丹东卷)

解题策略:

寻找中心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看标题。有时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2)看开头。有的作者喜欢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3)看中间。有时承上启下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4)看结尾。有的作者会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三、概括论点

例3 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014年湖北十堰卷)

解题策略:

解答这类试题可以先看标题,了解文章论证的话题;然后看文章中运用的论据,思考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最后根据中心论点判断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主张,通过陈述句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阅读闯关一】

命运,不相信娇气

文/徐 隽

①娇气,换不来同情,换不来爱护,换不来宽容。年轻就有机会,年轻需要奋斗。唯有“戒娇”,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不相信娇气。

②有不少老师担忧,自己的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业一落千丈,感慨现在年轻人意志怎么会如此脆弱,如此挡不住网络世界的诱惑。

③有不少用人单位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跳槽,一年能换三四份工作,稍有不如意,就闹情绪,怎么一点苦都不能吃,一点委屈都不能受?

④有不少家长困惑,孩子已经成人,但还是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简单的家务活也不愿意做,如此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独立?

⑤ “意志脆弱、不能吃苦、习惯于享受”,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娇气”一词的定义。照照镜子,我们的一些青年人,是不是有时也显得“娇气”,甚至患上了“娇气病”?比如找工作,都爱往“国”字头单位钻,不肯往基层跑;上下班,抱怨公交地铁拥挤,宁愿堵在路上,也要打车或者开着私家车加入拥堵大军;工作中,只能别人看我脸色,不能我看别人脸色。更有甚者,崇尚“拼爹”,不相信奋斗;乐于安稳,受不了颠沛;沉浸于享乐,不勇于打拼。

⑥青年人尚未经历太多的人生坎坷,有点娇气,不太成熟,不足为奇。尤其是“80后”“90后”青年,很多是独生子女,全家人供一个孩子,生活条件比父辈优越很多,少了点历练,少了点猴气虎气,少了点吃苦耐劳,这并不可怕。怕的是这种“意志脆弱、不能吃苦、习惯于享受”成了常态,成了理所当然,成了一些青年群体的通病。

⑦青年时代,是流淌着黄金的美好时代,最无牵挂、最无羁绊、最无顾忌,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而干事创业,娇娇滴滴、拈轻怕重、挑肥拣瘦,是大忌;不相信奋斗,落入“出身论”“宿命论”的窠臼,无疑在竞争还没开始时,便提前缴了械;缺少恒心、毅力,做什么事都想着快速成功,稍有挫折,就另起炉灶,一不小心就成了“猴子掰玉米,一无所获”。

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年轻人成长成才,首先要“戒娇”。今天,我们谈“戒娇”,不一定要卧薪尝胆,但要锤炼坚毅品格,练就过硬本领,敢于面对挫折,矢志艰苦奋斗。在任何时代,艰苦奋斗,都能找到现实的根基:且慢抱怨基层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与当地群众齐心协力、脱贫致富,将为青春留下绚丽的色彩;且慢在意挤一挤公交地铁――对身边的奋斗者报以微笑,可以心情舒畅地开始和结束为梦想打拼的一天;且慢怨恨工作的不如意――每一次挫折,涂刷的都将是下一次成功的底色。

⑨娇气,换不来同情,换不来爱护,换不来宽容。年轻就有机会,年轻需要奋斗。唯有“戒娇”,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不相信娇气。

(选自2013年8月6日《人民日报》)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⑧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闯关二】

读书之“见”

文/赵 畅

读书的关键,并非在于你能说出多少种意义,而在于你以怎样的姿态去读,你投入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依我之见,读书得有“见”,亦即每个人要通过读书,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否则,读再多的书充其量亦不过是“两脚书柜”而已。

读书之要,首先在于增长“识见”。“识见”,即知识与见闻。一个人的知识和见闻,有些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但极其有限,主要的途径是读书。唯有读书,才能缩短时空,沟通古今,将古人和今人留下的知识和见闻转换为每个读书人自我的知识和见闻。有鉴于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我们必须做到勤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否则,就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我们要尽可能地扩大读书的范围,不仅要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而且要读专业以外的书;既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人文科学方面的书。提倡越界而读,书读多了、读杂了,一个人的知识与见闻的视野自然开阔了。

读书得有自己的“主见”。也就是说,读书人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将自己禁锢在作者夯筑的知识、情感、思想的围墙里。记得哲人说过:读书时不可存有己见,读书后不可丧失己见。读书,我们先得把作者的思想和意念读懂弄通,进入书的深层邃境,靠近其核心、本质与灵魂,触摸到作者的心灵轮廓。在此基础上,我们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读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自己的实际反躬自求而不随意迁就,才能有自己的见地。这般读书,也才有意义。

读书亦须有“灼见”。“灼见”,是一种透彻的见解,或者说是一种独到的见解。读书中,读者有主见固然重要,但若能用新眼光观察问题、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利于消化读书内容,更利于培养自我的创造性思维。因为读书境界的提高,表现在“读书将以穷理”,“穷理”就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敢于怀疑。学者陈平原从小就背诵《明日歌》。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这首明代画家兼篆刻家文嘉的《今日歌》改写而成的《明日歌》,他至今都能做到开口道来。但对此歌“据说乃明代状元钱福(1461―1504)所撰”,他不免有点怀疑,怀疑这原本就是谐谑体的民间歌谣,在流传过程中,为增强说服力与可信度,便靠上了一位名人。虽说,陈平原的怀疑亦只是一种说法,但有理有据的推论,对于帮助我们养成“在读书中质疑、在质疑中读书”的良好习惯,不无裨益。

读书还得有“预见”。一本书,一篇文章,尤其是好书好文章,往往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中亦定然包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甚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读者不仅要把握作者的倾向,更要透过作者的表达举一反三去发现由此带来的有益的思想激荡、观念交锋,并预见其作用轨迹。读书,既成就作者亦同时成就读者乃至成就社会,当是预见之功。

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富于创造性、增“见”长“识”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读书的要诀,我们才能在蜿蜒的溪流中寻找桃源梦境,并在每一转折之间碰逢豁然开朗的意韵,找寻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

(选自2013年12月17日《 人民日报 》,有删节)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之“见”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运用陈平原质疑《明日歌》的事例证明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