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六盘水市经济转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六盘水市的兴起、发展都是建立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基础上的,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六盘水市煤炭资源逐步减少等原因,使六盘水市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
关键词:煤炭产业;经济转型;循环经济;六盘水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164-02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总面积9 9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2.7万。这座城市是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以煤炭采掘工业为基础,冶金、电力、建材、矿山机械工业综合发展的能源型重工业城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锌、石灰石、煤层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已探明储量180亿吨,保有储量168亿吨,煤种全,煤质好,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电源基地之一。六盘水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2009年达到年产原煤5 126.58万吨、钢300多万吨、水泥282.3万吨、电力装机容量65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00.64亿元。六盘水市的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68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市人口为50万。总的来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六盘水市经济转型原因分析
六盘水市的兴起、发展都是建立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基础上的,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最近几年,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煤炭等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带动了六盘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六盘水市煤炭资源逐步减少等原因,使六盘水市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主要原因有:
1.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的依赖性过大。六盘水的工业,无论钢铁,电力还是建材,均建立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对煤炭的依赖性过大。从三大产业看,2008年三大产业中二产占63%,随着煤电钢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的上马,这个比重还会继续提高;从工业结构看,2008年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41%,煤炭、电力、钢铁、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90%;从财源结构看,煤焦税费总额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2.5%。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煤炭支撑经济发展,低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一旦煤炭开采枯竭,而新的主导产业又没有很好地培育和发展起来,那么资源的枯竭将容易造成产业衰败,进而导致城市的衰败。
2.以初级产品为主,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目前,六盘水市的煤炭资源开发基本上还处于原矿开发阶段,大量的原煤未经洗选就直接输出。其他向外输出的产品也主要是一些“傻、大、黑、粗”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精细产品、深加工产品较少,在全国有影响的名优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更少。2008年,六盘水市生产原煤4 483万吨,其中,地方原煤2 336万吨,洗精煤21万吨,焦炭产量431万吨,地方原煤入洗率为35%。并且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和就地加工增值程度低。目前煤电一体化刚刚起步,煤炭综合开发利用也一直进展缓慢,除盘江煤电集团的火铺矸石电厂、老屋基矸石电厂等少数国有企业矸石用来发电外,地方煤矿煤矸石基本没有利用,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如山。在机焦生产中,粗苯、煤焦油等副产品回收率较低。大量的煤层气也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直接排向大气层,既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3.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六盘水市是一个因煤而建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又是一个地处欠发展的贵州西部的年轻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大发展,经济增长较快速,但经济总量较小,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年来,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造成城镇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城市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和人文资源缺乏的制约与限制,使得六盘水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举步维艰。
二、六盘水市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
经济转型是一个战略性系统工程,既需要城市各个层面的协同动作,也需要时间上的长期努力。只能以科学务实的态度,认真分析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市场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把战略上的总体规划任务目标与战术上的分步操作实施统一起来,分阶段、分步骤作出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循序渐进,分步骤推进经济转型。
1.必须加强对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和转换的效率。六盘水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煤炭、钢铁、电力。目前,无论是煤炭还是钢铁和电力,我们基本是输出初级产品,付出的环境代价和资源成本高,附加值低。如何延长相关产业链,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做强做大主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支持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发展煤层气化工。六盘水市矿区煤层气富存2 000米以浅探明煤层气 14 236 亿立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政府应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和出台支持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政策,加大开发利用煤层气的力度。一方面,既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 ;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减少煤层气排空对环境造成污染。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一种储量丰富的优质能源,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对实现六盘水市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贵州宙人集团在水城县玉舍乡玉舍煤业的瓦斯液化项目,保田青山煤层气开发项目均为六盘水市煤层气开发利用开了一个好头。(2)加快发展六盘水市风电产业发展。风力资源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风电等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更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我市风能丰富,可开发容量为209.5万千瓦,拥有发展风电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为进一步推动六盘水市风电产业和风电制造业的发展,六盘水市应作出积极发展风电的战略部署,积极招商引资,加快推动六盘水市风电产业和风电制造业的发展。(3)延长煤炭产业链,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按照省规划,要将六盘水建设成为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在毕水兴子规划中,六盘水要建设南北两大重化工循环经济集中区。规划实现后,六盘水市煤炭产业链将进一步延长,煤炭附加值大幅增加。同时,经过治理整顿,使洗煤行业在规模和技术、环保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强制原煤 100% 入洗,增加附加值,并满足不同 的用途要求。
2.要正确处理好煤和“非煤”产业的关系,通过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逐步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六盘水市由于长期以煤炭产业为主,导致了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2010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15∶60.75∶30.1,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高度依赖煤炭资源,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差,这些都需要我们处理好煤和“非煤”产业的关系,逐步实现产业的多元化。(1)整合煤机制造资源,创建六盘水市煤机制造基地。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每年大量的煤矿机械和机电产品均从外省采购,有调查数据显示,仅盘江公司每年外购煤机就价值十几亿元。如果加上水矿集团、六枝工矿及全市 289 对地方煤矿,全市每年外购煤机及煤矿相关产品价值粗略估计在 50 亿元以上,拥有如此巨大的内部市场,并有水钢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因此,通过整合煤机制造资源,研究开发六盘水煤机制造业,势在必行,既延长了钢铁的产业链,又改善了六盘水市工业的产业结构。况且,六盘水市在煤机制造方面,六枝煤机厂(现六枝宏狮),水矿(集团)博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盘江机电公司均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实力和经验。(2)建设工业园区,加快轻工业发展。根据国内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六盘水市应加快轻工业园区的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加速红石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轻工业发展。轻工业园区的建设,虽然初期投资大,但它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接纳中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凉都旅游。六盘水市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被评为中国“凉都”,这里气候宜人。拥有古夜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众多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景区交通进入条件差,外界对这些景点了解少。因此在未来,六盘水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好“凉都”品牌,打造六盘水“ 凉都游泳精品线路、景区和景点”,充分体现 :山地运动城市、古夜郎文化、凉都品牌特色。做强做大旅游产业,使其逐渐成为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3.要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好资源和环境,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要逐渐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环境,要充分吸取和借鉴工业化进程已完成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训和经验,走发展与治理并重的道路,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这方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均有太多的教训,以高昂的环境代价和资源成本换来一时的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在六盘水市长江的污染和北盘江的污染,对我们来说教训已够深刻。今天,我们发展经济,选择的产业要恰当,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努力做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做好六盘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
参考文献:
[1] 陆武成.中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
[2] 任正晓.生态循环经济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