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学习“任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学习“任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传统课程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掌控。当代的课程理念则强调以学生为本,更关注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基于这种理念,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了普遍应用。它强调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任务”设计,需要注意调整和安排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学习活动

传统课程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掌控。

当代课程理念在深刻分析传统教育方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建立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相符合。所以,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怎样设计“任务”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探究,为学生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也捕捉到了一些灵感。

一、参照课程标准,合理设计教学“任务”

首先我参照课程标准在某一章节总体教学要求的框架上,将总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的目标,并把细小的学习模块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例如,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涉及因特网信息检索、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网络的工作原理、建立主题网站、动态网页的制作等教学内容。在具体教授知识操作以前,我会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制作好的网页——“任务”。在设计这个综合性的“任务”时,要考虑到应该包含网页制作所涉及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然后将这个任务分解为几个细小的任务,指导学生分步骤去完成。

教师在“任务”分解、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每个小“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知识点的含量及其难易程度,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兼顾学生能力,分层设置“任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另一问题。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能力等特点。“任务”的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这将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任务”的设置上尽量体现出不同的难度要求,设计必做题、选做题,使学生的练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有足够的兴趣和能力来完成“任务”。教学活动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例如,程序设计这段内容,根据教材采用VB(Visual Basic)进行教学。VB是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工具,由于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在窗体中设计人机界面方便易行,使学生在程序设计中感觉有一定的趣味。但是,如果提供的“任务”仅限于此,又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需求。因此,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时间控件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设计了一个难度适宜的“任务”——设计一个能跟随时间控件改变背景颜色的窗体。(如左图)

这个“任务”使学生掌握了时间控件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同时给学生留下多方面拓展的余地。例如,时间控件设计完成后,有的学生立刻会想到,窗体背景颜色的变化速度和时间控件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改变背景颜色变化的频率呢?在这里,我适时地给出时间控件的属性(如右图),让学生自己尝试去修改。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了他们各自的兴趣点,可以获得不同的收获与提高。

三、优化“任务”设置,驱动提升学习效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是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总结”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要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其一般的规律,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例如,在“Flas制作”这节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布置全体学生“制作出图文并茂、具有交互功能的小影片”的教学任务。这样一个“任务”要求,可能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通过努力是可以达成的,但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甚至凭借他们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完成的。那么,我就将“合作学习法”应用到这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共同完成小影片的制作。在分组的过程中,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在学习活动中彼此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不仅达成了个人的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完成了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是关键,要仔细推敲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探索和改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当代课程理念体系下的教学活动,需要我们对教法做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利用好的驱动“任务”,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学生能力的提升及富有创意的作品,则是对我们教学工作最好的回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Kenneth D.Moore.中学教学方法.陈晓霞,李建鲁,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