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三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三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及时把所学知识内化,真正让学生由“经历”走向“经验”,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学习 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79

纵观如今的课堂,教师的确是能够从组织教学活动出发,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但是,由于教学挖掘不深,虽然学生已经获得了对事物不少的、真实的、客观的理解,却不一定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共鸣等。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让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逐步达到根深叶茂!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追问――让经验凸显

[案例1]“间隔排列”教学片断

师:一块木头长30米,如果把它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生:5次。

师: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吗?

生:我是用扳手指数一数的方法得出的。

师(追问):这次是锯成6段,如果锯成8段、10段、20段……你用扳手指数一数还能数得过来吗?想一想,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生:可以先总结出所锯次数与锯成段数之间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就可以马上得出得数了。

师(追问):比如呢?

生:锯一次是2段,锯2次是3段……也就是次数+1=段数,也可以说是段数-1=次数。

师:很好,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思考的时间,想一想,这种先分析总结规律的方法还可以用在何处?

生:植树问题、上楼问题……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两次追问非常重要,当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后,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教师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不断挖掘、引申,以使学生意识到在解决问题之前先把握事物共性规律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交流――让经验丰富

[案例2]“小数除法”教学片断

师:妈妈在超市买了2.5千克花生,一共花了10.5元,你知道每千克花生多少钱吗?怎样列式?

生:10.5÷2.5=

师:你们知道如何计算吗?请大家先用自己的方法算一下,一会儿交流。

生1:2.5元是25角,10.5元是105角,105除以25就是我们要求的结果。

生2:我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来算的,即10.5÷2.5=105÷25。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老师发现大家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想想这些可以计算的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整数。

生:都是我们学过的。

师:对!像这样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把它合理地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智慧的选择。想一想,在以往学习中,哪些知识的学习我们也运用到了这种方法。

生:在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它转化为长方形。

生:把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学完小数除法以后,通过学习交流,学生明白了把小数转化为整数这种计算方法,此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进一步的交流活动中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重构――让经验生根

[案例3]“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片断

师:一个长方形菜地的宽增加25%,长增加50%,那么,这块菜地的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

生:这道题没法算,它没有告诉我们原有菜地面积是多少。

师:那么,你能不能想办法把未知变为已知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假设原有长方形菜地的长、宽各是多少,再进行计算。

生:我觉得可以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

师:那行,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然后告诉大家你掌握了什么,是如何掌握的。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遇到较难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有限,解决问题存在一定困难。此时,教师没有直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去验证,这样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获取知识经验,他们的感知更真切,经验更扎实。

总之,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缓慢、长期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由浅入深,不断丰富数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更扎实、更有效。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