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归语文本真,构建有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归语文本真,构建有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把语文课真正教出“语文味”?如何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抛弃浮华,还语文一片宁静的天空,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引导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杨再隋语)我们坚信,这朴素的原点,直指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正是语文课堂走出低迷走向有效的光明之路。

一、书声琅琅,彰显语文的“读味”

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就在于它的朗读。“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琅琅书声”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语文味”,从重视朗读开始。

语文课要回归本真,首先要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朗读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主要途径,通过读培养学生的

语感,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去亲近、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受到情感熏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语文的感悟力。如教学《鞋匠的儿子》,要引导学生读出林肯被议员当众嘲笑时的不卑不亢,读出自己身为总统却甘愿为大家服务的真诚;学习《九色鹿》,让学生读出调达落水被救时的信誓旦旦,读出九色鹿对调达之后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无比憎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课堂的“语文味”一展无遗。

二、咬文嚼字,致力语文的“品味”

“语文味”源于课本,扬于课堂。文本是构建“语文味”的重要基础,脱离了文本,语文就失去了依托,其味也就断绝了气源。因此,把语文课真正教出“语文味”,教师应致力于文本语言的咬文嚼字上,即咀嚼、品味语言文字,使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品味语言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品出“言外之意”,悟到“拍案叫绝”。《爱如茉莉》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在教学中,我提问:“反复品读这句话,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昀好?为什么?”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揣摩。

通过对“探”和“照”、“射”、“投”等词语的比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他们一下子就体会到阳光也有生命,也是多情的,它也不忍心不愿意破坏这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妙哉!一个“探”字,竟有这么多的玩味!

三、课堂练笔,提升语文的“写味”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读”是“写”的前提和冲动,“写”是“读”的拓展和升华,课堂练笔正是连接这两个分支的“一根红线”,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也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1.

撰写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阅读时,边读边画,边读边写,把自己对文本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写在旁边,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学习的方法。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提出了如下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父母之间的真爱就像那无数的星星,散落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请你画出来,好好读上几遍,再写下你的体会。学生在撰写批注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了真爱,也被父母间那平淡的情感所深深打动。

2. 片段仿写。一篇优美的课文,同时也可以当做精美的习作来学习。或是文章的谋篇布局,或是一个片段的描写,或是遣词造句的独到……总之,一篇好文章总有它在写作方法上的可圈可点之处。如在教学《秦兵马俑》时,课文中描写兵马俑神态的第十小节,连用了四组“有的……好像……”,既有写实(看到的),又有写虚(想到的),既有总起(点明兵马俑神态各异),又分写(具体到每一个姿势)。这样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借鉴,我就让学生以“赛场上”为背景,仿写一段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情感抒怀。当学生的内心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或主人公的心发生碰撞后,就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表达冲动。学生在阅读中被激发出来的情感,也可以作为一个练笔的机会。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当我把赛特凯达斯瀑布前后两张照片出示后,又选择了一些词语进行比较,学生们唏嘘慨叹,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拿起了手中的笔,向全世界的人们发出保护环境的倡议。

四、平等对话,重视语文的“听味”

倾听是一项能力,一种修养,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会谈话的人总是喋喋不休,善于谈话的人则懂得倾

听,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语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倾听的本领,引导学生倾听作者和文本的声音,倾听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声音。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生命对话的过程。倾听与对话的前提是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不怕说,愿意说,想说好。我们追求的不是“热热闹闹的课堂”,而是“互相用心倾听、用心交流的氛围”。

(作者单位:吴江市盛泽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