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佳照片”诞生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佳照片”诞生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喜欢欣赏影像的人总希望看到高水平的照片。中国的摄影人更希望经常欣赏到国际水平的精彩摄影作品。从2005年开始,中国摄影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欣赏和与世界交流的新闻摄影平台,这就是“华赛”影展。中国的摄影人,尤其是新闻摄影工作者可以不出国门地与世界高水平的新闻摄影记者进行同台竞技,同台交流。虽然“华赛”影展刚刚举办了第一届,但从影展的评选过程和结果来看,它堪称一个世界级的摄影平台。

共有14幅照片角逐本次影展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在评选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票数很分散的情况,只好先选出了其中8幅票数相对较高的作品作为下轮候选作品,它们是:突发与重大新闻类单幅作品《受伤的伊拉克儿童》、组照《海啸灾难》、《抗议》和《已经腐烂的小男孩的尸体》;社会生活新闻类单幅作品《墙》;经济与科技新闻类作品《被解救的印度童工》;文化与艺术类组照作品《深圳青年的音乐冲动》、单幅作品《伟大的母爱》。

潘加尔(印度评委):我们都知道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上《抗议》和《海啸灾难》都是获奖照片,但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在WPP上的获奖而影响在“华赛”中的成绩。

米盖尔(智利评委):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不仅要描述事实清楚,还应阐明评委会的观点。

徐祖根(本届影展评委会主席):我认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应能体现出本次展览的主题。

贺延光(中国评委):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是政治冲突,是人为的,但WPP《海啸灾难》和《已经腐烂的小男孩的尸体》却是自然和人的冲突,能够体现人们有时对生命的不可把握性。

陈振平(中国评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在新闻摄影的展示上,是否刊登或是刊登哪一张照片并不表示支持或不支持照片上的事件,2004年全世界都关注的冲突放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大家是会思考的,会有自己对事件的判断。

于文国(中国评委):《受伤的伊拉克儿童》更符合“华赛”影展的主题要求。

都利(美国评委):我要在陈振平先生和于文国先生的意见后面再加上自己的观点:我们依然需要考虑图片的质量,因为全世界的摄影师都会看到获奖照片,这张照片一定要能体现出影展的质量。

蒋铎(中国评委):无论是外国评委还是中国评委,都看重照片质量,好的照片大家最后都认可,如贺延光所提出的两幅,确实是重大的世界事件。与战争相比,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无法预知;但对战争来说,人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摄影也是,而且从影像上来讲,每次评选评出的佳作应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因此,我认为《受伤的伊拉克儿童》应当获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戈伦(美国评委):我同意蒋先生的观点,新闻摄影首先要关注人。《受伤的伊拉克儿童》和《抗议》有很强的冲击力,前者的主人公是战争中无辜的受害者,后者虽然更具视觉冲击力,但主人公采用了自我折磨的方式。

贺延光(中国评委):我服了蒋先生。摄影师是可以通过影像来改变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的。

门泽尔(荷兰):我知道“华赛”想办得与WPP及美国的普利策奖齐名,但“华赛”应有自己的特点,评选结果全世界都能看到,希望“华赛”能有个耀眼的起点。

12:00,4幅照片前的4个小投票箱被一一打开:《受伤的伊拉克儿童》胜出。

《受伤的伊拉克儿童》(年度最佳作品,突发性及重大新闻单幅佳作)Fares Al-Dlimi摄(伊拉克)

标题《乌干达的夜行者》(突发性及重大新闻类组照佳作)

Jehad・Nga摄(美国)

图片说明 乌干达,古卢 ,2004年3月2-8日

夜幕降临了,给数千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惧,他们不是害怕被晨光唤醒,而是害怕圣主抵抗军幽灵般的出现,将他们逐出家园。每个夜晚睡觉之前,超过1万3千名儿童离开他们的家园,步行不同的距离来到古卢,在那里他们住在当地和国际组织建立的避难所里。乌干达北部所有的儿童都必须这样做,否则他们就会被强迫加入圣主抵抗军。圣主抵抗军野蛮的做法迫使乌干达北部成千上万人背井离乡。这些儿童在这些避难所有卫兵保护,黎明时分才会离开回到自己的家。夜晚,一些避难所会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唱歌,给他们放电影。虽然空间有限,孩子们从没有被禁止入内。

点评 詹姆斯・都利(美国):这次比赛的绝大多数作品的表现手法相对比较传统。这组照片却令我着迷。原因之一就是摄影师运用了一个比较新鲜的摄影语言。这组照片讲的是乌干达的夜行者,反映这样一个题材,摄影师不得不在夜晚拍摄,而使画面有种运动的感觉。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论拍摄哪种题材都要选择一个更新的角度,用更新的表现手法来讲述。另外,作者在照片的色彩上控制得很好。值得称道的是,这组照片的编辑非常高明,使照片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片故事。

普拉尚特・潘加尔(印度):拍摄这组照片,作者没有使用闪光灯。他的技术非常好,完全运用了现场光线。他明白自己想获得什么效果,而且控制得很好。

《练跳水的孪生兄弟》(体育类单幅佳作)邱焰摄(中国)

图片说明 2004年5月27日,在湖北省跳水学校,11岁的孪生兄弟肖哲人(左)、肖哲衍(右)在弱跳网上练跳水。这对孪生兄弟是2001年被选进跳水学校的,他们和其他20多个小队员一样,为实现奥运梦想,每天坚持7个小时的陆上和水上艰苦训练。这里曾培育出了伏明霞、肖海亮等奥运跳水冠军。

点评 文森特・门泽尔(荷兰)

我看到这幅照片的第一反应是:说不定这是我认识的某一个摄影师拍的。但事实上他不是,他是一个中国摄影师,这充分说明中国摄影师有多棒。画面简洁、清晰,故事也完整。这种清晰说明不需要什么说明文字,你就知道这幅照片在说什么。这幅画面呈现出一种甜美的、温柔的感觉。

标题 《昆虫制药研究》(经济与科技类组照佳作)

Christophe Lepetit摄(法国)

图片说明 法国科学家研究昆虫以进行药剂的研发。

点评 阿兰・勒布克(法国):我本人是化学博士,所以很高兴能看到一组科技类的照片获得肯定。这组照片中有好几张没有科学家出现,但我们能了解到人类正在从事对昆虫的研究。作者从不同的距离表现昆虫,既从传统的角度讲,同时还能看到昆虫的特写。这样做有助于我们进行版面设计,也有助于把故事讲清楚。

《被解救的印度童工》(经济与科技类单幅佳作)Sherwin Crasto摄(印度)

图片说明 2004年3月4日,在印度西部城市孟买,一些儿童在看着警察对他们所在的一家刺绣作坊进行突击检查。当天,90多名为一家刺绣作坊工作的7-10岁的印度童工被警方解救。有社会团体称,仅在孟买市就有至少35000名童工在从事着制作皮革制品、烧砖和拾破布废纸等工作。

点评 米盖尔・拉雷亚(智利):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它的弱点是构图相对比较松散,视觉冲击力弱一些,因此,在参加年度最佳摄影评比的时候显得不够有力。但是我仍然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因为它好象隔离了两个世界。照片上的孩子好象对摄影师说:“你要给我照相?”然而他们却无法跨越这个边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画面表现的就是这种不可能,就是他们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不可能。作者拍摄时采用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所有的人都能看懂他在说什么。照片会让人心里隐隐作痛,并且使人们为有在这样生活状态下的孩子而深深思考。

标题 《日军隶台籍慰安妇》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组照佳作)

黄子明摄(中国台湾)

图片说明 根据已知官方资料,六十年前日本对亚洲各国发动战争期间,至少有超过2200余位台湾妇女被调为日军隶――担任“从军慰安妇”,而全台湾迄今经验证确认有31位当事人仍然幸存于世。

点评 柏木和彦(日本):关于慰安妇的问题,我本人是很痛苦的。我不从政治上说,只从照片本身讲。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张就是大家都拿着面具的那张照片。他们能把面具拿下来就说明他们能勇敢地面对过去发生的那一幕,这点很重要。看到其他几张照片后,我们会对这张核心照片了解得更深。有了其他照片,整组照片的意义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相拥抿恩仇》(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单幅佳作)Vincent Kessler摄(法国)

图片说明 有多少历史瞬间可以如此重温,有多少新闻照片值得如此玩味。即使有电视现场转播,我们也未必曾经注意到过如此的细节,幸亏有人定格了这一个决定性瞬间。2004年6月6日,在法国卡昂举行的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活动中,法国总统希拉克(右)结束演讲后与德国总理施罗德热烈拥抱。

点评 邓维(中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个时候看到这张照片特别对中国人来说可能会会心一笑。在评选过程中,有评委说作者能拍到这幅作品很幸运。也许是他幸运,但幸运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把握。

贺延光(中国):以我的判断,睁只眼闭只眼肯定是非常偶然的,但是我们偶然拍到的画面放到特定的人物身上,让人读起来特别意味深长。

门泽尔(荷兰):我们在评照片的时候并不会讨论它是否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角度、恰当的地点去拍摄,而是拿照片来说话。对于摄影师来说,我们重视结果。

标题 《深圳青年的音乐冲动》(文化艺术类组照佳作)

余海波摄(中国)

图片说明 4月25日,12支深圳本土乐队共同举办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噪音之门”。1000余本市青年在音乐冲动中,追求现代艺术、张扬个性。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移民城市。青年人在工作之余以自己的方式组成乐队,在音乐中享受人生,并以缓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

点评 普拉尚特・潘加尔(印度):作为摄影师和编辑来说,尤其是新闻摄影,它首先讲的就是信息。但是我本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好的摄影给你一种好的感觉。好的感觉是藏在影像当中的。这组作品实际就是大量地使用色彩、光线以及人的动感来表现照片中发生的故事。那么,这组照片非常完整地充分表现出现代人的活力。

《对话幸存者》(文化艺术类单幅佳作)傅拥军摄(中国)

图片说明 2004年9月28日,《影像生存》为主题的上海双年展上,一位观众在作品《911幸存者》前久久驻足。

点评 于文国(中国):文化艺术类的新闻性和艺术性往往不太好把握,但是这幅照片的题材特别好。它的突出特点,第一是颜色,第二是虚实。他用了三个视觉要素,半拉脸、大眼睛、背景。有两点体会,第一,视角的转换很重要。第二,就是关注重大事件未必跑到现场。不喜欢利用别人的作品在自己的画面当中,但是这种事情却时有发生。我们在承认摄影师利用他人的作品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摄影师用了一个非常新鲜的视角讲述这个故事。

《墙》(日常生活类单幅佳作)Goran Tomasevic摄(塞黑)

图片说明 2004年3月11日,一名巴勒斯坦老妇在约旦河西岸村庄拜特杜古抗议以色列修建隔离墙。

点评 蒋铎(中国):这张照片无论从构图还是从摄影语言、表现手法上说都是很传统的。作者采用框架式构图,应该不是很新鲜。但是我觉得他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主体表现得像一个小孩的行为。这幅照片赢得了评委的心,原因就在于作者在现场抓住了一个老百姓非常真实的心情。她的眼神、她的手势都是非常慑人的。它有一个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老太太是一个象征。我认为最感人的照片还是要有真情,真情是新闻照片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