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动与奥运有关的那些片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动与奥运有关的那些片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萨马兰奇的温暖时刻

今年9月份,在巴塞罗那采访了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虽然萨老已退休六年,中国人一提起他,仍然觉得挺亲切。说来有趣,在他二十一年的主席任期内,一头一尾都与中国有关。他一九八零年当选主席后,第二年就恢复了中国在奥委会的席位:而在他退休前三天,又宣布了北京申奥成功的结果。“十几亿人的国家,怎么能不在奥运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呢?”就是他最具常识的观点。所以当许海峰获得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时,萨马兰奇亲自授奖,因为这不仅是中国“零的突破”,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次突破。

当我问他中国人何时让他感动,他说“他最近一次去北京时,和秘书两个人走迷了路。正在踌躇,一个人上前问:“您就是萨马兰奇先生吧?我能帮您什么吗?”当这位北京市民了解情况后,他主动提出带萨马兰奇回宾馆。临分手,他说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第二天带着妻子、孩子跟前奥委会主席拍张照片。老萨既感动又开心,中国人的念旧感恩,让这位八十七岁老人的心备受温暖。明年,他当然要来北京,亲眼看到一个梦的实现。

有所不同的特奥家庭论坛

上海2007夏季特奥运动会所带来的感动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在上海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开幕式动人的一幕,那就是八万观众在迎接特奥运动员入场时所发出的长久欢呼和运动员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在推崇竞争,追求锦标的时代,这一幕带来的只是暖暖的人情和纯纯的感动,就像一家人的感觉。这一份人情和感动在四日上午举行的“特奥家庭论坛”上再次出现。作为主持人,我也一次次沉浸在嘉宾的讲述里。论坛分为“运动的快乐”、“家庭的挑战”、“创造价值”和“融入社会”四个部分。

第一位上场的是特奥创始人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的女儿玛丽妞施莱佛,她也是特奥全球形象大使施瓦辛格的夫人。在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在家的后院给智障儿童开小运动会。作为一名健康的儿童,她也曾经问妈妈:“他们为什么看起来不对劲儿?”她的母亲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对劲儿,他们只是与我们有所不同。”如今,一家人都为特奥出力,女婿施瓦辛格早在与玛丽娅约会时就开始为特奥做宣传,也不能排除讨好未来丈母娘的原因吧。“那你得去问他了。不过,在我们家恐怕要想不参加特奥也很难。”玛丽娅说。这次她的三个孩子也来到上海,演播室里就坐在奶奶身边。看着三位少年略带害羞的青春面孔,现场观众对他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随后出现的嘉宾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位母亲。一位是前美国国家司库马林女士,她的长子一出生就被发现脑部发育有障碍。

一开始,马林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怨天怨地,怨己怨人。直到孩子一个月大时,突然生起重病,生死一线。马林这才发现自己有多珍惜这孩子。她对上帝祷告说:“不要把你给我的礼物拿走。我会好好珍惜他,把他养大。”虽然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实属不易,但马林却觉得生活从此有了目的,仿佛上天是有意通过这个孩子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常怀悲悯之心也让她在政途上更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成为墨西哥裔的代表人物。

坐在马林旁边的另一位母亲是秦怡老师。今每早些时候,她送走了59岁的儿子“小弟”。几十年吃苦受累,多少个夜晚给病中的儿子擦拭身体、换洗被褥,第二天又赶去工作,这让她几乎怀疑自己是否能撑下去。“我如果死了怎么办?我怎么能死呢!我走了小弟靠谁呢!”其实,小弟很明白妈妈的不易。他在最后的时刻为了安慰妈妈,常常忍住痛苦,嘴角带笑。让秦怡最难忘的是小弟在窒息时突然从床上坐起来,眼睛睁得大大的。“他好像看到了什么,脸上非常平静,漂亮极了!”这个情景让秦怡不可思议,也感到安慰。而更让她感动的是,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位得了绝症的孤儿,还惦记着如何为他人做好事。秦老帅说:“过去儿子就是我的精神支柱,现在我想的是好好地活下去,能做什么就做好什么,让我的儿子放心。”

两位母亲说着各自的遭遇,泪流在一处,手握在一起。我一边采访一边想,特奥与其说是为了智障运动员,不如说是为了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从中获得的感动和力量,不正是对所有人的鼓舞吗。正如后来爱尔兰演员考林法拉尔(《迈阿密风云》的主演)说的:其实我们难道就没有任何身体、精神、情绪的残疾吗?作为人,我们就应该相互关心。为别人,也为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