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圈养”好还是“散养”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圈养”好还是“散养”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丁俊晖一举获得了斯诺克世界冠军,从而引发了一场中国教育界关于技能型培养的“丁俊晖模式”与传统教育的空前大讨论。2011年,被称为“虎妈”的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用极其苛刻的中国式教育方式教育两个女儿,她要求两个女儿每课成绩必须拿A,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这种苛刻的教育方式下,“虎妈”的大女儿蔡思慧被“哈佛”、“耶鲁”同时录取,“虎妈”的成功,同样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

圈养”的教育模式是指不逾越理性规则,不超越发展规律,伴随着学校、家长对孩子勉励与教导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教育模式;“散养”的教育模式是指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下,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的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引发出来的各种教育活动。“丁俊晖模式”和“虎妈模式”虽然对孩子采取的都是一种“圈养”的方式,但是毕竟只是个案,并不意味着采取“圈养”的方式就一定会取得教育上的成功。现在中国很多社会精英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通过“散养”的方式成长起来的,同样也不能说明采取“散养”的方式就一定能让孩子获得成功。

无论“圈养”也好,“散养”也好,其实各有利弊。采取何种教育方式,首先跟教育环境和个人因素有关。另外,跟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息息相关。

“圈养”不是专制

目前,家长对孩子普遍采用“圈养”的方式,究其原因,一是家长出于对孩子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二是面对如今巨大的就业压力,循规蹈矩的教育体制所催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家长不得不对孩子采取“圈养”的方式。 但是“圈养”也是有弊有利的,利是“圈养”能教孩子懂规矩,在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能顺利地适应社会规则;弊是“圈养”让孩子的思想、行为过分束缚,难以独立,更重要的是“圈养”会让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非常重要。新疆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我心飞翔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许菲说,在“圈养”的过程对孩子的管理太过苛刻,似乎对父母而言孩子离自己希望的方向更近了,但是最大的危害是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都没有培养起来,这些能力是在孩子成长中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烈,将来如果父母在教育上一旦“抽身”,在惯性的作用下孩子势必会出问题。

“圈养”不是“画地为牢”,更不是专制。如果家长对孩子看管过严,只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意识。如果家长给孩子多一些的自主,少一些干涉,多倾听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探索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都比较好。

许菲说,家长应明白,他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在“圈养”当中,父母对于孩子应该采用负责任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只关心学习成绩,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会让孩子变得不负责任。

作为家长,在对孩子采取“圈养”方式的同时,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丁俊晖模式”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在丁俊晖11岁的时候,全家准备搬到广东之前,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认真地问丁俊晖:“喜欢斯诺克,想不想在这方面成才成名?”丁俊晖回答:“喜欢。”在丁俊晖获得成功以后,丁文钧说:“一定要尊重孩子,否则努力也是可能适得其反。”

“散养”不是放任

“散养”跟“圈养”一样,同样也是有弊有利。利是“散养”可以让孩子更自由,在孩子的不断探索下,孩子的行为处事会变得更加独立;弊是孩子缺乏规范意识和自律性。

一些家长认为,对孩子采取“散养”的方式,就是放任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可以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其实不然,开封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刘振民说,“散养”不是放任,孩子该养成的规矩,从小就开始培养。“圈养”的孩子的一大优点就是适应集体规则,团体生活能力比较强。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规则。

在“散养”状态下,孩子一旦和别人发生矛盾,孩子会学会如何去解决,而且与别人的合作精神也会相应得到发展。刘振民说,一方面,“散养”的前提是家长就孩子的自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有控制地选择一个对孩子不会造成伤害的环境,再“散养”,否则一旦出现伤害,对内向的孩子,可能会造成退缩。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很重要。交流质量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越大。

“圈养+散养”更好

既然“圈养”、“散养”各有利弊,如果两者相互“取长补短”,采取一种“圈养+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更加有利。

首先,“圈养”、“散养”应因“时”而异。在幼儿园阶段,以孩子身体健康为主,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最佳时机,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自由探索,对成长有益,这个时期采取“散养”为主,“圈养”为辅的方式好。一位母亲说:“我的孩子以前是保姆带的,成天窝在家里,很少跟外界接触,性格变得很内向。升人大班后,她看孩子这样下去不行,就把孩子送回老家,跟农村的孩子一起疯玩,算典型的“散养”。孩子性格中一个活泼好动的天性就显现出来,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比‘圈养’的时候就好很多。”进入学校以后,孩子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这个时期采取“圈养”为主,“散养”为辅的方式更好。

当然采取何种教育方式,跟教育环境和个人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环境是指教育体制的大环境和家庭环境。个人因素的差异,使得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有的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探索能力很强,这样的孩子采取“散养”为主,“圈养”为辅的方式比较好;对于那些缺乏纪律性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应该采取“圈养”为主,“散养”为辅的方式更加稳妥。

许菲最后说,现在的社会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现在的社会精英很多都是高学历的,没有学历,孩子在社会当中生存就会处于劣势,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教育基础,拥有更高的学历,这无可厚非。但是在关注孩子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父母可以分一部分精力出来,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圈养+散养”的方式,其实更可取,对孩子的全方面发展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