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双语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双语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时下,双语教育俨然成为国内教育界的一种时尚。专家学者对此褒贬不一,争议颇大。本文就双语教育的概念,双语教育的意见分歧,双语教育应当考虑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指出双语教育是国际化的产物,是一项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工作,不可盲目推广,而应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进行。

关键词: 双语教育 双语教学 争议 注意问题

一、引言

近年来,许多双语幼儿园、双语小学、双语中学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双语教育已成为国内教育界的一种时尚。这一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失望。就高等院校而言,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这一措施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英语教育重视的增强,也显示了政府解决传统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的决心。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双语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由于双语教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双语教育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质疑,争议颇大。本文就双语教育的利弊之争,双语教育应当考虑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二、双语教育

Fthenakis(1985)认为,双语教育有三种模式:1)语言丰富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的学生来自语言多数群体,目的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拥有双语能力;2)语言过渡模式,这种模式为的是通过在学校部分使用第一语言(少数群体语言)使来自语言少数群体的学生习得第二语言(多数群体语言),一旦学生掌握了第二语言,学校便不再顾及第一语言;3)语言解放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保持来自语言少数群体的学生的第一语言和完全习得第二语言使他们能够参与两个语言团体的文化,也就是说既追求一种社会的融合,又力求保持文化语言的自治(Boeckmann,1997)。本文所讨论的我国目前推广的双语教育属于第一种类型。

三、双语教育的争议

我国教育界对双语教育存在极大的意见分歧。支持者认为,双语教育是实现我国教育制度与国际接轨、加快和高效接受外国科技成果、缩短与国外科技差距的重要举措。用英语授课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增加目的语的输入和使用机会,因而能直接推动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Brinton et al.1989)。双语教育在欧洲的推广,加拿大的浸入式双语教育都是最好的例证。在双语课堂上,英语的使用围绕学科内容而进行,使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学科或课程来获取交际能力(韩建侠,俞理明,2007)。与传统“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外语课堂双语教学相比,这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新的学习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根本出路(俞理明、袁笃平,2005)。

反对者主要是担心双语教育会削弱母语学习,影响知识课程,缺乏合格师资,以及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等(胡壮麟,2004)。有的认为,双语教学、外语授课,就是否定了中国语言的优势,打击了中国人的自尊,影响了中国人的素质提高。有人甚至提到政治高度,把双语教学等同于殖民地文化倾向。“用英语授课应该限于外语院校,如果要推广到一般高等院校,那就不是一个英语教学问题,而涉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用语问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问题。解放后在五十年代我们已经彻底消除了高等院校用外语,主要是用英语或英语和汉语夹杂授课,用英语教材这种殖民地教育的残余现象,难道我们今天要恢复这种现象?”(胡明扬,2002)还有学者以香港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而未获成功的实例来提醒内地要慎重处理这一重要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双语教育的失败为世人上了生动的一课(顾永琦,董连忠,2005)。“大多数使用英文实施教学的学校未能培养出预期的高水平学生(Johnson,1997),与此同时,学生的中文水而受到严重影响(施仲谋,1994)”。正因为如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1998年以来在中小学强制推行中文教学。

从小接受双语教育的著名语言学家桂诗春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双语教育:“我的双语教育基本上是‘自我教育’。我的汉语和英语的好坏都不能说明我所接受的双语教育的成败。我的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语学习和写作。”(桂诗春,2004)

四、双语教育应当考虑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我认为,尽管对双语教学有很大争议,但是,国际化的潮流不可逆转,英语的国际地位仍无可撼动,双语教育在中国的开展是一项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和前瞻性的探索工作。在我国有选择地推行双语教育还是有其现实的意义的,关键是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基本国情

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推行双语教育,如欧洲、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但这无不与之历史、地理等基本国情相关。香港的双语教育无疑也是殖民历史的烙印。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强制大多数学校使用中文实施教学,是一个国家对其母语地位的重新确立,也是彻底告别殖民历史的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非移民国家,我国的社会主流语言是汉语,我们所生活的语言环境还是汉语,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不计代价地把全民都培养成为英语通。但中国的发展的确需要一大批能够高效接受外国科技成果的复合型人才,加快我国科技进步,缩短与国外先进科技的差距。要提高这类人才的外语水平,双语教育应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2.学生的英语水平

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往往参差不齐,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听英语授课困难较大;如果业务水平高,还可以用业务知识来补足。对两方面都差的学生来说,则会造成教学上的不公平(桂诗春,2004)。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足以应付教学要求时(如理解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形成概念),双语教学将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达到既吸收新的专业知识,又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只有达到CET6考试及格或CET4考试成绩优秀的英语水平,才能较成功地实践双语教学活动(韩建侠,俞理明,2007)。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三本学生进入大学,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即便在公共英语课上教师用英语授课,大多数学生也都难以接受,以致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注意力下降,教学效果很差。

至于在中小学开展双语教育,就更应当慎之又慎。首先,普通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素质教育,必须打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其次,儿童在他们的外语能力远远不合适的情况下,通过外语来掌握新信息,其困难不言自喻。再者,在儿童母语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时,不恰当的外语输入极有可能造成缩减性双语教育。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重点中学把双语教育作为一门“拓展课程”,让英语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体验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是一种大胆的、有益的探索。

3.英语师资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语言输入对于中介语的发展和语言的习得至关重要,通过理解信息和接收可理解性输入可以完成二语习得。语言输入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对语言习得有所帮助。教授英语语言学科(包括英语专业课和公共英语课)的高校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大学以上毕业,英语语言水平相对较高,但对于其它学科的高校教师,绝大多数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其英语语言水平良莠不齐,很难保证目的语的有效输入。再加上用英语来上一门专业课,从内容上看是专门用途英语,从方式上看是口语体。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的口语体和它的书面语并不完全相同(桂诗春,2004)。所以,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是英语一般的专业教师所能做到的。而要找到英语好又能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教师并非易事。让学生沉浸在离目的语较远甚至错误频出的劣质语言环境中其后果是可怕的。学生专业知识没有掌握,英语的促进作用更无从谈起。

虽然自2001年教育部将英语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从13岁(初中一年级)降低到9岁(小学三年级),但英语师资力量却未能同步而行,尤其在小学,英语师资严重匮乏,而且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许多中小学(主要是民办学校)打着“双语学校”的牌子,只不过是炒作而已,根本不具备双语教育的师资条件。

4.课程与教材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英语讲授。比如中文系的课程,中国历史等,用外语讲解母语文化无疑是滑稽可笑的。还有的课程,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难懂,中文授课都不一定能全部听懂,再用英语讲那就更是一头雾水,摸不着边了。这样既浪费了课时,又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学习情绪,甚至抵触双语教学。

双语教材的选择同样重要。目前,系统的双语教材匮乏,使得教学没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研发适合双语教育学科的双语教材迫在眉睫。

五、总结

1.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科技的迅猛发展,双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它不应也不可能替代母语的教学语言地位。

2.双语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它是一项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3.双语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行双语课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哄而上。在我国普通义务教育中,完全没有必要大力推行双语教育。我国高校推行双语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双语教学,比如,可以在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课程中多做试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件,2001.

[2]顾永琦,董连忠.香港双语教学尝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现代外语,2005,(2).

[3]桂诗春.我的双语教育.外国语,2004,(1).

[4]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现代外语,2007,(2).

[5]胡明扬.外语学习和教学往事谈.外国语,2002,(5).

[6]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中国外语,2004,(2).

[7]施仲谋.华人社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调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8]俞理明,袁笃平.高校双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高等教学研究,2005,(3).

[9]Boeckmann,K-B.Zweisprachigkeit und Schulerfolg.Frankfurt am Main:Peter Lang,1997.

[10]Brinton,D.M,M.A.Snow&M.Wesche.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ituti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