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朱平:买符合你原则的股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朱平:买符合你原则的股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大概是广发基金最忙的人,如果你1个月打10次电话过去,广发的同仁会有9次告诉你,他在出差;他可能也是广发最健谈的人,说他是广发基金的喉舌,也不为过;他甚至还是广发基金最笔勤的人,他的多产,对广发网站的点击率贡献不菲。

拜读完他的文章,记者还觉得不过瘾。于是亲自跑到广州去拜访他,让他给投资者讲讲投资。这位名满基金江湖的投资人,就是广发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朱平。

解惑估值

你不可能买到市场上所有挣钱的股票,但是只要你能保证你买的股票符合你的原则,就可以挣钱。

――朱平

对那种“大路货”问题,朱平总是能给出“山货”般不一样的回答。他曾一再强调,要赚钱,一定要买符合自己原则的股票。广发和他买股票的原则是什么呢?

“买股票,是为了卖股票;所以你怎么买股票,取决于你的买家怎么给股票估值。”朱平出言不凡,“价值投资有3种估值理念。第一类是以基金为代表的财务投资者,他们喜欢用DCF模型,或它的简化版――市盈率模型,来给公司估值。没有业绩的公司,他们是不买的。”

“第二类是价值发现者,比如某些公司,如果纯粹看业绩,用DCF模型去估值,没有人会买;但国外的私募基金,他们重视发掘公司中隐蔽的价值,并按照重置成本去给公司估值。”

“第三种是产业整合者,他们采用的是基于战略的估值方法。比如国外啤酒商高价收购中国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啤酒厂,他们就认为,虽然短期内要支付很多钱,但长期来看阻止了竞争对手,能够维持其产品在本国的生存和发展。”

“这三种估值理念,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会有什么不同?”记者问。

“对同一家公司,以上三种理念对公司的估值逐步增加。假如财务投资者用DCF得到的估值是10个亿,则价值发现者会发现该公司还有价值不菲的隐性资产,给的估值可能就是15个亿;产业整合者则认为进行收购后,可以给原来的公司带来30~40个亿的回报,它就可能给出20亿的估值。”朱平举了个例子加以说明。

“这三种估值理念,对广发或其他投资者的意义何在?”记者刨根究底。

朱平的回答使记者颇受启发:“在中国A股,三种估值法都有人在用。基金相对于后两种投资者而言,只是小投资者。因此,如果买家采用第二种和第三种估值法,我们也会照葫芦画瓢,买入某些股票,到时候再卖给这些买家。”

不只买伟大

主动型的基金如果做得好有一些特点,比如说持股数非常少。你一方面要跟自己斗争,另外一方面要顶住压力。

――朱平

广发基金,被认为是集中和交又持股的典型,既使广发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也不可避免地因重仓股的短期下滑而惹上一些麻烦。即使经历“洪都航空”事件,朱平依然不讳言他必须说的话。

“有人说,A股并不存在像巴菲特的重仓股那样伟大的公司,所以无法长期投资,您怎么看?”记者单刀直入。

“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看法,”朱平先定论,接着反问记者,“在中国,很多公司从一两千万发展到几个亿甚至数十亿,你能说这些企业不行吗?那什么叫做行呢?当然,中国目前确实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伟大的公司,但美国走了数百年,我们才走了二三十年,我们凭什么说将来不会有呢?”朱平似乎又恢复了他的书生意气。

“有人说,伟大的公司是建立了一套基业长青的管理体系,您对选择伟大的公司的标准怎么看?”记者追问。

“我们的标准是务实的。第一,由于成长的历史短,中国的公司不一定要像IBM那么卓越,只要它在国内做到很好,也是伟大的公司。第二,我们希望,也相信中国未来会出现世界级的公司,但从投资的角度看,如果我们到那时才发现,那我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朱平的话异常深刻,“投资伟大的公司,应该是投资将来会伟大的公司。如果伟大的公司现在就出现,你谈它就没有意义了。”

“广发会怎样投资这些伟大的公司呢?”记者问。

朱平坦率地摊了摊手。“大的方向上,我们是愿意去投资这些伟大的公司的。但我们是公募,不必讳言短期的业绩压力。我愿意长期投资,但持有人都跑了,长期投资还有什么意义?有时要被迫牺牲长期的收益,来缓解短期的压力。所以在一定的时候,伟大的公司可能成为牺牲品。得拿一些资金出来,买市场上比较热门的股票。”

朱平不认为价值投资,就一定要买伟大的公司。“有的基金不投伟大的公司,同样赚钱。美国有种基金,专门投资最近3个月创新低的股票。不能把价值投资就等同于投资伟大的公司,不能说我们没有买伟大的公司就不是价值投资。”

乌云仍在

我们的市场可能也存在着两朵“乌云”:一是市场均衡尚未形成……从去年底开始,股市的上涨主要已不是由于企业赢利驱动,而是估值的波动……二是目前入市的投资者并不熟悉股市的风险,也未必接受长期投资的理念,当市场风险出现时,这些资金如果选择撤退,股市就会遭受双重打击。

――朱平

“能否谈谈您说过的2007年股市的两朵乌云?”记者专门找朱平的妙论发问,他的这些“术语”早已被转载得一塌糊涂。

“投资者可能不爱听这样的论断。”朱平摆摆手,“中国经济正在高速成长,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伟大的发展,这些都是事实;但像近几年这种高速增长,是不可能永远持续的。因为全球企业盈利的增长,都是有周期性的。”

朱平拿美中的例子作了说明。“美国企业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分别经历了两个增长超过100%的阶段,但在其余阶段,只增长了20%左右。而中国企业在2000年之前的业绩也是比较差的,只是近几年增长较快。只要这种增长不结束,给40~50倍的估值都没有问题;而一旦结束,市盈率就可能迅速下降到10倍。”

“我现在说的这两朵乌云,极有可能在瞬间变成雨点。现在40倍的市盈率上,成交量非常大,说明很多人都在担心。这使市场隐藏着系统性风险,本来市场只应该跌20%,但由于它很贵,很多人又挣钱了,他们很可能恐慌性地往下杀跌。本来下跌的时候应该是买股票,但很可能到时候没有人买股票,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朱平表示了某种担忧。

分享成长

“真如您所言,当前绩差股和题材股涨幅超过绩优蓝筹,泡沫化已经很严重,投资者该怎么办呢?”记者向朱平问策。

“投资者不去参与有泡沫的股票,去买业绩稳定的绩优股,就能避免太高的风险。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不通过投资分享其成长,比较亏。但是,如果你觉得市场太贵了,想等它跌一点再买,那就是投机。”对话中,朱平不时提及巴菲特,他对这位投资大师由衷地敬佩。“巴菲特的财富神话,主要不是来自他的低买高卖,而是来自于他对稳定增长股票的长期参与。参与肯定比不参与更好,只是泡沫的那部分一般人挣不到。”

朱平觉得,投资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挣到基本面的钱。“绩优股目前也比较贵,虽然它从便宜涨到目前这么贵的这部分钱,你挣不到,但你现在买人仍会有赚头。”

“一只基本面良好的股票,假如业绩会涨4倍,估值会涨3倍,则股价会涨10倍,而它现在已经涨了5倍。现在投资,在它8倍的时候出来,最差也能挣3倍。如果总是嫌它贵,不敢买,到最后可能挣不到任何钱。泡沫什么时候破灭,谁也不知道。不管它怎么波动,只要挣到基本面的钱就行。水平好,可能做波段能赚点钱,但大部分人都做不了。”

“假如股市崩盘,投资者咋办?”记者想“刁难”一下朱平。

“那谁也跑不掉的,不过没关系。股市长期是向上的,只要不是借钱投资,它总会涨起来的。如果你手头还有钱,那就正好趁便宜的时候买入。”也许因为深刻,朱平显得很超脱。

复制大师

人们为什么对于错误一犯再犯,这是很多人很难理解的。

――朱平

“散户有没有办法避免某些错误一犯再犯?”记者问。

“没有办法。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有办法就不需要专业投资者了。”朱平就是朱平,干脆利落。

“那普通投资者怎样才能成长为专业投资者?”没想到朱平给出这样的答案,记者有点不死心。

“有的人悟性很好,也可以达到专业投资者的水平,但这毕竟不是普遍现象;进专业机构,概率会大很多。长期统计显示,美国股指年均上涨10%,美国基金的年收益7%,美国散户年收益3%,可见散户很难有优势。”

不过,朱平给个人投资者指了条路,“个人投资者的可取之道,是去严格地复制投资大师的原则和方法,比照着去做,如果做得好,那就坚持;如果做得不好,你可以再给自己一点时间检验;如果经过检验仍然做不好,你还做,那你就不是在投资,而是在消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