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娱乐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缘何低迷失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当下中国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主义大潮的涌来,大学培养体制因专业分科导致了学科之间的互相隔离,重理轻文的现象日益突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却越来被边缘化。本来引导学生解读中外文学经典,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审美的状态下感悟人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但面对网络文化、流行艺术、消费时尚、快餐文学和大众娱乐等的冲击和影响,作为阐释和传诵千古文学经典的大学语文教学却处处遭遇冷落,这不得不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关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经典阅读 边缘化 功利主义 教改对策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大学语文教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可以这样说,开设好这门人文学科性质较强的课程,对当代中国大学的理、工、农、医、文、管等学科的大学生人文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下中国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主义大潮的涌来,消费娱乐文化盛行,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在传统经典作品中去深思有关人生终极问题的人变少,本来还算正当合理的日常休闲和消遣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价值取向。加上大学专业分科导致了学科之间的互相隔离,重理轻文的现象日益突出,大学语文教育受到了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又影响到它自身作用的真正发挥,甚至有些地方的大专院校开始考虑减少这门课程的数量,课时越来被其他专业学科的设置所挤兑,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被日益边缘化。
如何给大学语文课程正确定位,有时也让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感到困惑。有的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学的普通工具课,应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结果从形式到内容只是高中语文的延续,有人把这种“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有的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重在文学性,这样大学语文就应该是“大学文学”,重在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审美能力;还有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质课,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可以学好文史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传承经典文化,提高道德素养等。似乎各有各道理,但都没有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要求以及时代的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定位。另外,一些大专院校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但并不是自觉需要的结果,而是出于素质教育政策的大局要求。毕竟大学语文课程和艺术欣赏、美学等人文学科一样,作用于人的心灵塑造和道德修养,对于培养人才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有专家认为:“构建和谐人格,要依赖于教育,特别是和谐教育。而大学语文的学习有助于和谐人格培养。”[1]然而,大学语文如今日益边缘化和被忽视的命运,也因为它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权威性,也不像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成为“尚方宝剑”,所以最终造成了“学生不爱学,教师不想教”的现象。一些学院在安排教学时普遍优先安排专业课,这说明了大学语文课在教学中的弱势地位,也影响了师生对这门基础课的正确认识。当大学语文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时,学生首先想放弃的是这门课,导致大学语文课“逃课率”居高不下。
一、深层原因:课程设置与学生兴趣疏离
陷入困境的“大学语文”教学早在2007年前,就引起全国专家学者的关注。早在2007年3月,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下发过《关于的通知》,许多著名高校也开始表示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面对大学语文即将再度升温的趋势,我们在兴奋之余不免担忧,新一轮“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并重现生机,但能否摆脱“边缘化”状态还必须反思其中的弊端和深层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使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行之有效,才能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人格精神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经过多年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和亲身体验,总结出“大学语文”教学过去一直被“边缘化”的以下几点深层原因: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的缺陷。根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1402种,现在仍然使用的也在100种以上。这些教材常常选取“经典中外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把教材变成“文学经典的荟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另外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审美境界,增强做人处事的生活能力。但每篇课文只要一经过僵化的程序加工,如原文、注释、提示、导学和联系等,千百年来的文学经典就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说教了,也失去了鲜活生动的艺术面孔。尽管“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多种多样,其编写体例却大同小异,无非是“文本”加“注释”加“思考题”之类的僵化格局。即使有些教材也附录了一些知识介绍的单元,讲解有关文学史、文体写作的理论,似乎要弥补那种单纯编写文学作品而造成的理论性缺陷,其实也形同虚设,也不过是某种丰富背景知识的点缀而已。况且,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总是与写作训练、写作实践脱离关系,因而学生只读不写,只读不思考、不实践,哪里有什么理想的效果。正如有些文章指出的:如今的文、理、工大学生“提笔就写错别字,论文多靠网上摘,毕业论文不会设计,申论观点无法表达,这几乎成了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好写照”[2]。有些大学生整日忙于专业课,忙于英语和计算机过级考试,写作水平狂降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可悲程度。
2.教学目标不太明晰。有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文、理、工学生在专业分科后的文化课空缺的情况下补补课,而不是考虑所选教材的内容是否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年龄、情感和需要相合拍,因此教学重点就不能放在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体验和鉴赏中,而是仅仅作个大致介绍,并不能深入到细节中去,也难以对当下学生迫切关注的问题有任何启发。加上近几年大学的拼命扩招和普及化,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趋势,各大学的生源质量均有所下降,学生受流行时尚、大众文化的影响,加上网络游戏、网络写作、网络表达的冲击,人们对“文学经典名篇”的敬仰和阅读远远不如以前,甚至大学生毕业了写文章还错别字连篇,文不对题。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期望“大学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但总还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作”能充分了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能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尤其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有些学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并非是越专业越好,而是越具有思想的深刻性越好,既能使学生了解文学现象、社会现象,也能使他们学会以社会的、人生的、逻辑的观念分析这些人生和社会的大问题,使他们脱离只关注名利地位这种形而下的生活状态,最终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初衷。”[3]因为“经典名作”毕竟还是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作者人格境界的暗示,看起来十分系统化。有些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简介、作品结构的分析上,却没有对作品中作者的人格精神和文学风格、文学魅力进行挖掘,没有让学生尽情享受文学经典带来的审美,最终也没有把阅读和写作训练自觉结合起来,所以学生读起来也许感到很刺激兴奋,兴致一过却没有留下什么影响的痕迹。所以大学语文教学选材和教学实施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目标要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