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培养,“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等五个方面,对原有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从而创新性提出了“1234”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小林(1984-),女,硕士,就职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黄土力学与工程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在原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校企的深度合作,形成多元办学主体、双方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起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按照通用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也是根据这个思路来构建。
一、改革措施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重点在于,将每门课程都按照工作实际过程选取典型项目,所有专业课课程教学都以项目为载体,采用理实一体教学,在实训中掌握理论。在培养方案修订中,与建筑企业和建设部门积极联系,获取与课程教改相关的信息,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改革方案中,使教学过程呈现教学宗旨。
1.注重自学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
要想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建筑市场立足,扎实的通用能力、自学能力和灵活的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专业基础课开设时不要追求多而全,而要抓住主干课程适当加大课时量,坚持学一门通一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自信心。
2.注重核心技能锻炼
强化职业教育理念,为学生社会生存打下坚实的本领。以建筑市场需求为宗旨,以实习促就业,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辅,重视实践教学。第五至六学期开设了40周的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让学生从学徒阶段上升到熟手阶段,让他们熟悉岗位,增加从业经验,为今后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3.“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
(1)以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每年都将定期对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走访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建筑市场中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适用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等做出修订。
(2)“以证选课”的课程构建体系。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根据职业特点,构建了模块式与阶梯式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某些课程选用考证教材,从而真正达到了教学为考证服务目的。
(3)开展“订单式”培养。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根据建筑企业的需要,为了保证专业对口、专业培养的质量,克服种种困难,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
二、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新模式提出的依据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采用“1234”人才培养模式,是在职业教育五对接(一是专业与企业对接;二是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对接;四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五是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上提出。这一教学模式结合安全技术管理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提出,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是模式符合建筑市场需求的。
2.“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指“一体”,其基本内涵是: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以技术、技能为主线。
2指“二素”,其基本内涵是: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强调文化素质。
3指“三段”,其基本内涵是:第一段:第一学期在校的基本技能学习;第二段:第二至四学期进行工学交替;第三段:第五至六学期在企业毕业实习。
4指“四阶”,其基本内涵是:让学生从第一台阶的生手,通过自我学习上升到第二台阶的孤手,再通过学徒制上升到第三台阶的学徒,通过最后的毕业实习上升到第四台阶的熟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相融通,培养过程与岗位流程相融通,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相融通,这是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具体途径。因此说,“1234”人才培养模式正是符合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构件体系要求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3]韩宗宾,李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改革模式新探[J].财会通讯,2009(9).
作者:李小林 王伟芳 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