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设计理念

《兰亭集序》是一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类散文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因此文章多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这类文章的阅读,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物,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写景游记散文中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就成了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兰亭集序》又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记录的以一定的文章体式呈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由此,可以把《兰亭集序》看作文字、文章、文化的载体。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文字、文章、文化三者的水融。但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习惯于先串讲后鉴赏感悟,这种方式在不断地消解着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怎样让学生既习得语言文字又能鉴赏和感悟,是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教学目标

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关键句子和重要虚词的讲解,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作者情感走向的准确把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任务

借助课下注释,逐字逐句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解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从题目中,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明确:①事情发生的地点在兰亭。②“集”既指文人雅士的一次大集会,又指《兰亭集》这一诗文集;③这是一篇书序。

2.介绍“序”:书序一般要交序的缘由,所序之书的内容、体例、作用及写序者的意图。本文虽为书序,作者却善于借题发挥。

3.速读课文:找找看,文章哪些段落是在写集会的事?哪些句子是在写诗文集?哪些段落又是在借题发挥?

学生回答后明确:第1至第2自然段写集会,第3至第4自然段借题发挥,第1、4自然段写诗文集。

二、自由诵读

要求:写集会、写诗集,是一种叙事;借题发挥是一种议论、抒情。叙事、抒情、议论,在诵读的时候,语气语调应该有所不同。请在自由诵读中,读出这种不同。

三、学习第1至第2自然段

学习重点:理解产生“信可乐”感受的原因

1.谈初读体验:文章记叙的是一次发生在晋朝的文人雅士们的大集会,这是怎样的一次集会?请根据初读感受来谈谈。

(明确:是一次快乐的集会。因相聚而乐,因山水而乐,因觞咏而乐,因沐春而乐,因禊事而乐。)

2.细品“乐”:通过两个句子的学习,体会作者因何而“乐”。

句子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方法:通过“亦足以”三个字的含义,来体会“尽情尽致”之乐。

引导:“亦足以”是“也足够用来”的意思。同后文“足以极视听之娱”中“足以”相比,语气中似乎有些许的欠缺、遗憾。在一般人的眼里喝点酒,作点诗是单调了些,但是在文人雅士的心中,觞咏足以“畅叙幽情”。“幽情”本是不易抒发的,现在不仅可以“叙”,还可“畅叙”,在“畅”与“幽”的对比中,足见“尽情尽致”带给作者的“乐”之畅。

句子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方法:通过“所以”“足以极视听之娱”含意的理解,来体会“与天地精神往来”之乐。

问题:文章说“足以极视听之娱”,这里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说明:借此梳理作者描绘的自然山水之景,以此感受文章真实而又空灵的氛围。)

明确:看到的(略)。

听到的有水流声、鸟鸣声、风声、人声、朋友间交流的心声……

问题:怎样理解“所以游目骋怀”?

(预设说明:理解作者之所以产生“信可乐”感受的真正原因。)

引导:是借此纵展眼力,开畅胸怀的意思。“此”指代的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因能仰观、俯察,所以视线可远、可近、可上、可下,如“游”一般,自由从容。在俯仰之间体认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其心情当如纵马奔揽(骋怀),心胸岂能不开阔。在山水的赏会中,进入到与天地往来的境界,这是更高一层的“畅叙”——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足以极视听之娱)。

3.听读课文:教师范读第1至第2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带着想象听读课文,静心体验这场最有情致的集会。

四、学习第3自然段

学习重点:分析作者因什么而痛

1.教师引导:这段文字在借题发挥,所以我们首先要理出作者借题发挥的是什么。其次,作者在借题发挥时候,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这段议论性的文字由几句话组成,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2.默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试着理解作者的借题发挥。

3.学习关键字和关键句:通过教师的引导,疏通句子之间的关系,概括出本段议论的中心问题,理解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为“痛”。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问题:这个句子中“相与”是什么意思?同上文有什么关系?王羲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感慨?

(预设说明:对王羲之由“乐”转“痛”再“悲”的情感质疑,是学生解读糊涂的地方。通过这个句子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因何由乐转痛;再理解“痛”是因人生短促而起的。通过这个句子,给学生提供解读文本的切入点。)

引导:“相与”是“相交往”的意思,照应了前两段兰亭的大集会。产生“俯仰一世”之感,固然是因在山水的赏会中,大自然的宏阔、生生不息触动了作者,但更多的可能跟王羲之此时的年龄有关。对照注释,我们可以计算出王羲之当时已51岁。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知“天命”,即知客观限制之领域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在自己人生中,既知道人能主宰的领域,又知道不能主宰的领域——受包括自然和社会等客体限制。对五十而知天命的人,人生轨迹像秋天的枫叶脉胳那样清晰,在这清晰的脉络中,不免生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之感。所以,这句话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句,前一句照应兰亭的集会,后一句启开下面关于生死问题的议论。

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问题:句中“静躁”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预设说明:围绕“生死观”,作者从几个层面谈论这个问题,是学生又一糊涂的地方。从“静躁”切入,引导学生理解正是不同爱好、不同性情的人会有共同的生命体验,才会让作者心生“岂不痛哉”之感。)

引导:这里“静”“躁”指代上句说的两种生命存在形式——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全句强调的是不同爱好、不同性格的人有着共同的生命体验。

问题:句子中两个“其”分别指代什么?两个“之”又指代什么?

(预设说明: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借助四个虚词各自的指代内容,能帮助学生迅速廓清思路,理解这个句子的内容——胜景难再的感慨是不同性情和爱好的人共同的生命体验。)

引导:两个“其”,都代指“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人。两个“之”,前一个指“到,往”,后一个指“情随事迁”。理解了这四个虚词后,再根据句式“当……;及……”的主语是“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也就明白了这个长句子的意思,即虽然人的性情、爱好不同,但他们的心理体验却是相同的:生命置于美好的境地(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总是“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而随着欲求的满足,感官体验的疲惫,又不免感慨横生。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题:从句式“犹……况……”分析,让作者感伤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预设说明:由句式切入,理清作者“痛”之原因二。)

引导:从句式来看,这句话强调的是后半句,即人的寿夭、生死非人力能左右。全句是说不管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都会滋生出生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的感伤,因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而更加浓重,这种俯瞰众生的悲悯情怀使得作品具有了深深的感染力。

4.分析本段同前两段的关系。

问题:我们常说“触景生情”。联系第1、2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引发了王羲之的这些苦痛?

(预设说明:让学生有自己的发现,能使王羲之的“痛”可感可触。这样既尊重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又避免了贴标签式的概括。)

明确:与春色清新而富有生机相照应的迟暮之感——“老之将至”;由第1自然段浩瀚无边的宇宙、生生不息的自然所照应的“俯仰一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由王羲之起草这篇序文时兰亭雅会已接近尾声照应的“暂得于己,情随事迁,已为陈迹”。作者在关注宇宙自然之时,就越发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助。在这个古今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自然会想到“死生亦大矣”的古训,进而发出“岂不痛哉”的嗟悼。

5.联系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1)教师启发:青山绿水激起的沐春之乐,被胜景难再、人生不永的苦痛所代替。王羲之对生命存在的体验是悲剧性的。这种苦痛不仅弥漫在王羲之的心头,也弥漫在不同性情、不同爱好的人的心头,更弥漫在整个时代。

多媒体展示魏晋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人生一世间,忽如暮春草。——徐平《宝思》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多媒体展示资料:

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和情感。——王瑶《中古文学史论》

(2)教师引领:有谁知道魏晋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吗?

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宗白华

(3)问题:当保全性命成为首要任务时,人们往往从哪里寻找生命的出口?

(预设说明:在背景的体验中,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体验产生共鸣。)

明确:当朝不保夕、生命无着时,人们常常感到生命的无常。每当这时,中国古代的文人要么归隐于山林,在自然的赏会中安放现实中无着的心灵;要么到老庄的思想中寻找心灵的给养。魏晋的文人也不例外,至少本文中兰亭集会的大部分人都有此举。所以,当时的人们对生死持有“一死生,齐彭殇”的观念,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6.自主诵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由乐到痛的转变。

第二课时

五、学习第4自然段

学习重点:分析作者因何而“悲”,以及篇末情绪由激荡趋于平静的走向。

1.教师启发:最后一段,作者以自己的阅读经验为例,谈到对生命短促的感慨是不同时代的人类所共有的一种体验。学习本段,抓住一个句子,就可以读到这些信息。你认为是哪一个句子?

明确: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学习句子: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问题:“其”指代的是哪些人?“世殊事异”一句强调的是什么?

(预设说明:抓住关键句,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之一。)

明确:“其”指代的是“昔人,今人,后人”。“世殊事异”一句强调的是不同时代的人思想情趣、兴感之由是相同的,因为道义上的持守(一死生,齐彭殇)与人生的具体感受(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总是矛盾的。虽然可以从道义上将生死看作一样,将寿命的长短等同起来,但现实中却又真实地感受到生死、寿夭是完全不同的,生与死是无法混淆的。将这个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会发现胜景难再、人生不永的苦痛,昔人、今人、后人都是一样的,足见因生命的局限无法超越而生的苦痛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想到此,“悲夫”——扼腕长叹,令人深思。

3.理清本段思路

问题:作者为什么肯定地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请据此理清本段的思路。

(预设说明:《兰亭集序》总结出了的感慨千古同悲。只有让学生体验到这种情感,才能感受到王羲之对人及人生的某种希冀,对人生苦难、生命意义、生活理想的深刻思索与大胆探求。)

明确:是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作者“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发现昔人对生命的体验与自己别无二致,只能“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并据此推断“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由此可以理出作者的思路:第一步,作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指出今人的“兴感之由”和古人完全相同。第二步,强调人终有一死,意在说明“兴感之由”相同的原因,同时也为下文的推断张本。第三步,推测后人看今人的文章也会“若合一契”,也会“临文嗟悼”。第四步,作者点出作此书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迁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没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

4.知人论世,体会王羲之超越生命存在悲剧体验的旷达情怀。

问题:面对无尽的悲痛,王羲之是如何消解的?到篇末,他的情绪又有怎样的变化?

(预设说明:王羲之篇末的情感,历来是评家的争论点,有人认为消极伤感,有人认为积极昂扬。由此,基于文本的合理的判断,是该文的教学价值所在。)

明确:“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是其消解的方式。作者到篇末的情绪是趋于平静的。作者的情绪在“由乐生痛,痛而转悲”的心路历程中,虽然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但是从议论中也流露出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认同感。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才要著文流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在坦承生命虚无的同时,又从现实中找到了对抗虚无的途径,如此一来,作者的心绪也就渐渐平静下来。

问题:《古文观止》这样的评价《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你是怎样理解“逸趣”二字的?

(预设说明:谈论生死,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兰亭集序》谈论这个话题的却是晋人王羲之,一位胸怀旷放、识见脱俗、不乐繁华、爱好山水、风神清俊而飘逸的名士,那么,只有了解了谈论生死的这个人的个性之所在,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文殊情境中的山水和充满情感浸染的思想。)

教师启发:“旷达”是一种生存状态。有谁知道王羲之的一些事情吗?

(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关于王羲之的三则轶事后回答。)

教师引导:三则小故事,给我们勾勒出的是王羲之的“自然真率”。这种自然真率的发展便是“任达旷放”的生存状态。体现在写文章中,就是写山写林,写水写风,处处透着一个“清”字;写悲写喜,写生写死,凸显一个“畅”字。正是真率,让王羲之不回避自己对死亡的感伤和恐惧,敢于正视人生之痛,不逃避;不迷信古人,不苟同于已有的成见,敢于大胆地发表对宇宙、生死的看法,揭示生命本来的面目。这就是《古文观止》中所说的“逸趣”,一种自然率真的生存状态。正所谓“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5.师生共读全文,体会王羲之的情感走向。

六、从书序写作的角度,分析作者对文章结构的安排

问题:从“序”的文体来看,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

(预设说明:作为一篇序文,有它内在的结构特点。本课的教学也是从“序”这一文体的特点开始的,教学的结束,也应回到本文作为序文的特质上来。)

明确:作者先交代结集的原因——聚会兰亭,饮酒赋诗;接着交代诗集的内容——畅叙幽情;最后交代结集的目的——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

七、总结学习山水游记的方法,布置课外阅读

1.阅读古代山水游记类的散文,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物,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2.课外阅读《晋书·王羲之传》。